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蜀道那些埋伏在历史深处的隐秘之路
2015-11-25聂作平
聂作平
无论群山的阻隔有多么闭塞,交流才是人间正道。
先民们以血肉之躯修筑众多隐秘古道,如同草蛇灰线一样,穿越川陕之间的千山万壑,把偏安
西南的四川与中原大地连接起来,是为蜀道。
蜀道串联起雄关险山、大江大河,战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平时为经济、文化走廊……
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中,偏处西南的四川,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地方割据政权。从先秦时代的古蜀国开始,这里先后以成都为首都,建立过的政权有:公孙述的成家、刘备的蜀汉、李雄的成汉、王建的前蜀、孟知祥的后蜀……
这些小王国能偏安一方,是由于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四川周边均是铁壁合围的山地,把天府之国围成一个巨型的、自给自足的城堡:西部是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北部是大巴山、米苍山,外围则是横断中国南北的秦岭;东部是巫山,东南部是大娄山;南部是大、小凉山以及云贵高原。
但是,无论群山的阻隔有多么闭塞,只有交流才是人间正道。千百年来,四川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除了通过三峡再从湖北境内转向陆路之外,更多的则是依靠那些如同草蛇灰线一样穿越在四川和陕西之间千山万壑中的古道——人们把这些古道统称为蜀道。它们在战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在和平年代则成为经济、文化走廊……
穿越秦岭的4条古蜀道
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狭义的蜀道,一般是指从成都出发,经过广汉、德阳、梓潼,翻越大小剑山,经广元棋盘关出川,在陕西勉县境内跨过褒河并沿褒河过石门,越秦岭,出斜谷,此后直通西安的全长约1000余公里的古道。目前尚通行的108国道的许多路段,正是沿着狭义蜀道在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不屈不挠地延伸。
广义的蜀道,则包括了名称各不相同的几条古道。其中,穿越秦岭的有4条: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穿越大巴山的有3条: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今天,子午道全线均在陕西境内。但在历史上,汉中地区曾长时期属于四川,元代才划归陕西,所以子午道也属蜀道。子午道因穿行于长安县的子午谷而得名,它北起长安(即西安),翻越秦岭主脊抵达宁陕县,此后再经石泉县,过子午河入洋县,越城固后到达终点汉中,是几条蜀道中修建时间较早的一条,早在先秦时期就初具雏形。秦末,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的时候,就是沿着这条路从咸阳到达封地汉中的。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国之间的战争,大多就发生在这条路的周边地带。
傥骆道之所以得名,是由于它的南界位于洋县的傥水河口,而北界位于周至县的西骆峪,从两个地名中各取一字,就成了傥骆道。傥骆道途经太白、佛坪,经汉中后连接米仓道进入四川。傥骆道开通较晚,是秦岭中最短的通道。三国时期,魏将曹爽与蜀将姜维曾多次在这条蜀道上交锋。
褒斜道,南起汉中褒城境内的褒谷口,北至陕西眉县境内的斜谷口,并因之而得名。这条古道沿褒斜二水斗折蛇行,约250余公里,然后再经米仓道穿巴山进入四川。
在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3条蜀道中,子午道和傥骆道必须翻越海拔两三千米的秦岭,道路艰险难行。而褒斜道却几乎不需要翻山,只要从五里坡一个小山梁中穿过,就可以从褒水进入到斜水,不仅里程短,而且较易通行。从战国时起,就有人在陕西的斜谷口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以后历代相继,不断维护、增修。其中,汉武帝时曾对全线进行过大修,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在所有古蜀道中,褒斜道修建时间最早,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经过行人最多,因而也是古代进出四川最重要的通道。许多有名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古道上。诸如刘邦在进入汉中做汉王时,曾听从张良的建议,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忌,便将褒斜道上的栈道全部烧毁,以示无意北返。“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也全都发生在褒斜道上。
还有一条穿越秦岭的蜀道,是著名的陈仓道,它又名故道、堂光道。陈仓道北起宝鸡大散关,经凤县陈仓沟口和留坝火烧关,过勉县入汉中,再由金牛道过大巴山入四川。陈仓道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出汉中与项羽争天下时,故意大张旗鼓地修复被他此前烧毁的褒斜道栈道,暗中却命精锐绕道奔袭陈仓,并取得胜利。
穿越大巴山的3条古蜀道
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在穿越大巴山的3条蜀道中,荔枝道的得名是因为唐朝时“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荔枝道的主要经行线路,由四川通江一带翻越米仓山后进入陕西镇巴,经西乡和宁陕后抵达长安。这条古蜀道连接的不是长安和成都,而是长安和川东地区。
米仓道起于陕西南郑,翻越大巴山后,再过米仓山进入四川南江,在南江境内经由不同道路,可分别抵达成都和重庆。蜀汉时期,蜀国名将张飞曾在米仓道隘口驻兵,并大败曹军,至今还有称为张飞碑的石碑立于境内。
金牛道是古蜀道的主干线,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蜀栈、南栈。金牛道的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古老故事。相传,与蜀国相邻的秦国一向对富庶的蜀国垂涎三尺,早就想进军,却苦无通道。后来,秦王将一头据说能像拉屎一样拉出金子来的石牛送给了蜀王,蜀王不知是计,派出五位大力士(也就是李白《蜀道难》中所说的五丁)负责将石牛运回蜀国。石牛运回蜀国后,蜀王发现它们根本就不会拉金子,生气之余,又命令五位大力士把石牛给秦王运回去,并责备秦王骗他。由于巨大的石牛两番在秦蜀之间的山地通行,原本茂密的森林也被踏出了一条大路……这就是金牛道,用粗笨的石牛,秦王最终顺利地打开了通向蜀国的门户。这虽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却曲折地说明,当初开凿金牛道是何等的艰难。
金牛道的具体线路是:从汉中经勉县西南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至宁强县,再转西南经牢固关和黄坝驿,进入四川广元的棋盘关,此后再经明月峡、五里峡和石柜驿,以及嘉陵江绝壁上的飞阁栈道后,渡过嘉陵江,到达要塞昭化,经牛头山,过剑门关,再经翠云廊和梓潼七曲山大庙,入绵阳后到达成都金牛坝。此路全程共约600余公里。这既是古蜀道的主体,也是后来修建的川陕公路的基础,同时,它还是狭义蜀道的最核心部分。
从上述几条名称、位置各不相同的古蜀道可以看出,通过这些隐秘通道,偏居西南的四川与中原也就有了不绝如缕的联系——那些割据的小王国,也就不可能长期分裂,而是应证了古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预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