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人教版)
2015-11-25刘晓东
刘晓东
一、课标解读
课标一:“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变化”其重心放在“变化”,而非“地表形态本身”,研究变化必须考虑其力量来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结合实例”要求在教学中列举典型地貌加以分析,从中学会地貌成因分析的方法。课标二:“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物质循环”强调的是过程,即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运用示意图说明”即运用简明地理图像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反映出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能运用示意图简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过程与方法: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通过观看图片与视频、阅读资料,分小组讨论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分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图图转换”,培养学生知识整合与分析能力及“图图转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由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说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法、小组探究法。
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地貌的景观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归类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该教学设计平中见奇,实用性强:对课程标准要求理解透彻,三维目标定位合理,教学过程顺畅有序,教学方法得当;充分利用各种图文资料及学生搜集的资源引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阅读、分析、运用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构建知识、激发兴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合理预设,精心设计导学问题,把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图文转换能力、图图转换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有效整合教材,重视地理图像的运用,回归地理教学的本源;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知识直观化,降低了学习难度。该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奋点的方法手段不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措施仍过于简单。(山东省沂南县湖头中学 郭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