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当代非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力作

2015-11-24刘艳

财经问题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凯恩斯非主流学派

刘艳

张凤林教授主持撰写的《后凯恩斯经济学新进展追踪评析》一书(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出版),系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热衷于追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氛围中,此书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作者秉承“兼容并蓄”的治学态度,试图打破盲目崇拜西方主流思想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偏颇倾向,着力展开了对于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该书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追踪、梳理了后凯恩斯经济学者近年来在若干重要领域的主要学术理论进展,包括方法论思想的演进、新消费理论的建构、分配理论与货币理论的新发展、国际经济研究的新思想以及转轨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等等。与此同时,作者采用历史的、比较分析的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这些学术新进展与当代其他经济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后凯恩斯经济学发展演进的思想轨迹、精神实质及其对于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意义,并探讨了后凯恩斯经济理论及其政策观点对于中国经济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实践的启示与借鉴价值。可以说,本书是近年来国内少见的关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力作之一,特别是在有关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纵观全书,主要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文献基础厚重,资料翔实。本书严格说来属于思想史研究范畴,而思想史研究工作质量的高低将依文献基础的厚重程度。本书作者占有并研读了丰富的后凯恩斯经济学文献资料,其中不仅涉及以往的经典文献,更包括了近年来各种学术风格不同、研究范围广泛的新文献,从《后凯恩斯经济学杂志》、《剑桥经济学杂志》等英、美数种专业学术期刊文章到数十种学术著作,总计达三百余种原文文献。这显示了作者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同时也为本项研究的高学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理论挖掘较深,分析透辟。思想史研究不仅要“源于”原始文献,同时也要“高于”原始文献,即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梳理与加工提炼,使原始资料从“散在的”状态转变成“有条理”的思想脉络。本书在这方面也下了较大功夫,作者透过错综繁杂、其内部充满观点分歧的后凯恩斯学者的文献,一方面,努力挖掘其共同的思想与方法论基础,按照较为有机的逻辑层次概括出其近年来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并阐明这种新成果与早期学者贡献之间的历史承继与逻辑演进关系;另一方面,又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比较分析,不仅阐述了后凯恩斯学派与当代凯恩斯正统派、新古典主流派等的学术分歧与联系,而且也厘清了后凯恩斯学者内部的一些纷争线索。从而比较清晰地阐明了后凯恩斯学派理论成就的重要性以及某些局限性,论证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凯恩斯主义学派在当代经济学界所处的地位。

第三,作者观点鲜明,针砭时弊。作者认为,不同学派的经济理论之间本质上是一种补充关系,它们对于理解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只有注重研究各派不同学者的多方面成果,才能完整准确地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全貌,并吸收和借鉴其思想精华为我所用。但国内近年来在相当一部分学者却存在着一种片面追捧西方主流经济学、几近忽视非主流经济学的不良倾向,似乎经济学就是新古典范式,甚至直接将其等同于以数理模型或计量分析等形式表现的所谓“正规化”,而忘记了经济学本真在于思想内涵这一简单道理。作者在本书序言中对这种不正确的倾向从思想史和认识论等不同层面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与批评,明确指出:只有坚持兼容并蓄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西方不同学派的经济思想,特别是加强对非主流经济思想的研究,纠正在经济学研究“正规化”问题上的简单肤浅观念,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经济学水平的提升与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成功。

(责任编辑:杨全山)

猜你喜欢

凯恩斯非主流学派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
“非主流”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演变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