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的自我意识

2015-11-25潘洪倩

雪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狄金森自我意识艾米莉

潘洪倩

【摘  要】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以其诗歌丰富多彩的主题和新奇怪异的表达闻名于世。但读者对其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有一定难度。因为其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者独特的心理模式形成的。为了能够准确的解读这位天赋异禀女诗人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各种角度探索诗人创作时的心理过程。笔者结合具体实例对狄金森诗歌中常常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进行分析,讨论了作者怎样利用强大的自我意识对男权社会进行彻底的反抗。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自我意识

一、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追求女性地位和自我实现的著名女诗人。可惜,她却生活在一个不管是从文化上,社会上还是从宗教上,男性权威都占了统治地位的时代。然而狄金森并没有就此屈服于男权社会。对于自己作为女性受到不公的焦虑反而形成了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她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独立自我的渴望,对威胁到自我意识的事物的坚强反抗。其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者这种独特的心理模式形成的。笔者结合具体诗歌对狄金森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进行分析,讨论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是怎样通过诗歌体现出来的。为后来的读者解读狄金森诗歌提供一种参考。

二、狄金森自我意识形成的原因

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狄金森的诗歌中处处都有自我意识的痕迹,其中主要是对自己心理上认识。黑格尔曾说过,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反思的结果,是一个人对自己周围世界的所听、所看、所感的综合与分析的结果。也就是说,自我意识实际上是对具体事物抽象化之后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描述。而人类具有一种特殊的自我认识能力,也就是我们自己可以当作自己的观察对象,能够像别人观察我们一样去观察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会对自己的状态或处境产生各种感觉:恐惧、焦虑、叛逆等等。

在狄金森生活的时代中,不管是从文化上,社会上还是从宗教上,男性权威都占了统治地位。而且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女性是生来劣于男性,依附男性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使狄金森倍感压抑,由于自己身份和性别产生的焦虑使狄金森奋起争取自己的地位,探索自身的价值。在争取女性地位的过程中,狄金森的心理状态逐渐从恐惧、焦虑转变成为反叛精神,一步步表现出坚守自我的信念。

三、狄金森自我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艾米莉·狄金森的约1800首诗歌和诗歌片段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学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他们对其诗歌中的奇思妙想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狄金森本人,对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他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批评手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诗歌进行解读。笔者在本文中以狄金森诗歌中时常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创作工程中独特的思维模式。

狄金森不愿加入基督教,终生未嫁。她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传统的强硬反抗。并且以诗歌的形式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不满。诗歌中直观的表现是她的诗歌中大量的出现以“我”、“我的”、“我自己”开头。如下面这首诗:

Some keep the Sabbath going to Church—

I keep it, staying at Home—

With a Bobolink for a Chorister—

And an Orchard, for a Dome—

Some keep the Sabbath in Surplice—

I just wear my Wings—

And instead of tolling the Bell, for Church,

Our little Sexton—sings.

God preaches, a noted Clergyman—

And the sermon is never long,

So instead of getting to Heaven, at last—

Im going, all along.

狄金森在多首诗歌中通过嘲讽教堂和牧师来暗示自己对基督教传统的不满。本诗中,她把渺小的啄米鸟(Bobolink)比作领唱的牧师,并表达了对它的赞誉和认可。诗中出现了三次“I”,相比较那些昏暗教堂里木讷的男性牧师,“我”不愿顺从的在教堂的陈规,更愿意与欢快的小鸟一起追寻自由。

同样在她的My life closed twice before its close一诗中狄金森描述了对自己两次失败爱情的惋惜。由于女性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婚姻必然的结果就是使她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于是,虽然她渴望真挚平等的爱情,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设想而选择终生不嫁。因为,无论是什么,哪怕是美好的爱情,如果阻碍了她追求独立的自我,她都会选择放弃。

四、总结

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个人在充分的观察了外部的世界之后,回到自己的内心的一种过程。把自己的外部感观整合成清晰的思路。从狄金森的诗歌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最对宗教还是对婚姻,她强烈的自我意识一直支持者她对男权社会反抗到底。

参考文献:

[1]Wolff,Cynthia Griffin. Emily Dickinson, Da Capo Press,First Edition,1988.

[2]陈榕.父/女的隐喻——解读艾米莉·狄金森《阳伞是雨伞的女儿》[J].名作欣赏2006.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诗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狄金森自我意识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我的朋友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