湖南吉首地区硬蜱科种类初步调查分析
2015-11-26张开仁段绩辉龚锡文
张开仁 段绩辉 龚锡文
(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沙 410005)
蜱是医学昆虫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分布广。大多数寄附人体表吸血,是人兽共患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国内多个省、市报告了由蜱传播的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型传染病,患者病死率约10%(吕燕宁等,2011;丁军等,2014),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新的威胁。本文对吉首市区蜱种类情况开展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布旗法:将白布剪成长宽为1.2 m×1.0 m,一端缝制成布套将小竹杆穿入,每次拖布旗面积约30~50 m2,布旗粘到的蜱虫用镊子挟取放瓶内,用75%酒精固定保存。
2 结果
2.1 捕获蜱数
2007年8月~2009年10月共调查12个乡、拖布旗2546次,蜱阳性347次,阳性率为14.53%,捕获蜱虫1475只(见表1、2),捕获成蜱最多一次为11只,幼蜱最多的一次为223只。
2.2 蜱种鉴定
捕获的蜱经鉴定隶属硬蜱科(Ixodidae)中的4属8种,其中703只为长角血蜱Hae.longicornis,占88.53%;北岗血蜱Hae.kitaokai70只,占8.82%;(表2)。其余为中华硬蜱I.sinensis、卵形硬蜱I.ovatus、粒形硬蜱I.granulatus;钝刺血蜱Hae.doenitzi、龟形花蜱A.testudinarium;微小扇头蜱(R.(Boophilus)microplus。
2.3 季节消长
从2008年2月至2009年11月连续2年的调查发现:3月开始捕获蜱虫,4~6月为高峰期,捕获的蜱数占总数的41.49%(4901 181); 7、8月捕获蜱数较少,占3.21%(341 181);9月捕获蜱数占49.03%(5791 181),但96%的为幼蜱和若蜱。从10月捕获蜱数下降,占4.91%;11月未捕获蜱(图1)。
图1 各月蜱捕获情况Fig.1 Numbers of ticks captured monthly
2.4 人群蜱类暴露情况
本课题调查中,询问农村居民109人,有蜱叮咬史者22人,占20.18%。在1例诊断为中耳炎半年的56女性患者右耳内,取出北岗血蜱和粉尘螨各1只。
表1 各乡、镇捕获蜱数及蜱种分布Tab.1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ticks captured in the townships of Gishou, Hu′nan Province
表2 不同蜱种捕获情况Tab. 2 Tick species captured
3 讨论
目前全世界共发现蜱类有3科19属1 000余种,我国报告的有2科11属120余种。本次吉首市区调查共发现4属8种,其中新发现的卵形硬蜱、粒形硬蜱、钝刺血蜱、北岗血蜱,湖南未见报道(陆宝麟,1982;陶学永等,1995;刘明社等,2005;孙新等,2005)。蜱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宿主和传播媒介,蜱传播的疾病有百余种,在长角血蜱、粒形硬蜱,中华硬蜱中分离出蜱传班疹伤寒,Q热、蜱传回归热、人巴贝西原虫病、巴尔通体病等病的病原体(姚永政等,1982;李朝品,2006)。其中莱姆病是20世纪70年代报告的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以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型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出现多系统、多器官损伤,重者导致死亡。1991年作者协助湖南省防疫站莱姆病协作组在与吉首市接壤的古丈县一林场工人中采血做莱姆病检测,结果莱姆病抗体阳性率为3.79%,在该地捕获蜱虫50余只(蜱标本未作鉴定),证实在湘西自治州地区有莱姆病的疫源地存在(湖南省菜姆病协作組,1992)。2001年以来发现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和近期湖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微、辽宁等省报道的由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扳减少综合征,后者导致了数十例患者死亡;上述新发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本次调查发现的长角血蜱、粒形硬蜱、卵形硬蜱、微小扇头蜱等蜱种,并在上述蜱中分离出其病原体(张哲夫等,1997;宋健等,2013),本次调查获得的蜱种与上述相同。吉首市区蜱类的种群特征、对蜱传播疾病,尤其是上述新型传染病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此次调查获的蜱种,少于湖北武汉地区调查报告的2科6属19种(田俊华等,2014),这可能与调查的范围较小、方法单一有关。这次调查是在灌木林、田埂、山间小路边用布旗法采集蜱虫,对所获蜱虫的特定寄生宿主及病原体的携带情况尚未查明,这有待于作进一步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