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
——风景游赏专项规划方法研究

2015-11-25金云峰朱蔚云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名胜区风景景观

金云峰 朱蔚云 黄 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规划设计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
——风景游赏专项规划方法研究

金云峰 朱蔚云 黄 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中主要的专项规划,需兼顾风景资源保护与风景游赏行为2方面。文章关注风景游赏中的游赏主体,通过结合游赏感受以及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分析人的游赏心理、游赏行为和游赏意境,并阐述游赏项目、风景单元、游线组织和游程安排等内容,探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风景游赏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规划方法,总体规划,风景游赏

1 风景游赏规划概念与意义

1.1 风景游赏规划定义

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对 “风景名胜区”的定义为:“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游赏”一词解释为 “游览欣赏,是一种观光行为”。风景游赏规划又称风景游览欣赏规划,是风景资源的价值、性质、功能及其保护利用的具体化[1]。

1.2 风景游赏规划意义

风景游赏规划对风景名胜区有4方面的作用: 1)协调其他专项规划共同完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调控游赏行为,减少其对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冲击影响,保护风景资源;3)满足当代大众游客的游赏体验需求,提高游赏质量;4)依据景点、景区的评价,设置具有特色与内涵的游赏项目,合理安排游赏路线和游程长度。合理的规划编制利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符合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实现回归自然风景的愿望。

2 风景游赏主体分析

2.1 游赏心理分析

游赏主体是行为活动的实施者,即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游赏心理研究作为规划的前期研究之一,是风景游赏规划中合理组织游赏项目和划分景区以及人性化设计游线的前提。它侧重于分析游客心理与游赏行为活动的相互作用,以求调动游客心理需求与风景游赏展开过程的契合度,继而优化提升风景资源的景观价值,充分发挥游赏功能。

游赏是景观信息展示与游客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图1)。游赏规划内容决定了景观信息展示的全面具体程度。这些信息将会通过游客心理过滤,若契合于游客的心理期望,那么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游赏的乐趣和体验。故而对于规划来说,重点在于努力寻求游客心理需求与风景游赏的契合点。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分散地来自于全国各地,年龄阶层也各异,游赏行为涵盖面十分之广,游赏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游赏规划中规划师不可避免地会融入个人对空间的感受和审美喜好,规划成果势必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规划前需对游客的大众审美心理等进行研究,尽量满足不同人群包括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心理需要。通过广泛采集与研究不同类型的游客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能够更好得协调游赏主体游客心理与客体风景资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获得相对客观的研究成果。

图1 游赏景观信息展示与游客心理影响流程

2.2 游赏行为分析

游赏行为受到游赏主体游客的心理与需求支配,具有主观能动性。它伴随着风景游赏规划的游赏项目、风景单元和游线组织而逐步展开,并进而对游客游赏需求和风景资源形成一定的反作用。因而游赏行为是影响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登泰山体验其雄伟,爬华山感受其险峻,游西湖品味其儒雅[2]。不同的风景名胜区侧重于不同的文化内涵,需以富有特色的游赏行为方式展现,赋予游客丰富的风景体验。

2.3 游赏意境营造分析

风景名胜资源的意境美是其美学价值最高层次的体现,也是作为 “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集中体现。它的表达也是通过人们对风景资源的观赏行为活动来实现的。

要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 “画尽意在”,那么规划师就要先做到 “意存笔先”。意境的构成与景色、景象有关,意境的产生与个体的心境、体验、情感转换、时空审美有关,重点体现在对游客心理和风景资源文化背景的研究。规划应致力于结合风景资源的自然景观特点,同时深入分析风景文化内涵,充分调动游客的游赏兴致,满足游客的游赏需要,意在体现风景游赏规划的人性化、合理化原则。

3 风景游赏规划内容

风景游赏规划可以概括为以下过程:规划师运用美学原理对景物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已有的风景环境或景源素材,引入相应的游赏项目,然后将各个景观对象分类纳入不同的风景单元中,通过结合景源特色制定相应的游赏方式,组织完整的游线,安排合理的日程 (图2)。

图2 风景名胜区游赏规划过程分析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以下称为 《规范》)中将风景游赏规划分为6部分内容:1)景观特征分析与景象展示构思;2)游赏项目组织;3)风景单元组织;4)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5)游人容量调控;6)风景游赏系统结构分析等[3]。《规范》中已对各部分给出了简要的规定和原则,本文主要对前4部分内容做补充性探讨。

3.1 景观特征分析和景象展示构思

首先应对风景名胜区有准确客观的定位,包括其特征、功能和级别3项基本内容。其中景观特征分析是定位的关键部分,可以在规划编制时与景象展示构思同时进行考虑,分为以下4方面:

1)景观自然特征。景观自然特征的分析主要针对审美而言,将有助于确定风景名胜区游赏客体的主要内容,利于风景名胜区的定位。我国风景名胜区山水自然美的评价通常被分为形象美、色彩美、线性美、动静态美以及声响美等几个方面[4]。

2)景观文化特征。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考察,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当地长期居住者进行访谈并加以归纳提炼,以寻求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它对于挖掘地域文化,提升风景游赏魅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景观空间特征。空间特征分析可以借鉴多种空间组合的手法进行抽象和总结,如对景、框景、借景以及空间的对比、虚与实、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等。

4)景观生态效用。分析景观特征和构思景象展示时要考虑景观生态效用,减少规划对生态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游赏项目组织

游赏项目是游赏活动展开的载体。游赏项目组织因景而生,景源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赏项目的多样性。《规范》中对游赏项目的组织给出了协调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地方性4个原则。

