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远庙古建筑保护及历史文化传承研究

2015-11-25赵岩牛菁匡翠春林翠华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基址达瓦安远

赵岩 牛菁 匡翠春 林翠华

安远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占地面积3.72万平方米,是乾隆皇帝为安抚举部东迁的达什达瓦部蒙古族人民,尊崇他们的宗教信仰而修建的皇家寺庙,因建筑风格仿照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又称“伊犁庙”。安远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安远庙文物古建筑遭受了严重破坏,2010年8月,承德市启动实施了安远庙古建筑保护工程,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但由于安远庙古建筑体量庞大,以木质建筑为主,保护修缮难度较高,目前在遗址保护、壁画修复、园林意境整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保护的问题,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本文仅围绕此方面内容,就推进安远庙文物遗产保护、加强历史文化传承研究,谈些粗浅的建议。

一、安远庙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作用

安远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平定准噶尔过程中,继普宁寺、普佑寺后在承德修建的第三座寺庙。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取得了平定准噶尔的胜利,使西北边疆出现了暂时的稳固局面,而阿睦尔撤纳的叛乱,使这种稳定局面遭到严重破坏。在伊犁河畔世代居住的达什达瓦部人民,无法忍受这种迫害,于1755年9月开始,在达什达瓦寡妻的率领下,举部东迁,于当年10月到达清朝西北重镇巴里坤。后于1759年5月,先后两批到达承德。达什达瓦部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乾隆皇帝高度重视,将迁入承德的达什达瓦部众归入驻防八旗,隶属于上三旗①,并仿照新疆“固尔扎庙”的造形,在避暑山庄东北侧修建了安远庙。安远庙碑文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寺庙的建造缘由,是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重要见证。从现实作用看,清朝统治者兴建避暑山庄外八庙,其深远意义在于用“绥靖荒服,柔怀远人”的政策团结少数民族,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乾隆皇帝在《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文》中写道:“然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 ②这种以怀柔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手段,对于当今处理民族问题、融洽各少数民族关系、促进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具体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安远庙的建筑形式,既有汉式寺庙“伽蓝七堂”的布局,又保留了固尔扎庙“都纲法式”的风格,融汇了汉、藏建筑艺术的精华,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民族、宗教、清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安远庙古建筑保护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清朝时期,安远庙曾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维修。但至清朝末年,随着清王朝政治腐败和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安远庙长年缺乏维修,寺内建筑损毁严重。建国后,国家对安远庙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从1976年到2005年,先后对安远庙普度殿、碑亭等古建筑进行了保护维修。特别是2010年8月,实施了安远庙古建筑保护工程,对普度殿、山门、碑亭、东西配殿、四门阁、路面等进行了全面修缮,排除了普度殿木构架糟朽、整体倾斜的隐患,恢复了排水系统等,使文物古建筑基本排除了险情。但由于安远庙古建筑体量庞大,以木质建筑为主,保护修缮难度较大,目前在遗址保护、壁画修复、园林意境整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安远庙围房基址经风历雨,残损严重,目前还没有更加完备的保护措施;二是普度殿内壁画受风雨侵蚀、墙体变形、开裂等影响,已出现画面褪色、开裂、剥离、颜料层脱落等病害,特别是二、三层壁画损坏非常严重,大部分壁画已无留存,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可能有永久消失的危险;三是寺庙园林植被破坏严重,园林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寺庙殿堂展览陈旧,部分殿堂闲置甚至关闭,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得不到充分展示;五是景区宗教文化活动缺失,未建立起与历史文化相配套的宣传展示平台,景区内可供游客参观的内容非常少,宗教历史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安远庙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鉴于安远庙古建筑现状和保护修缮中的问题,笔者建议:

