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主义的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平台设计

2015-11-24曹茜郝超平徐世东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5期
关键词:平台设计

曹茜 郝超平 徐世东

摘 要: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目前高校关注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了一个开放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方案。平台的设计旨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便于其再次利用与创新,为其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实验提供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其他高校加强开放课程资源管理,提高开放课程资源利用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开放课程资源;关联主义;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46-03

引言

自2003年起,我国高校建设了大量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这些课程资源集中在确定的网络平台上共享,这些平台包括: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等。然而,就各个高校而言,共享本校开放课程资源的平台建设并不普遍。高校自有开放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加有效地辅助本校师生的教学、提高利用率,同时这些本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有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

一、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应用现状

以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为代表的开放课程资源是各个高校最优质的课程资源。其中,精品课程主要是面向在校师生,以工学、理学等学科课程为主,内容上将教师队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教学录像、试题作业、考核方法等栏目整合在一个课程网站上进行展示,体现出了课程的完整性与示范性。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其内容呈现形式以视频为主,不同于精品课程中的课堂实况录像,视频公开课里的视频大多为讲座的形式,且有专门的拍摄制作标准,从影像、声音、环境、构图、PPT插入等各个环节来控制视频质量。资源共享课是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目标,国家、省、校多级,本科、高职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其课程内容以服务课程教学为重点,具有系统性和基础性等特点。这三类课程虽具有不同的内容结构、不同的学科侧重,但都更加符合开放与共享的理念,为高校师生进行网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然而,高校中这些开放课程资源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1.资源分散存储、连通性差

以精品课程资源为例,精品课程建设采取高校自主建设与维护,教育部经相关机构与专家评估合格后拨付经费的建设模式。高校相关教师自主建设与维护导致课程网站的分散存储,部分课程网站服务器对外服务不稳定,造成课程连通性差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教师团队技术能力不同,导致课程网站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有调查显示只有13%的教师参考了相关的媒体技术标准,其他的教师都因为不了解资源建设标准或者由于缺乏实践参考而没有参考标准[1]。缺乏标准的课程资源建设使得其可重用性大打折扣。

2.资源共享渠道单一

精品课程建设已于2011年前后告一段落,后期建设的一部分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已建成精品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行集中展示。视频公开课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为建设模式,整体规划、择优遴选、分批建设、同步上网[2]。其中“分批建设、同步上网”是指教育部对遴选出的课程,采用“建设一批、推出一批”的方式,在共享系统上和确定的公共门户网站上(即“爱课程”网及其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推出。资源共享课也是在“爱课程”网站上进行共享。高校师生浏览以上网站都会产生网络流量费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使用。并且这些网站共享的是全国高校的课程资源,就某一高校而言,其课程资源的共享并不全面。

3.缺少管理与评价

平台各栏目的访问情况以及师生的评价是高校相关部门开展教育技术研究与完善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精品课程与资源共享课均有系统的课程设计,包含一系列完整的资源内容,例如资源共享课就包含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作业试题、实习资源等多个栏目。对这些栏目点击量的统计与分析,有助于课程开发者更好的把握资源建设中的重点,有助于网站设计者在设计网站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同时课程点击量的统计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本校师生的关注点与学科侧重,进而对其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本校师生对于本校课程资源的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更加有利于课程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的启示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数字时代学习理论。其创始人加拿大学者西蒙斯把学习描绘成大量节点相互联结构成网络整体的过程。他认为我们今天的许多知识不是存在于心智之中,而是分散在许多个体、图书馆、网络上的各种站点和软件之中[3]。关联主义思想的基础是“网络”,而网络又包含节点与连接。西蒙斯认为“信息”就是节点,“知识”是连接,“理解”是网络的突现特征,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与“意义建构”对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和协商,其中路径寻找涉及信息导航的各类线索,意义建构是创建连接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人工制品来表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4]。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于高校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而言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1.平台应包含各类课程资源,实现资源的聚合

网络学习关键在于找到信息源,在拥有丰富的节点关联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突破限制,获得更多的信息。课程平台的建设应聚合学习者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应是便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并可及时给予学习者帮助的。这里的聚合不是简单的将所有课程的超链接整理在一起,而是要根据不同课程资源的特点,分类整合。在保证原有课程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应设计出不同的课程模板以满足不同类型课程的内容呈现。

2.平台应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管理

网络在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冗余和凌乱,容易造成学习者的迷航。关联主义认为“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物更重要”[5]。课程平台不仅要实现资源的聚合还应重视学习者个人的知识管理,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功能,以便于学习者更准确的找到资源。

3.整合社会性软件,扩展学习网络

社会性软件是以面向个人的服务为基础,支持群体相互作用的软件,通过最大化满足个人服务需求,实现可能产生的社会群体价值效应[6]。与传统软件相比,社会性软件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存在和真实关系,同时促进了建立在这些信任特性上的信息和知识交换[7]。学习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主动将资源分享到自己周围的社会网络中,实现超越个人空间的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进一步扩展学习网络。

