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

2015-11-23云成

卫星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载人关键技术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

编者按

为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9月29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发布。路线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十大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航天装备与航空装备共同成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航天装备主要指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等空间飞行器,以及相关地面设备等。航天装备水平是代表一国航天能力的核心标志,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需求

航天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卫星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2013年我国卫星应用产值超过1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000亿元,2025年近1万亿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发展先进航天装备,保障进入空间、探索和利用空间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二、目标

2020年,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三步走任务,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率达到60%以上,形成较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

2025年,建成高效、安全、适应性强的航天运输体系,布局合理、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长期稳定高效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具备行星际探测能力,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率达到80%,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发展重点

1.重点产品和重大航天工程

(1)运载火箭

完成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2016年实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2020年前后完成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研制,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2025年完成重型运载火箭地面试验验证,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2)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建设由卫星遥感系统、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天地一体化系统构成的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卫星遥感系统重点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三个卫星系列,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手段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能力。

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发展固定通信广播、移动通信广播和数据中继三个卫星系列,逐步覆盖全球主要地区,并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基础上,继续发射组网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3)空间宽带互联网

建设天基骨干传输网、天基移动宽带接入网和地面节点网,开发商用应用终端,形成网络互联、全球覆盖、宽带服务和移动保障的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宽带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等互联融合,形成我国自主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4)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

建设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形成轨道救援、故障修复、在轨装配与加工能力。

(5)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

推进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根据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2020年前后初步完成空间站建设;根据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工程计划,研制月球采样返回器,2020年前后实现月球取样返回。

开展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后续方案论证和工程实施。完成空间站建设,全面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和运行、维护、扩展技术。发展新一代部分可重复使用、低成本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提升载人进入太空和空间服务等核心能力,推进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商业化。

(6)深空探测

研制深空探测器、建立深空探测工程技术体系,以火星探测为重点,逐步实施小行星、木星系等探测任务,2021年实现火星着陆巡视探测。

2.关键技术

(1)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及重型运载火箭技术

突破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重型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大直径箭体结构研制、大型运载火箭试验验证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

(2)天地一体化系统及组网技术

发展天地一体化系统设计与集成、星座组网、卫星编队飞行、卫星载荷一体化、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无缝连接、大容量空间链路等关键技术。

(3)长寿命、高可靠、高定位精度先进卫星平台技术

突破高稳定、高定位精度、大承载和强敏捷遥感卫星平台技术,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先进通信广播卫星平台技术,发展先进敏捷平台、超静平台、下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公用平台、高可靠全电推平台等。

(4)高性能、新型有效载荷技术

发展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可靠的光学、微波、激光及综合探测等遥感有效载荷技术,高功率、大天线、多波束先进卫星通信有效载荷技术,高精度新型导航卫星载荷与自主定轨技术,以及深空探测先进载荷等其他新型有效载荷技术。

(5)载人航天及在轨维护与服务关键技术

突破航天员长期在轨健康生存和高效工作、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航天器部件在轨3D打印、空间智能机器人、人机协同空间设施建造与在轨维护服务等关键技术。

(6)深空探测关键技术

发展行星际轨道设计、深空测控通信、高精度自主导航与控制、高速再入小型返回器、高效能源与推进技术、行星探测特殊空间环境适应性与试验技术等深空探测关键技术。

3.应用示范工程

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并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

1)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预警、评估治理以及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提供及时、准确的空间信息服务。

2)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围绕重特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反应、综合评估和灾后重建等重大任务,开展典型灾害区域综合应用示范。

3)城镇化、区域及跨区域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开展新型城镇化布局、区域及主体功能区建设、“智慧城市”及“智慧交通”等卫星综合应用示范。

4)行业及大众应用示范工程。结合重点行业卫星应用需求以及大众应用需求,开展卫星应用示范和推广。

5)边远地区信息惠民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面向边远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普惠服务需求,开展通信、文化教育、医疗、位置服务等卫星综合应用示范。

4.战略支撑和保障

1)推进航天法制定,完善国家航天政策、数据政策和航天产品定价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卫星通信广播及商业卫星遥感等领域,支持发展基于自主卫星的终端产品及应用。

2)推进航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立适应航天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特点、设计制造协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集成体系。

3)实施航天自主可控工程,突破航天SoC/SiP、KW/ MW级高功率微波器部件及新型高功率太赫兹器件、高端MEMS器件等宇航级高可靠元器件,高性能碳纤维材料、(超)大规格铝合金材料、高性能聚合物纤维、变形高温合金等关键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提升航天产品自主保障能力。

4)建立“主承包商-子承包商-供应商”分工与供应链协作体系,建立开放协同的航天供应链与产业链。

云 成_摘编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载人关键技术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
载人火星何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