一是实施安远庙围房基址保护工程。围房是安远庙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远庙后半部分由64间单层群房与普度殿共同构成了回字形封闭院落,这种建设形式,称作“嘛呢噶拉廊”。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僧众讲经习文、信徒祈福拜佛的需要,有强烈的向心趋向③。由于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围房现在仅存正面五间碑阁,其余全为基址,安远庙“都纲法式”建筑风格名不副实,且基址杂草丛生,部分方砖酥裂、毛石台帮覆盖淤土,局部空鼓、缺失。建议尽快实施安远庙围房基址保护工程,归安围房基址,清除基址上的杂草、压面石上的淤土和台帮外侧的杂土,拆砌空鼓、缺失的毛石台帮,并重新勾缝,然后重做围房墁地砖一步三七灰土垫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因风雨侵蚀发生提升或下沉的柱顶石应恢复到原有高度,对位置改变的柱顶石,应确定原有位置后再进行归安;对后檐残存的墙体,如墙体高度低于墁地方砖,应增加一至三层方砖,高低错落砌筑,并相应设置排水通道。基址归安后,可以借鉴西安罗经石遗址保护的做法,采用棚罩式保护方法,对围房基址实施长久保护。具体做法是:在围房基址顶部搭建保护棚,采取轻钢结构,钢化玻璃屋面和玻璃幕墙,以灰色调为主,力求与寺庙历史原貌相符。这种棚罩式做法,既可保护基址防止风雨侵蚀,又可以在展棚外面清楚的看到遗址现状,同时配以基址复原效果图和文字说明牌,可使游客真实地了解安远庙围房昔日的风采。

二是实施安远庙普度殿壁画保护工程。普度殿壁画原绘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置于殿内四壁,分上、中、下三层,总面积330.49平方米,以工笔重彩手法绘制,描绘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④,有慈悲善良的菩萨、勇猛无畏的力士、手擎摩尼珠的人首蛇身的怪物,壮丽的天宫、吉祥的寺观、洁净的莲池和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花鸟鱼兽,线条流畅,色彩绚丽,极好地烘托了寺庙的宗教氛围,呈现出一种清新、柔和、亮丽的格调。但因受风雨侵蚀、墙体变形、开裂等影响,壁画出现画面褪色、开裂、颜料层脱落等病害,目前一层北墙壁画下半部分已被损坏,二层南墙西面仅存10余平米壁画,且损坏严重,其余均无存留,三层壁画毁坏贻尽。建议尽快启动普度殿壁画保护工程。遵循《文物保护法》原则,对一层壁画进行保护性修复,修复时采用与原壁画相似的颜色进行修补,在色调的处理上将复制部分降到次要位置,以突出原画特点,同时采用与原壁画相同的传统绘制手法,仍以矿石为颜料,保持其固有风格,达到最佳复原效果。壁画修复后,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壁画保护体系,完善壁画价值评估、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壁画日常保护监测等机制,注重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壁画保护专业人员,实现承德古代壁画保护专业化、规模化。

三是实施安远庙园林环境整复工程。园林景观植物与古建筑共同构成了安远庙的空间整体。清朝时期,安远庙内多栽植油松、侧柏、国槐等树种,配以体量精巧的建筑,共同衬托出庄严、宁静、淡雅的寺庙气氛。从清末历史照片看,安远庙的植物以油松为主,且多数油松已经封顶,整个寺庙被古松掩盖其中,很有深山藏古寺的气蕴。随着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安远庙古松日渐稀少,至今仅存古松1株。另外,在补栽过程中,新栽的树种未考虑原有功能性分区,杂乱栽植,打破了寺庙园林景观规整对称的格局。建议以恢复园林景观意境为主线,重新配置寺庙三进院落的园林植物,恢复古典园林意境。一是在普度殿四周(原有栽植点)采取规整对称的做法,栽植油松、新疆杨、花灌木,围房基址归安后暂植草地。二是第一进院落围墙四周除原始位置补植油松外,突出栽植新疆杨,山门前两侧补植新疆杨,突出此庙风格。三是庙墙以外,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面山坡作为绿化用地,栽植油松、侧柏、国槐,形成山林寺庙风格,突出古朴、淡雅的寺庙园林气蕴。

四、安远庙历史文化传承的建议

安远庙作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过厄鲁特蒙古族首领觐见乾隆皇帝的历史事件,记述了达什达瓦部万里东归、迁居热河始末。此庙建成后,不仅经常举办“跳步踏”、“吉祥法会”等宗教活动,更是梵僧喇嘛赡礼唱经和蒙古贵族朝觐聚会的重要场所。但随着时代变迁,安远庙遭受了人为、自然因素的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早已见不到梵僧喇嘛赡礼诵经的身影,景区的宗教文化氛围十分淡薄。就加强景区历史文化传承、推进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笔者建议:

