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的发展善于“无中生有”

2015-11-23刘贤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惠普重庆产品

刘贤

就重庆经济发展的路径和逻辑,《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重庆市人大副主任杨庆育。自上世纪90年代起,杨庆育先后在重庆市政府政策研究室、计划委员会等部门工作,2006年至2013年期间,他担任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参与了该市很多经济政策的制定。他认为,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抓住了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创新驱动这三条主线。

“重庆也有经济下行的压力”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上半年,重庆市以11%的GDP增速领跑全国。你怎么看这个增速?

杨庆育:我始终认为,中国保持了经济健康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资料图片) 杨庆育。图/CFP

在这个背景下,重庆不能独善其身,从2010年到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整个经济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增长速度一路向下,这个趋势非常明显。2010年重庆的增长速度是17.1%,2014年到了10.9%,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和去年持平。一方面大家看到这个速度是全国第一,但如果纵向比较,是一个明显的下行趋势,而且比国家的下行速度还要快。

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应该怎么去理解重庆面临的这种下行压力,关键在于11%是不是健康的,是不是可持续的,背后有什么因素在支撑着它。

中国新闻周刊:那你认为重庆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因素支撑?

杨庆育:我认为,重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因素在支撑。比如中央的支持、全国各省市的帮助等,但关键有三点: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和创新驱动。这也应该是重庆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应该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一般人认为改革是出一些政策,出一些方案。我认为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出台一些重大的改革方案,比如重庆的城乡统筹改革;二是应该用改革的精神去推动实际的工作。

我举几个例,比如重庆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其资源禀赋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如果说对这两个地区不能做出这样的客观分析,而非常简单地要求他们一定要发展经济,这就违背了客观现实的规律。在2013年,孙政才书记主政重庆后,从资源禀赋、现实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确定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城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这就把以前同质化的区域发展,变为差异化的非恶性竞争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改革的体现。

又如,重庆以前电子信息产业很薄弱。重庆在研究了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然后又分析了惠普、宏基等这些整机企业在全球的运作历程,发现他们的整机厂几乎布局在中国沿海,但其零部件都分布在全世界各地,这是扁平式的布局。将全球各地的零部件集聚到沿海,又把大量的产成品源源不断地运离中国,这和改革开放之初的大进大出雷同。如果说把这种扁平式的生产力布局调整为垂直式的生产力布局,就可以把大进大出的物流费用节省下来,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按照这种思路,已经形成了具有重庆特色的电子信息产品基地。我们说服宏基和惠普等整机企业齐聚重庆。他们进入后,其代工企业如富士康也会随之进入重庆。整机企业和代工企业就会带动零部件企业蜂拥而至,到目前为止,共有接近千家的电子信息零部件企业,分布在西永微电子园区和重庆保税区周边方圆一百平方公里以内,半小时车程,物流非常便利。

吸引整机企业进入重庆的诀窍是什么呢?主要是考虑到加大本地的配套力度。我们分析了重庆的产业结构,认为有条件在整机厂进入的第一年实现本地配套10%,第二年30%,第三年70%,这对整机厂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这就将扁平式的生产力布局变为垂直式,重庆就“无中生有”地打造了一个千亿元的产业。

随后就考虑物流的问题,重庆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大多销往欧洲,怎样使物流成本降下来?我们与国家海关、商务部以及铁道部协商,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开通重庆经新疆阿拉山口到德国杜伊斯堡的杜塞尔多夫的直通线,并邀请沿途各国的海关在重庆开会,最终实现了多国联合通关。这样一来,就把物流的时间从沿海走向的四十余天缩短到十八天。

节约这二十多天有什么意义?电子产品需要很多流动资金,流动资金需要大量的银行贷款,银行的利息就是财务成本。重庆的渝新欧线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今年6月份,我去波兰参加了中波地方发展论坛,介绍了重庆的渝新欧线。第一开辟最早,第二运量最大,第三通达能力最强,第四返运的货物最多。到目前为止,一共运出了一百多亿美元的产品。

2013年,重庆开始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送货过去放空车回来,物流成本仍然很高。如果能把我们需要的欧洲产品运回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后来了解到,要运回欧洲产品,重庆必须要有相应的口岸。所以市政府到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去争取整车及相关商品口岸,把欧洲的产品运回来。这样实现了产品的双向流通,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改革精神的体现。

现在,重庆形成了三个交通枢纽,即航空枢纽、陆地的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以及长江上游的水运交通枢纽,三个国家的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这在中国的中西部,内地是唯一具有“三个三”的城市。