游赏项目组织不仅依赖以上4个原则,更注重项目组织的差异化表达上,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与其他风景名胜区间的差异,首先要考虑景观文化因素的自身地域特征和可识别性,其次游赏项目还需符合用地条件、经济状况以及实施可行性[5],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加入对文化习俗的游赏体验,充分发挥产品差异性竞争优势。

二是风景名胜区内各个景区间的差异,规划需依据景观特征分析组织有主次的游赏项目,充分展现游赏活动的层次感。整个风景名胜区和各个景区之间应主次区分,各个景区侧重宜有所不同。游赏项目的规划中,不同的时间开展游赏活动或者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景区聚集游赏,做到 “项目分时分段特色游赏”,又可以分散过分集中的游客。

三是从游赏行为研究入手,根据不同类别与年龄段的游客行为需求,规划具有针对性的游赏项目,可以根据游客的游赏行为需求安排合理的游赏项目。例如在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风景游赏规划根据游客具体的游赏偏好分为三大类游赏行为活动,并针对不同类别人群和游客行为需求进行考虑,组织安排了三大类主题的游赏项目 (表1)。

表1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风景游赏规划三大类游赏行为

1)爱心、教育型。风景秀丽的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以空气清新,农家传统氛围良好等为特色。典型的核心家庭 (三口之家)和传统大家庭 (三代同堂)往往利用周末等假期带着孩子,展开以感受自然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为目的的亲子活动;同时也可组织中小学校春、秋游野外郊游,学习岭南理学文化、桑基鱼塘等农业科普知识,体验淳朴农家生活,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成为寓教于乐的好去处。

2)休闲、娱乐型。对于单身白领和丁克家庭,以及平时公务繁忙的商业人士和公职人员,来到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山水间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远离尘嚣,成为都市蜗居族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

3)交流、商务型。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色宜人、风光典雅,且有岭南理学文化的深厚内涵,适宜举办学术会议、商务会谈及民间文化组织交流等。

3.3 风景单元组织

风景单元组织是针对游赏对象的规模、内容、性能、作用、构景、游赏需求与景观特征分区等因素,把它们组织成景物、景点、景群、园苑、景线、景区等不同类型的结构单元[3]。我国各地的风景资源形成于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导致了风景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6],即使由单一自然或文化风景资源构成的景区,其景源也具有复杂性和主次之分。因而,同一风景名胜区内的各风景单元应有明显的整体特征或者相对一致的主题。景物构成景点,景点又进而构成景区,不论是组织划分各类风景单元,还是为其提炼命名都应体现各景区自身的独特魅力。同时注重景点与观景点间的联系,通过串联游览路线形成连续的观景界面,发挥各风景单元 “潜力”,充分展现每个景点特征和游赏意境。

风景游赏规划通过组织景点、景区等逐步形成不同层次的风景单元,个体的单元通过游线串联成整体,形成能够与风景名胜区主体特征相适应的风景系统,这将利于提高风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风景名胜区整体文化观赏价值。

3.4 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

游线组织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特征策划与之相适应的游赏方式。并且这种游赏特点和方式也有多种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根据交通类型、游线形式、景观类型、特有文化自然景观特征等几种组织方式[7]。

在进行游线组织和游程安排时,要综合考虑到游客风景游赏的疲劳度和游兴的承受力,游客的“过度疲劳”与 “意犹未尽”均不宜出现。游线长度根据比较舒适的步行距离来确定,最好控制在1 km左右,最长不宜超过4 km。

传统的游程安排主要是以游览时间为基础展开的,分为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却未具体考虑主体游客的心理感受,以至于游客还没有充分体会整个游赏过程,行程便已匆忙结束;或是由于前几日过度的游赏活动导致了游赏疲劳,进而没有足够的精力体验接下来的游程,导致游览日程往往流于形式。此外在具体的风景游赏规划中,还要根据游客的群体类别、当地景区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对游览日程进行分类安排,综合考虑游赏主体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感的游赏项目,让其在游程安排的时间内游赏到适量的风景内容。

4 结语

风景游赏规划的核心在于游客需求与风景资源之间的协调问题。基于对风景名胜区功能的侧重,既要研究协调风景资源保护和发展之间关系,又要研究风景资源的游赏功能,要考虑游赏主体游客的游赏心理和游赏行为。本文提出从 “人”的角度规划游赏,以人为本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寻求和谐有效的风景感受和游赏体验。

[1]张国强,贾建中.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郑焱.中国旅游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0-66.

[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王保忠,王保明,何平.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6(9):1733-1739.

[5]汪翼飞,金云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2013:114-116.

[6]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吴承照.风景游赏规划研究[J].规划师,2005(5):15-18.

A Study of Sightseeing Planning Method i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Scenic Area

Jin Yunfeng Zhu Weiyun Huang Z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Sightseeing planning plays a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scenic area.It requires a balance between scenic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ightseeing experience.This paper put the focus on sightseer.By combining the sightseeing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ories,the paper analyzed the sightseeing psychology,sightseeing behavior and sightseeing artistic conception of people.Furthermore,the tour organization approaches,scenic spatial units,tour route and so on were expounded,and the formulationmethods for specific sightseeing planning in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scenic area were discussed.

scenic area,planning formulation,planningmethod,comprehensive planning,sightseeing

2015-02-10

金云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以及中外园林与现代景观,E-mail:jinyf79@163.com

猜你喜欢

名胜区风景景观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景观别墅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