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11-23李万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庄公于勒思维能力

李万林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围绕应试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留“盲点”地把书本知识讲深讲透,然后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和结论,甚至不问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新《课标》把“发展思维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总目标中,提到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可见,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阅读教学的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留有思考的空间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阅读水平安排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真正有想象、思考的空间。

《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情节波澜曲折,构思巧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以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态度变化,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安排了改写和续写训练,部分同学从菲利普的角度写“我的弟弟于勒”, 部分同学从于勒的角度写“这些年我的经历”, 部分同学从船长的角度写“我眼中的于勒”,部分同学写“于勒发财以后”,部分同学写“菲利普一家旅游归来以后”。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亲身体验,展开思考,充分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有力地证明了“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重要性。

二、鼓励独特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阅读体验都存在差异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不要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学生无须深入思考就可作出正确回答,有时也能猜对。阅读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指导阅读实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根据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即需要从几个侧面解释或多种解释的问题。发散性问题的回答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要积极投入,读有所悟,老师就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引导。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自由、轻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勇于质疑,提出合理的个性化见解。

教学《曹刿论战》时,我在学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问:“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庄公真的鄙吗?”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不同的感悟和体验。有的说:“庄公重视人才,启用曹刿,以国事为重,没有等级观念。”有的说:“庄公面对强大很多的齐国军队入侵,他没有消极投降,而是迎难而上,勇于抵御外敌入侵。”有的说:“庄公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条件,这说明他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这才是鲁国取胜的基础。”有的说:“庄公任人唯贤,曹刿能被任用,说明庄公是个明君。”有的说:“庄公能分析别人的建议,善于接受正确的意见。”有的说:“庄公能向曹刿这个武士请教取胜原因,说明他善于总结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能根据自我感受实话实说,乃是求异思维的结晶,值得珍视。

三、体现发展的层次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区域是多维的、多层的、也是动态的。阅读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认知个体,根据个体差异性,注重分层备教,准确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制定多层次教学目标,启发点拨,引导阅读实践向多层次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同层次目标的教学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教学过程既要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又要让那些优秀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在讲解完《记承天寺夜游》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感受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部分同学认为苏轼此时被贬到黄州,没有被繁忙的政务和官场的交际所羁绊,有闲适的心情来欣赏当晚的美景,心态是闲适的。对此,我加以肯定,因为古代好多失意官员都会让自己变为清闲的文人,才能像陶渊明一样“悠然见南山”。到此,我下结论说苏轼这样的大文豪甘于被贬,有的同学不认可我的观点了,认为苏轼如果真是闲人,为什么还要去寻张怀民,他在政务上应该是个闲人,其实他的内心并没有清闲,可能对自己被贬几年的生活无法释怀,可惜以前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现在张怀民又被贬到这里,和自己有同样的遭遇,有了可以诉说的对象,可以互相安慰。这样的理解也符合当时苏轼的心境。此时,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化了,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感受。这一深层次的认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互动、攀爬,慢慢体会到阅读要将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同时还要加入亲身体验,注意从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蕴含的道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四、呵护思维的火花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常用形式,它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增强个体阅读实践,让学生运用推测、想象、猜想拓展思路,打破思维的定势。在教学中,应不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养成自觉阅读、自主探求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精神。

在七年级下册《黔之驴》一文的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课文中的驴能否避免悲剧的发生?这一道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有的学生认为驴是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的,因为文中的虎不仅有吃驴的实力,而且有不吃到驴不罢休的坚持不懈的恒心。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在老虎第一次逃跑的时候,驴赶快去寻找主人,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超出我们老师的想象,如果不给他们思考的机会,必将扼杀他们的创新思维。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新问题,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新颖性等思维品质。

总之,语文学科以其综合性、实践性及其人文内涵,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了平台,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教学应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在充分阅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亲身体验、深刻思考,表达出自我见解,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思维解决问题,发现问题。

猜你喜欢

庄公于勒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秘诀胜齐国
培养思维能力
郑庄公形象讨论
掘地见母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其实“庄公”也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