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实证研究
2015-11-24张丽英
□张丽英
一、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量合格技术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又快又好地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职业院校教学计划中,学生顶岗实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学生三年学习中,应有半年时间要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1]。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确保毕业生质量的重要举措,所以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各方面必须各尽所能,密切协作,才能落实好这项系统工程。
从中山市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调查情况来看,各相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总体情况较好。然而也存在许多问题,不同学校间情况差异很大,良莠不齐。其实,决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因素却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顶岗实习成本及补偿问题。之所以说这个问题重要,是因为它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各方面的积极性,后果将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设计及问卷说明
(一)研究方法设计
调查研究采用座谈访问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访谈分三部分进行:对企业的访谈,主要了解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愿望,顶岗实习成本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访谈,主要了解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计划,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政策的理解以及实习成本补偿机制的建立;对学生的访谈,主要了解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学校和企业对实习成本的补偿问题。网络问卷分为学校、学生和企业版三大部分。问卷内容基本涉及到顶岗实习的成本分担构成、补偿机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等。主要包括: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政府在学生顶岗实习时的介入情况;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学生对改进实习的建议。围绕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调查设计了三种问卷共53个小题。
调查样本主要为中山市10所职业院校2011届1125名学生,10所学校相关管理人员,57家企业的总经理、财务总监和相关管理人员等。
采取的是随机抽样、方便抽样与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从2014年5月开始,通过直接发放,E-mail、QQ寄发以及协作单位协助发放等方式,向样本学生、学校和企业发放问卷。
(二)问卷说明
在2013年6月拟出问卷的大纲和草稿后,首先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学生和数家企业的高管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征求意见,并进行试填。也参考了以往的研究工作,于2013年8月份完成问卷初稿。之后就问卷设计征求了职业教育有关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试填以及10余次修改,于2014年5月定稿。
调查问卷回收后,由专人负责整理、录入、复核。截止2014年8月底,最终确定有效问卷,共收回学生问卷1125份,企业问卷57份,学校问卷10份。
三、问卷调查的基本数据分析与结论
(一)学生顶岗实习成本情况及分析
对1125份有效学生问卷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成本主要包括:餐饮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实习费。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期间学生餐饮费自理和部分自理的占74%;而交通费自理的高达81%。这说明在这两方面实习生是有成本支出的。
1.餐饮费成本。表2具体给出了实习期间学生的餐饮费支出,可以看出七成以上的学生是有餐饮成本支出的,无论按月还是按整个实习期间统计,成本支出曾离散分布,不太居中,但也可以看出每月600元以下的占88%,如果按整个实习期间统计3000以下的占88%,根据调查表我们也可以大致计算出人均餐饮费支出,按月计算大约是每月250元;按实习期间计算大约是1300元。
2.交通费成本。表3具体给出了实习期间学生的交通费支出,可以看出有近六成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有交通费成本支出。调查分析表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交通费支出呈居中趋势,按月统计大部分(占85%)在100元/月以内,如果按整个实习期间统计大部分(82%)在500元以下。根据调查表也可以大致计算出人均交通费支出,按月计算大约是55元/月;按实习期间计算大约是350元。
3.住宿费成本。表4具体给出了实习期间学生的住宿费支出,可以看出有34%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有住宿费成本支出。调查分析表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住宿费支出呈居中趋势,按月统计大部分(占85%)在100元/月以内,如果按整个实习期间统计大部分(84%)在500以下。根据调查表我们也可以大致计算出人均住宿费支出,按月计算大约是60元/月;按实习期间计算大约是240元。
表1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餐饮方式及交通方式调查
表2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餐饮费成本调查
表3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交通费支出调查表
表4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住宿费支出调查表
4.实习费成本。表5具体给出了实习期间学生交纳实习费支出,可以看出有6%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有实习费成本支出,94%的实习生不用交纳实习费。调查分析表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费,因实习单位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别,呈离散分布,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很大。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不用交纳实习费,为了进行完整的成本统计分析,我们还是计算出人均实习费成本,按月计算大约是20元/月;按实习期间计算大约是120元。
5.学生顶岗实习总成本。综合上述四项成本支出,可列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人均成本总表: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成本支出的大致情况,可见在实习期间学生是有一定实习成本的,这些成本无疑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甚至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计划,研究和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二)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成本情况及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技能的重要举措,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调查显示,由学校出面为其联系实习企业的学生数占66.7%,说明学校还是比较支持学生顶岗实习的。当然,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要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就是说学校也要有成本投入。
调查显示,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顶岗实习学生补贴成本、与实习企业的联络成本及其他成本等。
1.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隐去学校全称)。表7结果显示,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主要由四项构成:交通费、住宿费、出差补贴和他补贴。统计数据表明,几项合计起来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平均成本是1371.3元/月/人,最高成本(2200)与最低成本(200)差别很大。
