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案导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5-11-23王冬成
王冬成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倡导“学案导学”的模式,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借助学案导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利进行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学案是我们为学生自主学习精心准备的材料,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探究、创新。学案分为预习学案、复习学案、扩展学案,帮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重点学习知识难点,积极展开思维探究,发掘潜在的探究能力,及时反馈疑难信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精心设计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学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求我们围绕教材精心准备设计,通过学案的展示使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涵盖教材的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将导学、练习、作业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案中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究,深入学习。
比如,我在设计牛津英语七年级Unit 10《A game about signs》的学案时,分三步设计预习要求。第一步,借助工具给生词标音标,明白意思,学会朗读。第二步,能够用英语表达学过的标志。第三步,在预习的基础上,标注自己的疑难点。第四步,思考难点,有个初步的探究过程。此外,要借助学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思考的欲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去解决问题,收获自主学习的体验,促进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合作探究,讨论解决疑难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借助学案进行自学,在不断的认知过程中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疑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指导帮助,先引导学生尝试解题,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其自由思考,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主动去探究教材,接受新知。在学生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全班探讨的方法,开展有效地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表意见,吸取经验,收获方法,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巡视,鼓励学生针对难题,联想到具体的知识点,尽可能地互相启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突破点。此外,要积极开展合作探究,英语是一门基础类学科,要注重小组成员的分工,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的发展,形成一种推动式学习。、
三、注重精讲点拨,及时归纳总结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像难题没有解决、知识点不清楚、解题方法不正确等,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解决。一般,我会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是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参与,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很多情况下,对于同一个难点,有的小组已经解决了,但是其他组还在探讨,这时候,就可以让解决的小组充当指导的角色,给学生讲解,便于其理解,之后再做相应的补充说明。第二种是精讲,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考虑到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需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借助典型题目,针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一边引导学生跟随我们的思路,快速抓住解题方法,理清关系,层层分析,一边由我们讲的问题进行规律掌握,升华题目的内涵,由一道题目的解决上升到一类题目的破解,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此外,要通过对题目的讲解、知识点的回顾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梳理重要知识点,整合新旧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四、善于鼓励引导,加强当堂训练
初中英语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长期训练,考虑到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有限,我们要紧扣目标,加强课堂训练,限时限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教室里巡视,观察他们的答题速度、答题习惯以及正确率,便于之后的讲评。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之后,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然后就可以向其展示答案,根据情况开始讲评,告诉学生不要有爱注重正确错误,要明白自己的漏洞在那里,讲评时重点分析思考过程,让学生参考、纠正。
在课堂训练之后,我还会设计补偿练习,提供学生吸收内化巩固的时间。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围绕教材,精心设计学案,将内容逐层分化,具体体现在课堂训练中,很好地利用学生解体的漏洞和不足,引导其开放思路,拓展知识维度,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善于将错误转化为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学习网络中,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五、利用知识拓展,指导学生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学案和课堂有效拓展知识,积极指导学生应用英语。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会创新性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不断地理解、吸收、内化知识,超越教材的局限,拓展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运用。此外,在学生利用情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回想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在思考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出现过什么错误,根源在哪里,对知识进行发散式地延伸,促进更好地应用。
总之,“学案导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体现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精神,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