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互助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2015-11-25赖锋华何婷

企业导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指导者同伴协作

赖锋华 何婷

摘 要:本文从同伴互助的内涵,同伴互助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目前我院同伴互助的现状及努力方向做了介绍。

关键词:同伴互助;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一、同伴互助的内涵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间发生的,以促进专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旨在实现持续主动地自我提高,协调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形成“研究共同体”,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研究共同体”面对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主动构建起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创新思考能力。因此,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

教师同伴互助的方式与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教学观摩,也可以是共同研讨示范教学,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等。教师同伴互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同伴互助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同伴互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教师同伴互助是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呢?

(一)更新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形成的,是对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教育对象等的认识。教育观念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作用也要与时俱进,与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相适应。萧伯纳说过:“每人一个苹果交换之后, 仍然是每人一个苹果, 但是每人一种思想交换之后, 每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互助的所有人员若都能心心相交, 得到的不只是两种, 而是多种思想的交融, 大家都会得到质的提升。

教师间同伴互助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各种冲击和考验,使每个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教师更新已有的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与现行教育教学行为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实践推动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实践决定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教师间各种同伴互助活动,使教师们在已有的教育观念下相互交流与切磋,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观念,从中发现已有教育观念的不足,摒弃已有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吸取先进的优良的教育观念来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许多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某项任务,或者他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困惑和问题,这样组织成为协作的团队。

通过专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协作研讨,围绕一主题,教师需要检视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是否专业,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将其按照某种理念加以系统化。在协助研讨中互助参与者共同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教学中实践(骨干教师实践,同伴协作进行观察记录)一尝试从教学中梳理提炼策略(同伴协作商量策略的定义、操作程序)—寻找理论支撑(同伴协作寻找观点)一在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策略(同伴协作修改)一教师发展教学实践(每位教师尝试运用)一完善策略(同伴协作确定策略的定义、操作程序、呈现的案例)。

教师同伴间一起观察、研究、讨论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其他教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化自身对教学的认识,并梳理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设想,与同伴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充分发挥个体与团队的作用,使得同伴团体更向前发展和进步。

(三)同伴互助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通过参与同伴间的一些学术探讨,来发现问题,然后与同伴一起来解决问题,并提高自我水平。教师在课题教学研究过程中,单个教师的力量明显薄弱,不仅实验数据不够充实,而且研究时间有限,对问题的分析可能不全面、不深刻。而同伴互助活动能够弥补这些不足,由互助的同伴一起组成课题组,对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梳理,彼此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于比较复杂、繁琐的相关课题研究,同伴互助可以发挥很大的效果,把课题分为若干子课题,化整为零,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们就自身个人的经验,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苦辣酸甜、心得体会,甚至存在的苦恼,同时,分享其他教师的经验、体会和收获,借鉴他人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

三、我院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目前我院同伴互助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同伴互助的方式与手段单一;(2)同伴互助的问题层次浅,缺乏深入的研讨;(3)缺乏互助合作意识,缺少足够的互助时间和环境(4)互助合作目标不明确,合作形式简单形式化。(5)政策性支持的缺乏使众多参与者望而却步,失去参与的热情和持续性。

教师同伴互助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性人际关系。作为同伴互助中的参与者,应该做到与同事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的老师沟通情感,增进了解,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间的互助合作成为一种可能。

(二)虚心开放,自觉构建合作互助的文化氛围。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研究过程中增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提高了效率。我们要转变观念,虚心开放。这样一来, 我们就能够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我们之所以强调教师集体的互助合作研究, 在一个教师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可以弥补教师个人研究的多种局限性。因此,教研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有谦虚开放的心态,打破自我封闭的藩篱,在内心开放的前提下,大家共同构建起一种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互助文化氛围。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探索的同時, 还要加强与本学科或跨学科教师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 互相学习, 彼此支持, 共同发展, 实现双赢。

(三)同伴互助组织者应加强互助活动的计划性,并创造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我院同伴互助之所以效果一直不太明显,原因之一就是计划不清晰,目的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所以在实施同伴互助前,必须制定好详细的阶段互助学习计划。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并要定期抽查其进度与取得的成效,并根据情况,实时改变帮扶计划和学习计划。

同伴互助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校内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可以是校际间的教师同伴互助;可以分为同学科内部教师间的合作,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间的交流。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人数灵活,形式多样,可以是不同的组合,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三个人、四个人等。组织者应创造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学院应给以政策性的支持。学院要注重对同伴互助指导者和参与者的培训、沟通、关心与鼓励,为指导者提供管理支持,定期召集指导者,了解培训的进展和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学校层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加大对同伴互助指导者及参与者在本校教学与科研课题的申报政策上的倾斜,以调动指导者和参加者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同伴互助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丹丹,宋继华,孙丹,张宇,朱丽叶.教师同伴互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8):237-238.

[2] 王琳.浅谈同伴互助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3,(8):165.

猜你喜欢

指导者同伴协作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团结协作成功易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善倾听会提问
协作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