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胶带输送机上的CST应用研究
2015-11-25王亚楠
王亚楠
摘 要:随着科技日益发展,煤炭企业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矿井建设朝着“高产高效”方面发展。在矿井下煤炭输送系统中,胶带输送机的应用不断增多。对于煤矿胶带输送机来说,CST,可控启动传输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作者以煤矿胶带输送机为基准,对CST的应用予以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胶带输送机;CST 应用;探讨
一、煤矿胶带输送机概述
从某个侧面来说,煤矿胶带运输机是指在矿井中,用于牵引、承载方面的关键性机械设备,可以进行连续的作业、运输。对于煤矿胶带输送机来说,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是:运输能力大。和矿车等这些运输设备相比,煤矿胶带输送机远远优于它们,在连续运输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为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埋下了伏笔。二是:集中控制节约人力。在煤矿生产方面,胶带输送机可以自动完成装载、卸料。同时,还能对整个矿井运输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监测、集中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煤矿生产对人力、物力的使用。三是:结构简单。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运送能量的耗损,便于设备的日常维修管理。
二、CST概述
(一)CST构成
CST是可控启动传输装置的英文缩写。它是在美国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传动系统。多级齿轮减速器、液压控制系统、湿式离合器是该装置的组成成分。其中的液压系统可以对输出扭矩进行控制。输出扭矩和离合器息息相关,会随着上面的液压压力而有所改变。其中CST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单一的,比如,冷却管道、机械箱体、热交换器。
(二)CST工作原理
一是:CST传动原理。CST包含两级减速齿轮。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CST的工作原理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在CST运作中,一旦电机处于满转速的时候,其中的行星齿轮便会在太阳轮的作用下运作。第二、以行星齿轮为媒介,自由旋转齿圈将会转动。第三、固定在行星齿轮架上面的撒输入轴处于静止状态。第四、在环形活塞受到来自液压系统压力时候,离合器上面的静止片和旋转片将会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齿轮上面的力矩将会逐渐增加。第五、一旦齿圈的转速降低时,在行星轮、齿圈作用下,行星齿轮架将会开始转动。二是:摩擦片工作原理。在该系统中,摩擦片系统就是一个湿式离合器力矩传递系统。具体来说,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压力的作用,对输出轴上面的力矩进行控制。如果环形活塞的压力增加,静止片、旋转片彼此间将会相互靠近。一旦活塞自身的压力可以使旋转片、静止片压紧,旋转片、齿圈自身的转速会在静止片作用下降低。第三、CST控制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内部多机动驱动胶带机在发出启动信号以后,以设定的参数为媒介,便可以计算出控制器启动速度的曲线。
三、CST在煤矿胶带输送机中的应用
在煤礦生产中,对于煤矿胶带输送机来说,CST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调试方面。一是:跑偏调整。在煤矿胶带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跑偏故障。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空载的时候,对胶带输送机进行调整。第一、以机头卸载滚筒为基点,以输送带运行的方向为桥梁,在调好回空段的基础上,对承载段进行适当地调整。第二、如果胶带是在一处或者多处发生跑偏故障,在分析输送带运行方向、跑偏方向的基础上,准确找到输送机发生跑偏故障的原因。其次,合理调整托滚、滚筒。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托滚的时候,需要向后移动偏向输送带那边的托滚。第三、跑偏调整的方法。简单来说,以滚筒轴承座的调节螺栓为基点,对滚筒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输送点的位置都偏离原来的位置,主要是这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输送带接头的弯曲幅度不正确。其次,输送带处于“弓”形状态。二是:张紧装置的合理调整。在张紧装置调整的过程中,要使整机在启动的时候,驱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此外,输送带承载段挠度不能超过30毫米。
在CST运行过程中,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具有较好的启动性能,较强的承载能力,系统传动的效率较高。进而,为煤矿胶带输送机安全稳定运行做好铺垫。就CST的运行来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如,在应用的过程中,CST可以缩短煤矿生产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事故频繁发生。同时,还能保证胶带输送机的正常运作,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煤矿胶带输送机方面,CST的应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的应用可以使施工企业以最小化的生产成本为基点,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同时,同时,CST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自身的安全、稳定性能。它能够很好地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各种煤矿开采技术的完善,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从长远来说,CST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随着CST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煤碳行业必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振江. CST在胶带输送机上的应用[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01:59-61.
[2] 刘金娃,于磊. CST可控驱动装置及其性能特点[J]. 煤矿机械,2011,0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