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种植模式下有机肥对稻田养分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5-11-24林亚芬邬晓君梁文勇
黄 涛,江 伟,林亚芬,邬晓君,梁文勇
(1.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浙江奉化 315500;2.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奉化 315500)
有机种植模式下有机肥对稻田养分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 涛1,2,江 伟1,林亚芬1,邬晓君1,梁文勇1
(1.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浙江奉化 315500;2.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奉化 315500)
绿肥-稻种植制度下,施用3.75 t·hm-2有机肥水稻产量最高,为7.989 t·hm-2,比不施肥产量提高10.5%。通过2年绿肥-稻定位试验,2013年试验后比2012年试验后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加0.12个单位,1.2,45.4,3.6和-10.2百分点,说明绿肥-稻种植可以缓解pH值下降,提高土壤养分(除速效钾外)。
有机种植;稻田养分;产量
文献著录格式:黄涛,江伟,林亚芬,等.有机种植模式下有机肥对稻田养分与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9): 1373-1374,14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907
奉化市大堰镇位于奉化市西南部(地理坐标29°30′N,121°18′E),全为山区,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 580~1 600 mm,年平均无霜期230 d,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为宁波水源保护地之一,禁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业落户生产,十分适合有机水稻种植[1]。该镇已形成生态有机农业基地366 hm2,其中生态有机稻米基地86.7 hm2,生态有机白茶基地100.0 hm2,高山蔬菜基地40.0 hm2,黄金芽茶基地33.3 hm2。目前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一个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另一个是土壤养分调控与施肥技术[2-4]。为此,进行2种不同种植制度(一季稻,绿肥-稻)及2年绿肥-稻种植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和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有机种植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和最佳的有机肥施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奉化市大堰镇西畈村进行,试验田土壤类型为渗育型水稻土,土种为砂性黄泥田。
试验采用广东金饭碗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制有机肥(有机质≥30%,氮磷钾总量≥4%,有效活菌数≥2 000万·g-1)为基肥,追肥采用同一公司生产的液体有机肥绿色扬康。2年的参试水稻品种均为中浙优1号。
1.2 处理设计
试验为大区试验,面积133 m2,不设重复。处理间用小田埂间隔并用薄膜包裹。2012年设2个试验:试验1,前茬为冬闲田,设置4个基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1.5,3.0和4.5 t·hm-2;试验2,前茬为紫云英,全部还田,也设置4个基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3.75,5.25和6.75 t·hm-2。2013年在2012年的试验2地块上重复同样的试验处理。
各处理用种量11.25 kg·hm-2。人工移栽,插种规格均为23.3 cm×20.0 cm。基肥于翻耕后施入,用量按试验设计。追肥分2次施入,分别于拔节期和灌浆期施用,各处理用量相同。各处理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严格按照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冬闲田-稻种植制度下(试验1),不同基肥用量对有效穗数的形成有明显作用,随着基肥用量增加,有效穗数随之增加,并对穗粒数的形成也有明显作用;施基肥的3个处理明显比不施基肥的处理1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实率也有明显提高,千粒重也比不施基肥的处理高;产量以处理4最高,为7.275 t·hm-2,比不施基肥(处理1)增8.8%。在绿肥-稻种植制度下,处理2有效穗数最多,每穗实粒数最高,产量也是4个处理中最高的,为7.989 t·hm-2,比处理1增10.5%;处理4基肥用量最高,但有效穗数最少,成穗率低,说明无效分蘖多,加之实粒数也不高,影响了产量。
表1 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相比冬闲田-稻种植制度,绿肥-稻种植制度下水稻产量明显提高,并且能节省有机肥施用量。以上说明生产有机稻米,可种植绿肥养田以提高水稻产量。
2.2 对稻田肥力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冬闲田-稻种植制度下,试验后比试验前土壤的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平均提高0.4个单位,7.0%, -21.3%,11.0%和-52.1%;在绿肥-稻种植制度下,试验后比试验前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平均提高0.5个单位, 9.8%,-17.8%,33.6%和-43.4%。说明相比冬闲田-稻种植制度,绿肥-稻种植制度可提高土壤养分或缓解土壤养分下降。
表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稻田肥力的影响
从表2还可以看出,在绿肥-稻种植制度下, 2013年试验后比2012年试验后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加0.12个单位,1.2,45.4,3.6和-10.2百分点。说明绿肥-稻种植制度可以缓解pH值下降,提高土壤养分(除速效钾外)。
3 小结与讨论
绿肥-稻种植制度与冬闲田-稻种植制度比较,水稻产量增加8.4%;绿肥-稻种植制度下,紫云英全部还田,再施基肥精制有机肥3.75 t·hm-2,水稻产量最高,为7.989 t·hm-2,比不施基肥产量提高10.5%。
绿肥-稻种植制度比冬闲田-稻种植制度可提高土壤养分或缓解土壤养分下降;相比2012年绿肥-稻种植制度试验后土壤养分,连续2年绿肥-稻种植制度后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比第1年平均增加0.12个单位,1.2, 45.4,3.6和-10.2百分点,连续进行绿肥-稻种植可以缓解pH值下降,提高土壤养分(除速效钾外)。
[1] 曾斌.奉化市大堰镇高山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310-312.
[2] 周江明.不同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815-1817.
[3] 徐祖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对水稻、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5):485-489.
[4] 王延军.有机农场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及生态肥对土壤养分的调控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09-1373-02
2015-07-18
黄 涛(1985-),男,浙江奉化人,农艺师,主要从事食品检测和土壤肥料开发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研究推广工作。E-mail:htlo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