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日本侵华野心的膨胀

2015-11-23

大江南北 2015年9期
关键词:法西斯德国日本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日本侵华野心的膨胀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激烈震荡下,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尖锐地暴露出来,各国的革命运动出现新的高涨,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强化对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在英、美等国,垄断资产阶级企图实行经济改良政策来摆脱危机。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完全拋弃了资本主义仅有的一点民主形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大肆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成为最富掠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大行其道。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复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势力的膨胀,上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特别是20年代末的大危机,是国际法西斯主义势力得以崛起的重要条件。

“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一捆棍棒,象征暴力和强权。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政治思潮。法西斯政权是一种公开实行暴力统治的金融资本专政的形式,集中反映了金融寡头集团独裁统治的要求。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政权的出现,不是资产阶级政府的一般更迭现象,而是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形式演变为公开实行恐怖专政的独裁制国家形式的标志。法西斯政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反革命暴力政权。

法西斯主义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势力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头目墨索里尼自1914年主办《意大利人民报》以来,就大肆宣传民族沙文主义,鼓吹侵略战争,并于1919年3月正式组织“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党。在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支配下,意大利成为首先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的主角。在民族沙文主义的狂潮中,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1920年5月24日,意大利法西斯全国代表大会在米兰召开,确立了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宗旨、以暴力行动为方针的基本纲领。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发动兵变上台,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并逐渐与后起的德国法西斯勾结在一起。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根据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德国被迫交割出1/8的领土和1/12的人口,以及全部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并交付巨额赔款。但在英、美扶植下,德国的经济势力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力量的迅速膨胀和垄断资本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德国又重新加入了大国争霸的行列。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镇压革命,实现侵略扩张的野心,需要建立公开的法西斯专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及其控制的纳粹党便越来越博得垄断资产阶级的青睐。

希特勒早在1920年就建立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国社党或纳粹党)。1923年,他组织党徒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举行暴动,企图夺取政权。他极力宣扬反动的沙文主义、复仇主义、种族主义,疯狂反对苏联、反对共产主义,鼓吹一整套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主义。

希特勒于30年代初登上权力宝座成为德国国家总理。随后,他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和纵容下,自封为德国终身国家“元首”,非法解散国会,取消除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残酷迫害和屠杀一切进步人士和犹太人,积极扩军备战,把全国变成法西斯军营。他的全部对内对外政策都服务于发动侵略战争,图谋称霸世界。为了摆脱凡尔赛和约在军备上对德国的限制,希特勒政府于1933年6月提出废除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1933年10月,希特勒借口德国在军事上处于不平等地位,指责英、法、美把德国看成“次等民族”,宣布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3月,希特勒政府又发表声明,宣布不受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实施普遍义务兵役法,重建空军和一支50万人的军队,德国随即恢复了以往的军事实力,并加紧进一步的扩军备战,准备随时发动侵略战争。希特勒的上台,标志着最反动、最富有侵略性的法西斯专政在德国建立,标志着欧洲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当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在德国和意大利形成的时候,东方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成了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日本位于世界的东方,与中国、朝鲜相倚为邻。自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它的法西斯思想开始萌芽。1916年5月,日本法西斯思想家北一辉提出,日本应取代英国成为“亚洲的盟主”。同年10月,日本法西斯的另一个思想家大川周明也提出,日本应该成为“亚洲的领导者”。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北一辉提出要通过“国家改造”,即通过政变手段,建立天皇制独裁政权。大川周明则主张用“天皇归一”,即一切都绝对服从于天皇的忠君思想,建立以天皇为绝对权威的“国体意识”,统一国民的思想,使日本强大起来。后来,北一辉与大川周明的思想相互补充,构成了日本法西斯思想的雏形:用“天皇归一”的国体意识来统一国民思想,用“国家改造”来建立天皇制独裁政权,使日本尽快强大起来,以取代欧美列强,成为亚洲霸主。

1919年,北一辉、大川周明组织了日本第一个法西斯组织犹存社。两人积极在军队内进行活动。大川的活动重点,是在军部的幕僚将校。通过其活动,少壮派军官荒木贞夫、小矶国昭、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人,成立了法西斯组织二叶会,标志着军队内“幕僚革新派”的形成。在北一辉的煽动下,一部分基层军官转向法西斯,形成了“基层将校革新派”,认为,只有军队才能完成“国家改造”使命,使日本成为“亚洲盟主”。1930年,军队内最大的法西斯组织——樱会成立,并得到许多高级将领的支持,表明日本法西斯已经控制了军部,意味着日本法西斯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形成后,极力鼓吹战争,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日本国策。1926年4月,日本政府设立了国家总动员机关准备委员会。9月,陆军省成立了整备局,由法西斯骨干分子永田铁山、冈村宁次分任课长,负责制订总动员计划。出于总动员的资源需要,日本法西斯把中国“满蒙”地区列为侵略的第一个目标。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提供了良机。日本统治当局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在政治上实行法西斯独裁;在经济上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在军事上则连续发动侵略战争,企图以武力扩大势力范围。

法西斯统治的强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的对外侵略和扩张。日本帝国主义首先把罪恶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

变中国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国策。早在明治年间,日本军国主义就制订了对外侵略扩张的狂妄计划: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的“满蒙”(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本部”地区;第五期征服世界。这就是说,中国不仅是日本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而且侵略中国也是日本称霸世界的必经之路。

1927年4月,田中义一任日本内阁首相。6月27日~7月7日,田中义一在东京召集了有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官员、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以及有关驻华外交官参加的“东方会议”,决定了对中国的基本政策即“新大陆政策”。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区别中国“本土”和“满蒙”,坚决把中国东北从中国分裂出来,置于日本势力之下;(二)在当前中国不可能统一的情况下和各地的“稳健派”政权取得联系,极力挑动军阀分裂互斗,从中挑选走卒;(三)日本在华权益以及日侨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之虞时,根据需要采取坚决自卫的措施;(四)万一动乱(中国革命)波及“满蒙”,日本将立即采取措施保卫。7月25日,田中义一致函宫内大臣一木喜德,请他代将“帝国对于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密奏日本皇室。这就是所谓的“田中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露骨地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独吞中国、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规定了侵华的方针步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总纲领。

从1929年至1931年,日本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四次秘密侦察,以期制订侵略中国的作战方案。1931年6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制订了侵占中国东北的《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指定由参谋本部和关东军提出作战计划。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从国内运来了24厘米口径重型榴弹炮2门,安置在沈阳南满车站附近的日本独立守备队兵营内,确定和瞄准了攻击目标。

1931年7月,在中国长春市西北的万宝山,日本挑起了中国农民和朝鲜移民的水利纠纷,日本领事馆的警察开枪伤害中国农民多人。同时,在日方的煽动下,朝鲜国内发生了大规模的排华事件,一周内有109名华侨遇害,数千人受伤。日本政府乘机大造侵华舆论,加紧准备武装占领中国。

与此同时,日本参谋本部的军事间谍中村震太郎大尉及其随从4人,携带军用地图、测图仪器等,到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葛根庙一带探测地形,搜集军事情报,被东北屯垦军捕杀。日本侵略者便以此事件为借口,叫嚣要“以武力解决悬案”。他们一面调集大量军队到南满各车站,并调驻朝日军到中朝边境的新义州、会宁等地集结,一面唆使在中国东北的日侨在乡军人会采取行动,准备占领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也从9月14日起在沈阳北郊中国东北军的驻军营地附近举行夜间实弹演习,加紧进行侵华战争的准备。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一书〕

猜你喜欢

法西斯德国日本
永远很遥远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黄金时代》日本版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
庞德的一种东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