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岭村的“幸福股份”

2015-11-25徐菲刘文明

党员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马岭张立黑山羊

徐菲+刘文明

京山县罗店镇马岭村曾经是全县最穷、上访不断、渐渐凋敝的偏远小村。可短短三年时间,整齐划一的住宅小区、大气漂亮的独栋别墅、舒适安逸的养老院、宽敞干净的休闲广场……一一呈现在眼前。

马岭村“旧貌换新颜”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京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龚身平道出了原委——马岭村在外游子响应党的召唤,回乡建立“幸福股份”。

“家家开业家家满,牌洗输赢惊动天。纵有观音严管教,金童玉女也沾边。”这是马岭村一位老人痛恨以前村里盛行的赌博风说的话。

“守着几亩地勉强度日”“村里没有产业,也没有人带着干,死气沉沉”。老马岭村民没有进取心,安于现状,这引起了在外创业有成的二组村民张立等老板的关注。

曾经是京山县税务系统一名党员干部的张立,下海创业,几年打拼,担任了北京永泰源商贸公司总经理。2012年春节回村,村里五保户老人马有才和孙子相依为命,生活不能自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张立。

怎么才能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呢?关键是借力发力,把活力激活。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张立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只有发动在外的马岭村人一起造福家乡,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张立游说在外老板:“我们现在富了,可乡亲们还不太富裕,不能只顾自个啊。”

张立的话感动了马秋生、马志强等9名创业初成的老板,他们一拍即合。当年4月,张立辞去年收入百万元的总经理职位,一头扎进马岭。马秋生、马志强先后关闭成都和广州的部分公司,将资金和项目转移到马岭。

回村后,张立带头跑资金、争项目、忙拆迁,马不停蹄;做工作、想办法、盯进度,干劲十足。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村民看到他们带头投资了,有真动作了,开始跟着走,一起干,“纷纷按下红手印”。

张立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在二组搞试点,规划以股份制方式运作,推行农田耕种、村民居住、村民养老“三集中”,组建京山马嘉岭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村民既可以现金入股,也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按每亩1万元折算现金入股,自留地和其他种植面积作为集体股份,收益按村民70%,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基金各10%的份额分配。通过两种形式共募集股金1071万元,193人成为股东。

马岭村这壶水沸腾起来。

2014年,张立全票当选为马岭村党支部书记。

“以前,我们家4个劳力困在10亩地上,吃不饱也饿不死。”正在村里公路上扫地的马迎辉老人这样对记者说。

说起现在的生活,马迎辉表示:“10亩地入股到公司里,儿子儿媳外出打工,我在村口的企业扫扫地,一个月也有1200多块钱的工资。现在一家人三个人拿工资,土地又分红,年收入比以前翻了四倍,人也轻松!”

看得出,马迎辉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滋润。马迎辉指着村口说:“村里有了产业,在自家房屋旁边上班,以前想都不敢想。”

“新房子不是新农村,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 张立说。

张立带着记者转了一圈,一路指点一路介绍,大棚蔬菜35个标准大棚、120个钢架大棚,里面辣椒、番茄、青茄、黄瓜长势很好;黑山羊养殖场养了3000只种羊,年内将扩养1万只黑山羊……

40岁的马再红正在大棚里采摘青茄子,青茄子行情很好,一公斤8、9元。她告诉记者,种菜基本工资每月1700元,再按每一公斤菜提成二角钱,收入不错。“田入股来人上班,又拿工资又分红。”她笑呵呵地说。

走进黑山羊养殖场,一股腥味熏人。每只山羊耳朵上系有两个编号,一是产地,二是个体编号,山羊就着饲料槽嚼着花生梗、红薯藤、黄豆梗,羊粪进入沼气池。饲养员杨松青说,三五天就卖出一批,种羊每只3300元,公羊每只4000元,昨天又卖出了30只,供不应求。

村民入股的1500亩责任田由公司统一种植,其中连片种植150亩有机稻,已与中科院武汉分院专家商定了品种;100亩泥鳅养殖请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指导,精养鱼池50亩已投放鱼苗……张立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一一道来。

“村企共建”是马岭村的有一大特色。村党组织书记等3名“两委”班子成员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交叉任职,依法选举5人组成董事会、3人组成监事会,制定相关章程和管理制度。

“现在我既是村里的支部书记,又是公司的执行董事了。”张立笑着说。

在村务公示栏上,记者看到了马嘉岭农业科贸有限公司2014年财务公开一览表,上面清晰地写着:“2014年,公司利润100万元,预计今年利润200万元。公司今年拿出耕地及黑山羊利润的5%分红,今后将按不低于10%的比例分红。”

“我不拿公司和村里一分钱工资,也要让村民有一个明白账。”张立毫不掩饰自己的顾虑,“怕有人说我回来圈地捞好处。”

公司专门聘请专业会计管理公司财务,每年年终通过股东大会或QQ平台,向全体股东公布财务收支报告,对财务状况有异议的可随时查询公司账目。到目前,还没有村民、股东对财务提出疑问。

“没想后半辈子住上洋楼,生活跟城里人一样了,特别是晚上村里一片亮堂。”面对记者采访,58岁的马海生一脸憨笑。

他引着记者参观村里集中建成的新居,现有40户村民居住。他家住在一栋一单元101室,房子有130平方米,三室一厅,没花一分钱,村里还补了5万元装修款。

马海生的妻子笑着对记者说,住新房开始有点不习惯,慢慢就适应了,原来老马“呸、呸”随地吐痰,现在这毛病改了,变文明了。

马岭村按照“拆一还一”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住宅社区,对村民实行集中居住。“村民抓阄免费分配入住。”张立说,公司按每户5万元标准补贴装修费用,村民自行进行室内装修。

同时,村民还可以按统一规划设计的建筑风格施工,自愿建设入住独栋楼房。“村民只需支付房屋建筑框架成本费用,大约12万元。”

目前,马岭村已建成民居2.4万平方米,127户已经住上了新房。

记者正在感叹马岭新农村变化时,张立说,快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我们到村里的老年人疗养所看看。

“媒体记者访城乡,镇长村官赞小康。新地新天新气象,老年公寓亮堂堂。”住在马岭村老年人疗养所的一位老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我们把不愿意住楼房的、不愿意跟子女住的‘五保老人集中到村里集中供养。”张立介绍说,“男满60岁、女满55岁村民就可享受免费养老待遇,食宿、生活和医疗费用由公司负担,并为每一位老人买了一份大病医疗商业保险。”

截至目前,马岭村已建设老年公寓60间、2100平方米,入住老人36人,聘请专业服务员3人。

84岁的孟胜英5个子女都不在身边,身体不好时,吃饭都成问题。“现在不愁老了没人照应,晒晒太阳聊聊家常,这样的日子做梦也没想到。”老人说。

“不只是这些!”站在一旁的马爱平邀请记者晚上参观村里的夜景,他说,“100多盏太阳能路灯,把村里照得像白天一样亮堂。”

现在,马岭村采取土地入股、房屋重建、产业支撑的方式,让村民变市民、农民变股东,农村变城市,共筑了和谐家园。

猜你喜欢

马岭张立黑山羊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不舍马岭 森林中的美好时光
河北村民义务守护古长城20年
陪你半程
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信任
果园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