表8是受访学校给出的按生均计算的派出实习指导教师成本,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成本的差异也很大。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在派出实习指导教师上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不同学校的成本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成本投入的多少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尚需思考和研究。
表5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交纳实习费调查表
表6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人均成本总表
表7 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调查表(按实习指导教师计算)
表8 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调查表(按生均计算)
2.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补贴成本。调查表明,学校对顶岗实习生的补贴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具费、材料费、电话费、交通费、保险费、培训费和奖励费等。不同学校补贴内容和成本各有侧重,不尽相同。
3.学校对顶岗实习生成本实际支出在调查前两项成本的基础上,综合其他成本得出学生实习学校成本实际支出情况。从表9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实习是有成本支出的,由于学校的情况各异,成本大小差别很大,按每月每个学生平均成本计算最大成本支出(300元)与最小成本支出(10元)相差30倍,这进一步反映了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成本上,认识不统一,机制不健全,操作没有统一标准。更主要的是,所有受访学校的实际成本支出都没有达到预算支出,最低者实际成本支出只占预算的10%,而平均实际成本支出只占预算的42.7%。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成本支出上明显不足,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和统筹,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方案,同时做出具体科学的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方案,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实习生的权益。另外,国家和政府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费是有很大投入的,学校方面要合理使用这笔经费,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情况及分析
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生活补贴(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实习工资、保险、操作成本、培训费以及建立实习基地等。综合上述成本支出情况,统计归纳出企业接收实习生实际总成本情况。
从调查57家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合作企业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平均成本是1550元/月/人,与预算成本平均1520元/月/人相差无几,这表明了在学生顶岗实习中企业基本上能履行实习计划,多数企业成本支出比较合理,能考虑到实习生的基本利益,比如支付工资、购买保险等。但这只是一个平均结果,实际上不同企业相差甚远,仅以实习工资为例便可看出端倪。
从表11企业为实习生支付工资统计表可以看出,企业为实习生支付实习工资有很大差异,少数企业(占2%)没有支付实习生工资,在支付工资的企业中,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十倍以上。另外,教育部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经费可从学校学费中列支,不得向学生另行收费。免除学费的中职学生可从免学费补助资金中列支。中职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支付投保经费的,企业支付的实习责任保险费据实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2]。可调查显示仍有8.8%的企业没有按规定给学生购买保险。这说明了在企业成本这一块,还需规范,政府及学校在其中要进行协调,要达成一定的共识,保证实习质量和学生权益。虽然在学生顶岗实习中,企业付出了一定成本,但从另一角度看,企业同时又是受益者,因为顶岗实习中学生是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尤其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实习生的作用更大。其实,企业有义务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在这方面企业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表9 学校对学生实习成本实际支出表
表10 企业接收实习生实际总成本统计表
表11 企业为实习生支付工资统计表
四、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成本与补偿机制的对策思考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中山市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成本与补偿机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就是国家、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分摊顶岗实习成本,国家、学校和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成本给予适当补偿。但这只是一个雏形,许多方面还不尽完善,完整科学的机制尚在探索和形成过程中,这一过程需要各方的密切协作和配合,才能取得令各方都满意的成果。
(一)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必须深入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问题,健全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调查显示:仍有相当一部分(约占37%)的实习生对顶岗实习不甚满意,这说明了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还有很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加强校企合作,选择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当然,长期的合作关系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基础上,企业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和资源,而学校也要为提供科研、智力支持,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人才。也就是说,学校要开门办学,走进企业,真正了解企业需求,寻找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拓宽双方持续合作的路径和空间。要真正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除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外,高职院校应主动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共同点,并付诸实施,以激活企业校企合作[3]。瞄准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校企合作新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良好的校企合作,不仅是双赢的,还是多赢的,在这样的局面下,可以降低顶岗实习成本,激励企业投入,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实习补偿,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二)在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中,发挥职业院校管理的作用
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学校与实习单位合作成立顶岗实习管理组织,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实习计划包括:实习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目的)、各实习环节(或类型)、课题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学校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主体,学校要设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机构,院(校)长是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制定实习计划和方案、参与实习生的管理和评价,又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向企业和学生传达解释国家政府的相关精神,传递企业与学生的需求,使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这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职业院校要派出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的师傅结成同盟,更新指导方式,增强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和实教性,更好地发挥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指导和评估的作用。
