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理一分殊,格物致知
2015-11-25孙聚成
孙聚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古往今来,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滚滚红尘总是让人心有所寄,也让人自生烦恼。面对各种欲望和困惑,朱熹明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要学会节制过度的欲望追求,以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谐,不为物欲所纷乱。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朱熹祖籍婺源县,出生于福建省尤溪,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像尊称孔子一样尊称其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一生,仕途多坎坷,潜心治学。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哲学、经学、教育、音韵、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伟大贡献,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而著称。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作为继孔子后最重要的儒家人物,朱熹一生著述丰富,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全面的影响。
朱熹深化和完善了理本体论思想,他在二程初创理学的基础上,总结了北宋以来唯心主义理学与唯物主义理学斗争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一个富于理性思辨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达到了理学的最高水平。后人在习惯上把朱熹和二程的学说称为“程朱理学”。
和二程一样,朱熹也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以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充斥着一个普遍流行和无所适而不在的“理”,理生天地,成万物之性,展现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无论自然、社会和伦理道德领域,都体现了“理”的流行。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太极”这个概念,认为“太极”是“理”的总体。在朱熹看来,“总天下之理,便是太极”。所以,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为了说明世界的复杂性,朱熹继承并发挥了理一分殊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朱熹还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朱熹以阴和阳的概念,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朱熹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特别是他以书院为阵地,传播儒家的道德文化,做出了许多有益于后世的贡献,起到了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学术发展的作用。
朱熹在为官的同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特别是他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朱熹提倡“格物致知”,强调“知先行后”。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朱熹提出了自己的知行观,指出在“知”“行”关系上,“知先行后”。
为了培育更多的圣人,指导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朱熹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兴办书院和教书育人上。公元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的时候,拨款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又遍搜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购置日产以供办学之用。书院得到朝廷的认可,教学活动由朱熹亲自主持,他特为书院订立了学规,又经常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对他们教诲不倦。
公元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他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师,并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因为朱熹的努力,使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名列宋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中。朱熹还亲自为两个书院制定学规,这些学规总结了孔孟以来儒家的礼教体系,体现了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际关系准则,成为后来各书院订立学规的标准。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作为理学的实践者,朱熹曾在多地为官,以务实为民、廉洁勤政而著称。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长期担任地方官,官声很好,父亲的行为对朱熹影响很大。朱熹走上仕途后,虽然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他自24岁开始做官,到71岁去世,共被授官20余次,而由于权臣当道,多次遭受排挤,或辞而不就,真正在地方上做官总计不过10年,在朝廷做官只有短短的46天。
朱熹为官正直,能体察民情。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在漳州任知府期间,朱熹提出核实田亩、随地纳税的“经界”,以减轻农民负担,遭到利益集团反对,一年后离任。公元1181年8月,浙东发生饥荒,朱熹受命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到浙东后,他不带随从人员,微服独行,去四方察访民情,经过详实的考察,朱熹雷厉风行地下令惩办了一些贪官污吏和暴虐乡民的恶棍土豪,使当地存在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花甲之年,朱熹充任当时皇帝宁宗的宫廷教师。朱熹充分利用讲学的机会,多次直言不讳地批评朝廷的过失,这使得听惯了奉承之言的皇帝大为不快,授课仅46天就辞退了他。
朱熹在做官期间,由于能够体察民情,对于民间疾苦有所了解,他竭力反对那种“竭泽而渔”的政策,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他能够不畏强暴,以一定的魄力去反对邪恶势力,提出了一些补救时弊的正确主张,同时还做了一些救民于水火的好事。
朱熹是一位知识非常广博的大学问家,同时还是一位寄情山水的大文人。作为诗人的朱熹,他的词作颇有意境,构思精巧,对语言具有成熟老道的驾驭能力。
朱熹擅长作诗,《观书有感》和《春日》是他流传后世的脍炙人口的杰作。“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朱熹还善书法,善行、草,尤善大字,并名重一时。朱熹一生临池不辍,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他的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2015年1月,朱熹传世书法长卷《游云谷诗》在武汉展出,被业界估计价值过亿元。
朱熹一生,著作等身,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朱熹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自朱熹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对理的认识更加清晰,理也成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法则,正如一句俗语所讲:
世界那么大,有理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