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 瓷上晕开的水墨画
2015-11-22撰文一朵
撰文>>>一朵
青花 瓷上晕开的水墨画
撰文>>>一朵
在景德镇,每一个程序都有专门的工匠,许多老师傅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制瓷,并且一辈子专攻一道工序。
在景德镇流传着许多关于釉料来源的传说,而青花料,也有着一段凄美的故事。
数百年前,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们还在用小巧的铁刀在瓷坯上刻花,既单调,又费工。有个叫赵小宝的工匠一直在琢磨着寻找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设想用笔在瓷坯上画花纹,但就是找不到。他的未婚妻廖青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帮他找,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合适的料石,然而她却不幸冻死在山上。赵小宝悲痛之余,用未婚妻找来的料石,研成粉末,调成颜料,在青白瓷上烧出了蓝色花纹。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执著的女子,人们便把这种白地蓝花的瓷器叫做“青花”,把描绘花纹的彩料叫做“青花料”。
类似的传说就好比是“野史”,无从考据,所以还需要靠谱的正史来补充一下。青花瓷,上承唐宋,下启明清,是以天然钴为着色剂,在泥坯上描绘花纹,再罩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属釉下彩瓷。虽然国内瓷器不乏粉彩、玲珑、刻花等名品,但青花却是其中最为人广泛熟知的一大名角儿,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为之惊艳,可以说是众多民众的“心头好”。
青花,大致都是蓝白,但是却不尽相同。明代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顶峰,发色变化尤为明显。明初永乐、宣德时期,青花料是进口的,还有个很文艺的名字,叫苏麻离青。苏麻离青色泽青翠浓重,因其高铁低锰的特点,烧成后会出现铁晶斑,即“铁锈斑痕”,是缺点也是特点,后世竞相仿造;明成化时期,进口料已用完,改用国产的平等青代替,平等青发色浅淡而呈灰蓝,色泽稳定,少有黑斑点,并且因为斗彩的出现而推动了淡描青花技法的发展;明后期嘉靖时期采用回青料,这时的青花瓷纯然一色,蓝中透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都不相同。同是青花,却有靛蓝、灰蓝、蓝紫等等不同的色调,要想从中区别出朝代,只能凭借经验了。
另外,青花的绘画技法也十分有趣。青花用的水料,不同于釉上彩的油料,本身是一种矿物质,没有粘性,与水调和容易沉淀,而泥坯吸水性强,料笔画上去,料水迅速被吸干,堆料厚则色深,料薄则色淡。“混水”也称“分水”,是青花绘画特有的技法。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制瓷工艺之繁多:“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所谓七十二道工序,包括采矿、淘洗、练泥、陈腐、拉坯、画坯、施釉、烧窑、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混水”便是画坯中的一种。
嘉靖《江西大志·陶书》记述了当时官窑青花彩绘的情况:“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为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这是迄今发现的文献资料中最早记述的“混水”。当时的青料有回青、石青,回青色散不收,石青色沉不亮。把两种性能不同的青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出中青和上青,分别用于设色与混水。
现代继承下来的传统混水,一般采用熟料(碾碎的青花料加开水煮熟),然后用茶叶水和煮好的青花料按比例调和,并且有专用的“混水笔”,因形状似鸡头,故俗名鸡头笔。鸡头笔笔肚大,蓄水多,笔锋与笔杆成90度,笔尖轻触坯体,用笔锋引着欲滴不滴的料水填满纹样,分水时不能停滞,更不能来回填补,利用水料流动的快慢和坯面吸附料水的多少而分出深浅浓淡。这种“分水”法的原理,类似水墨画的“墨分五色”,演变成的“料分五彩”,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一碗一色,有浓淡、轻重的层次变化,但是所谓的“深浅浓淡”,全凭经验。“分水”一般在勾好了的线内进行,以达到青花画面阴阳浓淡不同的色调表现效果。在景德镇,每一个程序都有专门的工匠,许多老师傅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制瓷,并且一辈子专攻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