三、高校开放课程平台的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平台在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作为各个高校最优秀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应被整合到平台中来,这样做除了可以实现知识节点的聚合,为师生提供了方便的资源获取通道,还可以解决这些课程资源分散存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其次,引入社会化标签的概念,社会化标签是一种灵活、开放的分类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标签对资源进行标注并可以收藏课程,用户通过收藏夹来管理自己的课程,同时每个标签相当于用户对资源的一个分类,其他用户也可以按照标签搜索课程。第三,整合社会性软件的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将课程信息一键分享到社会性软件中,便于同学之间或共同兴趣爱好者之间的共享与交流,实现了学习网络的扩展,弱化了以往人机交互所造成的人际孤立的感受。第四,平台应增加统计与评价的功能,管理者可以通过统计功能来查看每门课程的访问量以及课程内容中各个栏目的访问量,还可以查看用户对于每门课程的评价。对于这些统计与评价数据的分析,将有助于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者更好的了解课程资源的应用情况,从而帮助课程开发人员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的设计,给出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发展建议,更好地促进开放课程资源的应用。

具体来讲,本研究将高校开放课程平台的用户类型设计为:一般用户与管理员。其中一般用户使用平台可以搜索课程、浏览课程、下载课程资源、观看课程录像、添加课程标签、收藏课程、分享课程到社会化软件、对课程发表评价等。管理员主要负责上传课程资料、修改课程信息、发布公告、用户管理、课程管理、系统设置、查看统计信息与用户评价信息等。根据用户的功能分析,平台功能架构设计为平台首页、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统计与分析、管理员平台六个模块。平台功能框架图如图1所示。

1.平台首页

课程搜索功能可提供按课程名称搜索、按学科分类搜索、按学院搜索、模糊搜索几种搜索方式。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的部分将显示最近更新的五门课程。平台公告是按照公告发布时间顺序显示最新的5条公告。用户登录功能可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给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不同的用户登录后显示不同的操作界面,匿名用户不需要登录。一键分享功能可将平台首页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会性软件中。友情链接可由管理员添加相关网站的链接。

2.精品课程

该模块中将包含国家级、市级、校级、校级建设四类精品课程,每一类显示最近更新的5门课程,点击课程类别的标题将进入相应的课程列表。在课程列表中可分页来显示所有的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主讲教师,所属学院,学科类别,课程简介、社会化标签等。点击课程列表中的课程名称可进入该课程的内容页面,精品课程的课程内容页面包含教师团队、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学课件、授课录像、试题作业、参考资料等栏目,同时管理员可按实际情况增添栏目。每门课程均设计有课程收藏的功能,登录的用户可直接为课程添加标签并收藏,未登录用户将提示其登录。用户登录后将在用户名处显示个人收藏图标,通过其可进入用户个人的收藏夹。类似课程收藏,在课程列表的每条课程信息中以及课程内容页面里都会有一键分享功能的图标,点击可将课程分享到社会性软件中。课程搜索功能与平台公告中的一致。

3.视频公开课

由于视频公开课数量有限,本模块直接显示课程的列表,列表显示所有课程的基本信息,点击课程列表中的课程名称可进入查看课程内容的页面,页面突出展示课程视频,同时还包括课程基本信息,以及一键分享、课程收藏、课程搜索等功能。

4.资源共享课

该模块显示栏目视频公开课模块相同,但查看课程内容页面有很大区别。资源精品课程根据其课程特点,课程内容页面主要包括教师团队、课程概要、拓展资源、其他资源、教材及参考资料目录等栏目,其中课程概要按照章节显示课程内容,各章节知识点与习题资料在相应章节处显示。

5.统计与分析

该模块显示所有课程的统计与评价信息。课程列表中将会显示每门课程基本信息以及统计与评价的图标。点击统计图标进入课程统计页面,可查看课程内容页面中各个栏目的点击数量,如教学大纲、授课录像、教学课件等。点击评价图标进入课程用户评价页面,查看用户评价的内容。

四、小结

本文从高校开放课程资源的应用现状入手,通过调研与文献分析,总结出了当前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应该建设一个聚合本校自有开放课程的共享平台,来缓解当前高校开放课程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进而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下,设计了一个高校开放课程平台的功能框架,旨在为本校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本校教师更好的利用网络课程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优质的资源,亦能与社会学习者共享,提高学校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路秋丽,孙华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4):49-54.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111/126346.html,2011-10-12.

[3]胡壮麟.谈Siemens的连接主义[J].外语电化教学,2008(5):3-9.

[4]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5]西蒙斯,李萍.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6]司威.社会性软件与网络教学平台整合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17-18.

[7]毛向辉.学习的互联法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3(22):70-73.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平台设计
基于功能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平台的设计
中小型眼镜行业综合O2O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基于用户信任度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设计研究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远程教育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