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手妙弄縫衣線

2015-11-24王佩莉

澳门月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梁先生行業工友

王佩莉

在位於新馬路附近的一條小巷子裡,有一家精緻小巧的裁縫鋪,雖不起眼,但這裡既是梁喜華先生的家,又是他的主要工作場所。這家鋪子的主人除了是裁縫店老闆外,還有另一個身份:澳門疋頭服裝工會副會長。

梁先生非常熱情,知道我們聽粵語有點吃力,於是就努力用那略顯生硬的普通話與我們交流,有時遇到不知道如何用普通話表達的地方,還會特別耐心地用筆寫在紙上。

梁先生是1956年來到澳門的,雖然有哥哥、姐姐做工養家糊口,但在當時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年僅13歲的他也不得不輟學去打工掙錢,以填補家用。20世紀50年代澳門的工業比較落後,當時只有神香、炮竹、火柴、製衣等很少幾種手工業和輕工業門類,是澳門產業的主體。由於行業種類單一,能提供給人們的工作崗位並不多,年幼的梁先生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機會,到裁縫鋪去做學徒。從此,梁先生與裁縫這個職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自13歲入行至今已逾60年,他就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澳門製衣業興衰的見證者。

當時裁縫店裡的工作量很大,要求也很嚴格,這對於年幼的梁先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過去有句行話,叫作“偷師”。是指師傅爲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會真心將手藝教給徒弟;有心的徒弟只能察言觀色,偷偷地學師傅的本領。作為學徒的梁先生也是這樣過來的,除了完成自己的本份工作,還要偷偷地觀察師傅的手法,默默地記下來,收工後才能悄悄地練習。憑著勤奮好學,沒幾年梁先生終於掌握了製衣基本的技術,初出茅廬就在業界小有名氣。

我好奇地問梁先生:“爲了擁有一家自己的裁縫店,當初你定了幾年的計畫呢?”,梁先生卻說:“其實開一家裁縫店的成本並不是很高,只需要一個房間,一台衣車,一把剪刀和一把尺子就足夠讓裁縫店運營起來。所以我從沒有計劃過具體的時間,只是不斷努力,後來順其自然地有了自己的店。”環顧梁先生的店鋪,發現的確如他所說的那樣,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製衣工具外,就是掛在衣架上剛剛做好的衣服,似乎並不複雜。而在這簡單的陳設後面,卻隱藏著製衣人的酸甜苦辣。

那時候,澳門居民到裁縫店裡定制的衣服有很多種,如洋服、時裝、旗袍、唐裝、車衣(貴族家族的僕人穿的制服)等等,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其中以西服定制為主。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衣還沒有取代手工縫製的衣著,百貨公司是沒有服裝櫃檯的。人們想穿新衣服,都要去裁縫店裡,自己選布,請裁縫師傅量身定製。梁先生回憶說“當年市道好,生意絡繹不絕,高峰時期店裡請了9名師傅,每日可製造5套西裝。來澳門打工的人每到逢年過節回家時,大包小包帶得最多的也是在澳門裁縫店定制的服裝,不像後來只能帶手信。”

梁喜華先生有一段引以自豪的珍貴回憶。廣東著名的南音藝術家紅線女,當年每次來澳門演出時,都會特意登門拜訪,請梁先生為她縫製演出戲服。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澳門的經濟結構不斷發生變化,博彩業迅猛發展,包括製衣業在內的不少行業逐漸進入低迷狀態,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變少。大部分工友生活困難,他們希望提高自己的待遇,改善生活狀況。爲了幫助工友們解決就業和生活問題,梁先生加入了澳門疋頭服裝工會,一干就是40多年。

在工會,梁先生的主要工作是為工友們爭取合適的勞動待遇,這項工作聽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非常不容易。當時的裁縫鋪是分散開的,必須走街串巷,一家一家地去跟老闆談判,不但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需要很好的耐性。梁先生是現任澳門服裝工會的副會長,這40多年間他四處奔波,不懈努力,想方設法地為工友謀福利。

雖然工會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但行業的萎縮不能不令人擔憂。“以前工會裡有700-800名的工友,現在只剩300來人了。過去30年裏,幾乎沒有一個年輕人選擇裁縫這個行業,現在澳門的裁縫業已經出現了斷層。來裁縫店定制衣服的人很少,工作量少得可憐,即使有新人跟我學習,我也沒有足夠的工作提供給他練習。”為繼續維持工會發展,工會開始聯合成衣店、製衣工廠等一些與服裝相關的行業,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但仍然無法逆轉裁縫業的萎縮趨勢。

不管行業如何變化,梁先生依然堅持經營著自己的裁縫店,他始終相信,“靠自己的手藝,是不會餓肚子的。”經過常年累月的工作實踐和經驗積累,梁先生的縫製技術在圈內得到一致的認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滿足於現狀,總想走出一條新路來。梁先生認真地對我們說:“澳門城市很小,現在的澳門人並不是很熱衷於定制衣服,行業要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推陳出新。”他不但這麼說,也在努力這麼做。2013年,梁先生和他的工友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辦了一場手工縫製服裝的T台秀。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澳門60年來唯一的一次以本土裁縫師手工縫製服裝為主題的服裝秀。精彩紛呈的表演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手工縫製服裝的魅力。

梁先生的努力已經出現好效果。最近幾年,在一年一度舉辦澳門音樂節、澳門藝術節、澳門回歸慶典等重要的文化活動期間,各種表演服裝的製作、修改和維護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務,政府有關部門常常特邀梁先生和他的工友來完成相關的工作。我們非常幸運,採訪梁先生的那天正好趕上澳門音樂節,當天下午,梁先生特意邀請我們去參觀正在文化中心上映的歌劇《諾瑪爾》的服裝修改工作室,還為我們展示了他親自修改過的好幾套服裝。穿梭在一排排華麗的服飾之間,梁先生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他對這個行業的堅守和執著讓人肅然起敬。

採訪結束,我們正準備離開,梁喜華先生特地將兩把非常漂亮的扇子作為禮物送給我倆,這使我們有點受寵若驚。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根植在澳門人內心深處的平和善良,也默默地祝願澳門的裁縫和製衣業能夠在產業結構調整、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進程中獲得新生。

(作者是澳門城市大學2014級文化產業管理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梁先生行業工友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工友艺苑
梁漱溟演讲收费
工友艺苑
工友艺苑
行业绘本
女子离婚后发现前夫隐瞒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