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为例
2015-11-25聂俊航
聂俊航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为例
聂俊航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本文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为例,提出了“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重点介绍了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如何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应用型科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都在校内外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是,在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如何做到产教结合、校企互融,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这是在深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值得高职院校共同探讨的问题。依托“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项目,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 学院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 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高职领域启动的校企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加强优质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提升高职院校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双方约定在ICT行业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一批适应先进技术产业化需要、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服务附加值的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发挥中兴通讯ICT领域的产业及科研优势,促进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校的科研及技术服务能力。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18所高职院校之一,也是全国合作院校中仅有的两所交通类院校之一。
2 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定位及建设目标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定位是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建设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并依托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面向物联网应用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共建“中兴通讯智能交通学院”,围绕中兴通讯及其中、下游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人才按需培养,签订人才培养联盟,构建合作企业资源池,为智能交通和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设智能交通行业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基于中兴通讯产品的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创新的研发服务基地,年招生规模将达到300人以上,年行业应用成果将超过500万元,年培训规模将超过1 000人次,形成在高职层次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全国性示范基地。
3 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营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以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为平台,以中兴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汇集智能交通行业产业链各方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作用,整合多方力量、多种资源,共同推动智能交通行业的“产教结合、校企互融”。通过“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交通信息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紧密的问题,着力为智能交通企业解决生产、服务和经营中的现实问题,确保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与智能交通行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作为一个独立运转的机构,有完整的定位、功能及组织架构,并有中兴通讯认可的专岗人员,负责创新基地事务协调与统筹。与之配套,学院还成立“智能交通应用研发中心”,独立法人运作,与中兴通讯以及相关智能交通企业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建立智能交通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校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专业、企业、行业的有机衔接和共同发展。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如图1所示。
图1 “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的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
在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中,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智能交通领域的优势和资源,实施项目制精细管理,从项目建设、运营、评价等全过程,项目人员、经费、成效等全方位进行管理,合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协助,对接产业,校企互融,实现共享共赢。
3.1 项目1:校企共建共管与现实环境一致的智能交通工程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及研发环境,并借此改变原理验证性实验室建设思路,为学生创造与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平台。基地具备行业特征、具备技术的可成长性的特点,集“产学研一体”,具有教学、培训、鉴定、生产、服务多种功能,既是教学实训基地,又可作为行业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技术服务应用创新基地。
分工与协作:
(1)校方:负责提供相关实训场地,以及实训平台所需其他配套设备等,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与企业共管共享。
(2)企业方:根据专业要求,提供专业所需中兴通信设备支持;提供实训室环境规划、实训设备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的实训设备的软、硬件升级服务等;与学校共建、共管、共享。
3.2 项目2:校企联合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智能交通领域优秀技术型人才
校企深入开展教育合作项目,根据对智能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共同制定“中兴通讯智能交通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以企业为主导,负责“中兴通讯智能交通学院”的日常运营管理,开展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学生职业素质、应用创新科研等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上,开展企业化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的试点,共同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智能交通领域优秀技术型人才。
分工与协作:
(1)校方:指导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负责基础教学的实施,指导企业开展学生管理,组织、协调、配合企业实施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承担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部分成本。
(2)企业方:根据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在校方的指导下,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派出企业工程师负责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负责职业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学管理;开放企业师资培训环境,提供企业培训课程资源,培训学校师资;负责承担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学生就业面向中兴通讯及其中、下游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实施按需培养。
3.3 项目3:校企共同成立“智能交通应用研发中心”
整合湖北交通职教集团的行业资源,结合武汉智慧城市、湖北智慧交通等行业应用需求,借助中兴通讯所拥有的通信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以及领先的技术方案和成功的实施经验,校企合作开展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创新和技术服务。校企共同成立“智能交通应用研发中心”,与中兴通讯一起联合其他相关智能交通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由企业派驻工程师,与校方联合组成项目团队,共同开展科研创新及技术推广服务,通过把共同承接的信息化项目引入学校,使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实施能力,提升专业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分工与协作:
(1)校方:积极争取行业政府的支持,发挥湖北交通职教集团行业优势,与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参与智能交通应用研发项目创造必要条件。
(2)企业方:发布来自市场一线的项目应用研发需求;对参与项目研发的教师及学生给予必要的技术及管理培训;与校方共同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校方联合组成项目团队,共同开展科研创新及技术推广服务;支持具有研发成果的项目在智能交通行业进行推广应用。
3.4 项目4:校企共同打造师资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的优秀讲师团队
通过校企合作,将中兴通讯企业培训师的培养体系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相对接,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企业工程项目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培训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能力。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优秀教师和培训师,共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的讲师团队,充分发挥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兴通讯国际化领先的技术管理优势,面向交通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开展交通信息化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推广智能交通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
分工与协作:
(1)校方:向企业开放学校教师培养体系,负责提高企业培训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能力;提供培训的场地、设施以及住宿等配套支持;与企业方共建培训讲师团队,共同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
(2)企业方:向学校开放企业培训师的培养体系,负责校教师的企业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对参培教师提供企业讲师认证服务,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锻炼支持;与校方共建培训讲师团队,共同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
4 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主要成效
4.1 专业领先
与创新基地同步建设,共建“中兴通讯智能交通学院”,打造国内一流的高职智能交通类专业,使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形成专业品牌与特色。
4.2 科研发展
建设物联网应用(智能交通方向)创新基地,承担湖北交通运输信息化科研项目及工程项目,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学院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与成果突破。
4.3 体制创新
探索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突破,与行业企业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实现科研工作体制创新,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研学同步发展的新机制。
5 思考与建议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平台。探索“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建、怎么管”的问题。
5.1 如何建
对接产业来建,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围绕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设与工作岗位、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找准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学校的教学中心,也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5.2 怎么管
与企业共同管理,组建项目运营团队。在学校统一管理下,由企业主导相对独立的运行,企业全面参与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以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核心,分析校企双方的需求,寻找校企共赢的途径,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处理好教学、科研、服务、培训等方面的关系和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上实现校企共赢。
[1] 韦金明,盘世准,易其顺.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114-116.
[2] 马连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9):37-38,39.
[3] 方忠民.“专业+实体”培养模式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43.
[4] 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49-55.
[5] 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破解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的路径与策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同体”建设的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72-74.
The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he ICT Industry Innovation Base of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Nie Junhang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9, China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s proposed, such as the ICT industry innovation base of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It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base,how to become a teaching center, R & D center and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It will be a occup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base with teaching,training, evaluation, applied research, technical service and other functions.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2014-10-28
聂俊航,硕士,副教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主任。
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编号:2012-201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