一、在寺庙驻设喇嘛,定期举办宗教活动,恢复安远庙的宗教文化功能。清朝时期,安远庙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举行“跳步踏”。另据《钦定热河志》记载,在乾隆时期,安远庙“设副达喇嘛二名,苏拉达喇嘛一名,格思贵一名,其他为平僧。”⑤随着时间推移,安远庙早已听不到喇嘛的赞呗之声。建议恢复安远庙为宗教活动场所,迎请喇嘛入驻寺庙,恢复其佛事活动,定期举办跳步踏、送巴灵、六月六凉尘仪式⑥等宗教活动。一是举办“跳步踏”宗教活动。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日至十五日,在山门前广场举行“跳步踏”。二是举办“吉祥祈福法会”。安远庙主体建筑普渡殿,殿内正中供奉的主尊佛像绿渡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女神,传说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是救苦救难的善良女神。农历四月初九是绿渡母的生日。清朝每年这一天,外八庙的喇嘛都要来到安远庙普渡殿做法事。建议每年农历四月初九,在安远庙举办“吉祥祈福法会”。由普宁寺、安远庙喇嘛云集至此,在普渡殿绿渡母像前,行三跪九叩礼拜见绿渡母,赡礼唱经,吹奏法器,祈福平安,共祝吉祥,重现昔日寺庙诵经阵阵、香烟缭绕的宗教氛围。三是举办“凉尘”仪式,再现昔日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宗教场景。

二、建议高质量举办《民族团结的丰碑——达什达瓦部万里东归展》。1985年,安远庙南北配殿曾举办过《安远庙历史展览》和《藏传佛教跳步踏展》,详细再现了达什达瓦部英勇东迁的始末,可惜由于时间推移,展览照片多处破损、实物陈旧、配套设施损坏严重,展览已于2005年关闭。为真实再现安远庙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议在南殿配举办《民族团结的丰碑——达什达瓦部万里东归展》。展览分“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乾隆皇帝优恤达什达瓦部人民”、“神秘的宗教活动—跳步踏”三个专题,利用文物照片、供器、图画、沙盘、影像等手段,展现达什达瓦部浴血奋战、英勇东迁的历史场面。展览可列出达什达瓦部族属世系图、厄鲁特蒙古族由来、达什达瓦部东归热河路线示意图,形象直观的向人们介绍这一历史场景。在北配殿举办《安远庙古建筑保护展》和《普度殿精品壁画展》,一部分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安远庙古建筑保护修缮情况;另一部分通过文字、照片等形式,向人们展现普度殿内精美的壁画。

三是完善机制,加快推进安远庙宗教文化产业发展。当前,休闲、度假、养生、文化娱乐、宗教信仰旅游已经成为趋势,宗教文化产业正向多元化、休闲化体制迈进。游客在观赏风景、品读历史、亲近自然的同时,更多的会追求轻松、舒适、美观、健康的精神享受。安远庙应围绕宗教文化特点推进产业发展,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牌,将景区建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佛教文化休闲度假区。一是抓住休闲养生主题,在景区设立医学养生知识讲座、静养与运动、膳斋调养、禅密按摩等项目,制作富有特色、档次较高的休闲养生产品,將安远庙建成为中国北方宗教养生基地。二是丰富景区宗教旅游项目,开发佛教信仰游、佛教避暑养生游、佛教文化考察游、佛教生态伦理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三是建立佛教用品一条街,佛像、佛龛、佛香、蒲团、经书等各类佛教用品种类齐全、档次各异,吸引信众、游客参观,成为外八庙最大的佛教用品集散地。

注释:

①李林俐、韩利 著:《承德旅游指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②赵玲 著:《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讲解概要》,地质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③李建宏 著:《安远庙探微》,出版在《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④姚崇唯 著:《承德古代壁画及其保护》,出版在《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⑤《钦定热河志》

⑥李淑翠 著:《安远庙琐议》,出版在《外八庙》(《河北文史资料》编辑部1992年6月)

猜你喜欢

基址达瓦安远
父母爱情番外篇:我被“作妖”设计师收编
消失的红围巾
河南偃师商城囷仓遗址
达瓦依金提亚那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
达什达瓦部迁徙热河考(蒙古文)
江西安远:主动作为拓富路 内外兼修促脱贫
江苏盱眙泗州城遗址出土紫砂器
商代西北方国的文明遗珍 山西吕梁高红商代夯土基址
洛阳瞿家屯战国建筑基址与东周“周赧王居地”
清代闽西的族产种类——以宁化安远的《陇西李氏八修族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