产业链要集成考虑。一个产品生产出来销售出去,必然产生结算,结算是在哪里呢?调查发现,都不在重庆,厂商都说中国有规定不能在内陆做结算业务。于是,重庆市政府就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汇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样,重庆首开先河,实现了在内陆进行商品出口外汇结算的试点。惠普第一年就有600多亿美元在重庆结算,到目前为止,每年有2000多亿到3000亿美元的结算。

第二个是全面开放。国家在1985年实现沿长江开放战略,但重庆开放的步伐受多方面条件制约很缓慢。这几年开放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我们利用外资从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1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在七年的时间,从60多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近千亿美元,增长速度相当惊人。目前在总额上已经位列全国第八。重庆的GDP是1.4万亿元,而进出口是6千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接近50%,2015年上半年已经超过50%。

作为一个内陆开放城市,重庆在开放上这几年做了些什么工作呢?我认为以前我们是研究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后来我们发现,做一个产品应该研究它的前端如原材料,以及后端的研发,即从一个产品上升到产业链。后来我们又发现,与某一个产品相关联的其他产品的集合的综合开发,就上升到了产业集群。现代化的工业已经不是一个产品产业链的概念,而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概念。

现在看来,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市场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中间的生产是相对简单的。我们以前关注中间的生产,不太关注两端,其实质就是没有考虑产业集群。我们的开放是指重庆域外的开放,不是仅仅指境外的开放。所以近几年,重庆非常注意与周边省份的协作与联合。同时重庆的企业也非常注意走出境外,这几年效果明显,例如重庆力帆汽车已经在俄罗斯、埃及、越南建设了自己的整车工厂。2015年上半年重庆企业走出去的投资达到8亿美元,是历史的最好水平。

第三个是创新驱动。重庆的投资率目前仍然很高,达到接近90%。沿海的投资率一般只有30%左右。但在重庆,投资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投资上,重庆比较重视创新驱动。这表现为在新引进企业时就注意研发必须要进来,生产销售及数据处理和结算都要进来,要把一个产业链全部引进来。比如说现在惠普的研发中心就放在西永,创新原点在这里。新产品就会在这里不断的涌现。重庆2014年全市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到2%,市委决定在“十三五”末要达到3%,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在投资的问题上怎么创新?资金来源怎么办?不能总是靠财政。重庆引入了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去年推出了1300亿元的项目,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了1千亿元的项目。

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说重庆在做电子信息产业,通过集群布局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个过程是发改委最先提出了一个方案,还是市里的领导有这么一个想法,然后让发改委具体实施?

杨庆育:发改委和经信委都在做这个工作,这是渐进的过程。做出了产业的分析后,就去找整机企业商谈,例如惠普问你那里有什么,我们说你需要什么我们就创造什么,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目前在西永又有一个微电园,旁边还有一个大学城,有二十几所大学,可以满足微电园对高级技术人员和各级技工的需要。园区建了大量的标准厂房。这叫什么呢?这就叫筑巢引凤。你必须要付出筑巢的成本,才可能引来凤。这样,我们说服了惠普,惠普一进来就形成了一种带动效应,其他整机企业也随之进来了。

“‘十三五重庆经济增速保守点是9%”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在重庆采访了一些专家,他们都提到,重庆的很多改革,有向上海学习的地方,特别提到奇帆市长是从上海过来的,这些工作,很多也和他有关。

杨庆育:我认为奇帆市长有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经历,根据我们分析,重庆比上海落后十年左右,现在差距在逐渐缩小。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很难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复制。奇帆市长到重庆已经有十二年了,已经融入到重庆。他在城市经营的理念上很超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他从改革开放的前沿带来了一种精神,带来了西部所不具备的东部的开放理念,这个财富非常宝贵。他不是简单地把浦东新区的经验复制到重庆,而是带来先进地区的开放理念,这些理念又武装了重庆人,就会带来极大的效应。所以我认为不是重庆复制了上海的经验,而是上海的经验武装了我们。比如说重庆的房产税和上海就完全不一样。在设计重庆房地产税时,就是从重庆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并非简单复制上海。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常说在长三角,江苏和浙江的GDP都比上海高,但是都认为上海是老大哥,因为上海站在高端。但是在云贵川渝,大家就不会认为重庆是老大哥。贵州的GDP没有重庆高,云南和我们差不多,四川的人均GDP比重庆低多了,但他们并不认为你是老大哥,因为你不像上海那样站得高。

有人说重庆过于重视GDP,在重庆这样的地方,不说GDP还是不行。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十三五”期间重庆经济发展,你有怎样的预期?

杨庆育:现在重庆的增速已经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位置上了,再往下降,到9%也是可能的。我认为“十三五”重庆的经济增速保守一点就是9%,也可能到10%,这也算高速度了。

猜你喜欢

惠普重庆产品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惠普CEO辞任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值得安利 ZUKZ2 Pro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