学校应积极联系优秀企业,使学生尽量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企业实习,并完善教师现场指导制度。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72.10%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中,只有10人或以下的同学和他在同一个单位实习,而在实习过程中,有36.1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学校的老师到现场提供实习指导。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企业和岗位选择得当,有利于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应更加关注所属地区的经济情况,积极挖掘可以合作的企业资源,精心选择顶岗岗位,拓宽合作企业的思路,找准学校和企业利益的落脚点,同时,还需完善教师现场指导制度,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优势,构建教师现场指导新平台,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聊天软件,以视频聊天等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零距离沟通指导。安排学生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企业实习,以及完善教师现场指导制度,不仅利于管理,能提高实习质量,而且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实习成本。当然,作为办学单主体,学校必须按照有关政策加大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实习生合理的补偿。
(三)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职业院校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毫无疑问,企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企业也有义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优秀企业的必要素质。接收职业院校实习生,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及实习环境,就是企业的社会担当。据调查:学生实习期间完全有保障40%、基本有保障56%,实习单位为学生买工伤保险28%、意外伤害保险12%、医疗保险17%、不清楚的41%,这些说明对待实习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积极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实习生的计划,制作成本预算方案,加大实习成本投入,尽量解决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的实习成本给予合理的补偿。教育部在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向顶岗实习学生按工作量或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财政部门对学生实习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实习报酬的形式、内容和标准应当通过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进行约定。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和实习报酬提成。”
从长远看,企业的投入是有回报的,一是顶岗实习生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抵消企业的部分成本;二是可以培养和选择一部分优秀毕业生成为本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发展引进人才;三是积累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软环境增强软实力。
(四)当地政府要提高实习成本负担的财税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应更加重视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通过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引导企业更好地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当然,政府可以发挥更大的行政功能,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因素,使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更加完善。诸如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
目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出台大学生实习与见习、就业与创业的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财政优惠、财政贴息等财税优惠政策。广东省率先出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 (草案)》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收学生实习,具体比例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确定。除此之外的企业,政府将采取扶持和奖励的方式,鼓励接收学生实习见习。这个条例(草案)还对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见习基地等作了详细规定[5]。2012年5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保障实习学生权益、落实学生实习经费、落实企业资助、继续加大企业行业和学校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这些都为学生实习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顶岗实习是一项综合工程,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被当地的企业所聘用,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满活力的劳动力,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政府更应重视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作用,通过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引导企业更好地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和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无缝对接”,减少就业后二次培训带来新的成本。
顶岗实习是培养合格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重要举措,关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所以,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都必须予以重视,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质顶岗实习环境。当然,优质的顶岗实习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学生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研究表明,中山市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补偿机制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
[1]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Z].2009-02-20.
[2]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Z].2012-01-04.
[3]张雪黎.探讨建立高职院校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J].管理观察,2012(1):122-123.
[4]欧阳河,吴建新.以学生成长为目标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基于《职业教育法》重新修订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13-17.
[5]何耀明.论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的财税政策支持[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