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为扶贫“撑腰”

2015-11-25严洋黄正轩

党员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罗田县黄冈市黑山羊

严洋++黄正轩

长期以来,贫困、落后的标签一直与黄冈相伴。根据调查摸底,截至2014年底,黄冈市有892个贫困村,占湖北全省贫困村18.5%,居第一位;贫困人口102.8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17.71%,居第二位;贫困发生率17.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55个百分点。

然而,革命老区人并未向贫困低头。9月30日,黄冈市委全会发出精准扶贫攻坚“军令状”: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10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89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摸清穷根,对症下药

如何在3年内让百余万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面对这一浩瀚工程,黄冈作出了精心谋划,并重点突出产业扶贫这一核心,力争拿下这场事关老区贫困群众福祉的攻坚战。

摸清穷根,方能对症下药。黄冈市对892个贫困村、102.8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建立规范精准的扶贫信息系统,稳步推行“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路子。

挪穷窝,脱穷境。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雨露计划、小额贴息、产业扶贫、互助金试点等一系列项目的基础上,黄冈市注重精准识别,保证“滴灌”到位。该市148个整村推进贫困村中,有66个村的平均投入扶贫资金不低于120万元,整合资金不低于200万元,共发展种植业1.27万亩,新修公路172.17公里,农田水利改造198万亩;利用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扶持65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贴息资金1149.15万元,撬动银行资金3.8亿元,带动4万余贫困农民脱贫。

全市上下逐步形成共识,确定了分三步走的整体脱贫方案,启动了“1+4+N”行动计划:“1”,即市委、市政府出台一个管总的文件——《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4”,即出台4个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低保兜底脱贫、移民搬迁安置、医疗救助扶持“四个一批”的实施意见;“N”,即制定关于精准扶贫驻村帮扶、考核办法、退出机制、激励机制、金融扶贫、资金整合等若干个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体制机制。

市委书记刘雪荣认为,这是实行产业精准扶贫的好办法,要找准优势富民产业,因地制宜,提高贫困群众产业参与度,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能人带动,产业驱动

黄冈地处大别山南麓,山区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让大山里的贫困百姓早日走上脱贫道路?罗田县黑山羊养殖产业扶贫试点给出了答案。

2007年,罗田人刘锦秀联合5个养羊大户,注册成立罗田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并获得湖北省首家肉羊绿色食品认证。

黑山羊肉颇受市场青睐,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这让罗田县看到了一条依托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路子。经过充分调研,该县决定将黑山羊养殖作为产业扶贫的重头戏,大力实施“33111”工程,即从2015年7月开始,利用3年时间,向适合养羊的贫困户提供3万元贴息贷款和1万元扶贫资金,支持1万户贫困户养殖黑山羊,力争实现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过1万元,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扶持政策让老百姓的养殖信心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养殖黑山羊的贫困户超过250余家。

农户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如何帮他们与合作社有效衔接?罗田县拿出了“1235”标准化养羊办法,即一个农户建设一栋标准化羊舍,饲养20只能繁母羊,种植3亩优质牧草,年出栏商品羊50只。

在此基础上,罗田县推出利益联结机制,一举打消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对于高山贫困户,免费提供种羊,年底回购、扣除成本;对于购买种羊的农户,提供技术、统一生产标准,年底回购;对于有山林资源,并且建起了羊舍,想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农户,免费提供种羊和技术,年底回收;对于想养羊而资金不足的农户,争取提供信用社担保贷款。

为做大养羊产业,政府还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并建立“雨露计划”信息化管理平台,让资金直达农户手里。

“以前我家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现在养殖了100多头山羊,家里人均年收入达到了8000元。”大别山深处的贫困户田龙谈起收入,笑得合不拢嘴,“自从政府制定‘雨露计划以来,不仅学到一技之长,还让全家走上了致富路。”

按照政府规划,到2020年,罗田县年出栏肉羊可达60万只,肉羊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

罗田的成功探索,好比扔进池塘的一颗石子,让黄冈精准扶贫思路如水纹般发散。由此,黄冈逐步探索出“政府+金融+保险+公司+农户”五位一体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扶贫之路任重道远,仅靠能人带动远远不够。因此,黄冈扶贫不仅让黑山羊走出大山,还力争将更多产业引入革命老区。

到2014年底,黄冈市规模以上工业从775家增长到1297家,3天落户一家企业,5天就有一家企业投产。与此同时,国家政策红利向革命老区涌来。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黄冈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按照《规划》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发展定位,黄冈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强工兴城、强农兴文”战略,抓紧谋划、对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这将为加快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老区振兴,交通先行

“黄冈过去为什么比较落后?一边是大别山区,一边是长江天堑,交通不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刘雪荣说。

要想富,先修路。湖北省专门编制《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公路规划》,以交通为突破口带动片区发展。

短短几年,黄冈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411公里,武汉到黄冈城际铁路开通,两地车程只需28分钟。6条铁路、7座长江大桥、8条高速公路,黄冈一跃成为省内交通条件最好的地市之一。

随着道路条件改善,黄冈顺势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扶贫工作融合发展。红安将军文化城等主题文化产业风生水起,大别山薄刀峰等14家4A级景区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速度增长,乡村生态旅游年接待量超过300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致富。通过产业扶贫与文化旅游扶贫,“十二五”以来,黄冈市已实现40万人脱贫。

与此同时,根据各地资源禀赋,黄冈对县市区进行了清晰定位:红安县争当跨越发展代表;麻城市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罗田县构建绿色发展先行区;英山县建设特色产业主阵地;蕲春县建成统筹发展率先区;武穴市当好县域经济排头兵;黄梅县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龙感湖农场创建循环经济样板田。

考核发展业绩,不再是“一个标准”。黄冈对限制开发区、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而是构建差异化评价体系,分层分类考核干部。

黄冈市扶贫办主任周丽娅说,各种资源要素流向贫困地区重新配置,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革命老区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大合唱”、“交响乐”。

猜你喜欢

罗田县黄冈市黑山羊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聚焦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简介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