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水利事业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2015-11-26水利部原部长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曾说过不论是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状况河南省都可看作我国水利实践的一个缩影从历史上屡遭惨重水旱灾害民不聊生的重灾区经过60多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到现在成为工农业全面发展的中国粮仓在我国的水利史上具有代表性河南省水利工作的成绩经验和前景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水利部原部长、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曾说过,不论是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状况,河南省都可看作我国水利实践的一个缩影,从历史上屡遭惨重水旱灾害、民不聊生的重灾区,经过60多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到现在成为工农业全面发展的“中国粮仓”,在我国的水利史上具有代表性。河南省水利工作的成绩、经验和前景,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1949年以来,我国开工建设的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3个特大型水利工程中,河南就有小浪底、南水北调中线两大工程,境内“一纵四横”(南水北调与四大流域水系)、“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原水网”已经初具规模,在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方面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到2012年,全省已建成水库2650座,整修加固河道堤防1.6万多公里(不包括黄河堤防),修建蓄滞洪区15处;发展万亩以上灌区335处,灌溉机电井143.3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0.75万公顷;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万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水电站526座,总装机容量418.26万千瓦;年供水能力达到264亿立方米。丹江口库区16.2万
水利部原部长、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曾说过,不论是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状况,河南省都可看作我国水利实践的一个缩影,从历史上屡遭惨重水旱灾害、民不聊生的重灾区,经过60多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到现在成为工农业全面发展的“中国粮仓”,在我国的水利史上具有代表性。河南省水利工作的成绩、经验和前景,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1949年以来,我国开工建设的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3个特大型水利工程中,河南就有小浪底、南水北调中线两大工程,境内“一纵四横”(南水北调与四大流域水系)、“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原水网”已经初具规模,在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方面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到2012年,全省已建成水库2650座,整修加固河道堤防1.6万多公里(不包括黄河堤防),修建蓄滞洪区15处;发展万亩以上灌区335处,灌溉机电井143.3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0.75万公顷;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万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水电站526座,总装机容量418.26万千瓦;年供水能力达到264亿立方米。丹江口库区16.2万
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迁安目标已基本实现。总体上看,各项治水兴水成就,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水利建设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攻坚克难、振兴中原的强大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近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为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以占全国1.42%的水资源量养活着占全国7.6%的人口,生产着全国1/10的粮食,小麦产量占全国1/4,一举由一个温饱不足的省份转变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
河南在建设基层服务体系、整合农田水利项目资金、建立工程质量评价及预警机制、水利前期工作、水管体制改革、农村饮水安全维护基金、水库移民工作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水管体制改革被授予“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南水北调各项工作被树立为全国南水北调7省(市)的一面旗帜,移民迁安被称为开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移民迁安史上的伟大创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的做法也在全国被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