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征兵是否可行?

2015-11-22朱江明

中外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驻港二战士兵

□ 朱江明

香港征兵是否可行?

□ 朱江明

近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内地应创造更多机会,吸纳香港青年参与国家建设,包括担任公务员及服兵役,培育他们对国家休戚与共的意识。

这其实是个颇为有趣的问题,尽管香港已经回归中国14年多,驻港部队中却没有一个香港本地居民。从1857年至1997年的140年间,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共计招募了至少15000名华人英军士兵,当时西方对于华人英兵的评价颇高。

不过从职位来看,早期驻港英军雇佣的华人士兵级别并不高,主要为杂役和水雷部队等二线战士。着装也与英国和印度士兵有所差异,最初香港华人英兵穿着丝绸军服,并且采取清代男性常用的对襟设计。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这些穿着很中式且不蓄须的华人士兵,看起来与传统的勇武善战感觉相差甚远。

真正让华人地位在香港英军中迅速提升是二战时期,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英国已经感觉到日本对香港的觊觎之心,决定加强当地防务并且大规模招募华人士兵,英国国会随后批核了扩招1000名华人英兵的预算。这些新增兵员被充实到工兵、炮兵和步兵中,其中步兵有全华人组成的“香港华人军团”。英军要求入伍华人必须身高超过170厘米,体重125磅,智力正常且通过体能考试。有趣的是当时香港华人军团的主要兵员并非来自香港本土或者广东,而是从山东一带招聘过来的。根据英国的殖民地管制经验,由同一人种但语言不通的人员组成的殖民地军队,忠诚度会相对高一些。除了华人英军之外,第一批华人警察也从山东招募。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香港很快失守,因此在香港防卫战中,华人士兵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战绩。沦陷之后,华人英兵纷纷加入在内地活动的英军服务团,那是英国特别行动处(SOE)直接领导下的敌后情报作战机构,负责搜集日军情报,组织游击战和营救香港的英军战俘。该部队的领导人赖廉士上校是前驻港英军军官,在战后更担任香港大学校长。英军服务团中的香港志愿连就是全部由香港华人组成的秘密部队,该部在印度接受包括跳伞、敌后破坏在内的特种作战训练,多次参与对日作战行动。1946年英国举行的二战胜利游行中,香港志愿连士兵组成的方队也曾经接受英国首相和国王的检阅,由此可见该部在二战中的表现不俗。

战后,港英政府开始持续招聘当地华人加入英军。由于二战中的英勇表现,驻港英军中华人的人数在高峰期一直保持在1500人的水平。当时驻港英军的总数不过1万人左右,华人被充分信赖。这些华人士兵参军后除了在香港本土训练之外,还会被派往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地,与当地英军共同进行丛林战训练。

与英国军人一样,华人的最长服役年限为22年,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则不受此条令限制,最长者在英国军队中服役了近30年。1960年代后,香港华人英兵争取到同工同酬的待遇,与英国本土士兵的薪酬基本一样。1991年,一名华人上士每月的薪水高达18000港元,普通士兵的收入也超过1万港元,这个待遇高出当时香港平均收入水平甚多,甚至高于香港警察。除了薪水之外,不错的退休福利和退役后的职业安排都非常吸引人。因此,当时很多香港年轻人将加入英军视为一条不错的出路。

从历史来看,香港本地青年并非没有当兵记录,也曾受过战争洗礼。即便在二战之后,香港华人英兵也曾参与过联合国维和部队、英阿马岛战役、波斯湾战争等军事行动。征集具有爱国热情且体能智力正常的香港青年入伍,并非没有现实基础,也是提高港人国家认同感不错的方法。

(摘自《读报参考》)

猜你喜欢

驻港二战士兵
英军士兵正在放飞Puma-LE无人机
义务劳动
士兵独白
驻港20年:岛屿之中,人心之上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古代士兵黥面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