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青藏腹地(五章)

2015-11-22甘肃藏族

散文诗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吐谷浑牛头腹地

甘肃 牧 风 [藏族]

在青藏腹地(五章)

甘肃 牧 风 [藏族]

甘南献词

这是千年的马帮驮来的风景。

在青藏腹地,我常常聆听到鹰族和羚群把黄河首曲的神韵踩动。可爱的甘南,在草原深处,雪域的钟声和阳光下的经幡把生命的琴弦拨响。

一个游牧的民族,偎依着篝火把根系在逐水草而居的地方。牧歌随飓风拔地而起,牦牛的骨魂敲响前行的号角。我万年敬仰的神骏,在这绿色的生命垒成的精神高地,箭镞一样射向远方。

草原永远是游子的故乡。

坐落在阿尼玛卿的骨穴里,独自倾听鹰鹫的喧啸和格桑爆绽的妙音。湖泊上的蝴蝶独独飘来,恰似倾诉草原的空旷和苍茫。

今夜雪封古道,我留恋的草原依水而寒。龙头琴狂放的流水之音,弥漫着雪域的古朴和沧桑。班玛的歌声是我精神的月光,秀美的帐篷和迎风玉立的马帮,在我流泪的模糊里迢迢远去了。

盐巴和酥油换来的是甘南草原的春天。面对晨光里青铜般滚动的黄河,以及远处神山上古寺的祈祷声,我打马驰过望眼欲穿的故乡……

牛头城怀古

俯身望去,大野里一片肃杀。

萧瑟的风时时袭来,一切生命的迹象都被迷茫的白雾覆盖,让我无法辨清牛头城的原貌。那片废墟在狂雪飞舞中越发显得沉寂而苍茫,甚至有点奇寒。吐谷浑垒土为城,饮血踏歌,身居高地,屯兵大野。每当梦里浮现牛头城凝重的身影,与城密不可分的故事便潮水般荡漾开来。

吐谷浑意外地从北方腹地撞入洮州大地,这些匆匆的身影在广袤的洮州艰难地扎根。我想那些暗魂可能还厮守着这片故土吧,不然,为何山坡上那毛桃树还迎雪挺立,依然保留着一种倔强的姿态。吐谷浑深埋内里的精神渗透在每个遗留的残垣断壁中,浸润在每片破瓦和残砖中。细细地咀嚼一番牛头城优美的传说,闻一闻古城废墟上弥漫着历史气息的烟云,也是一种惬意的寻踪。

虽然,时光已倏忽飞逝千年,与牛头城的对话却打破了时间隧道的束缚,短暂攀谈,仅仅是瞬间的交流,翻捡那些历史的残章断句,我感受到了这个谜一样的城带来的神秘启示。

当我在迷惘中远离故乡,雪已在黄昏里暗淡下来,留在牛头城遗址上的只有我深浅不一的脚印和被寒风吹皱的裸露背影,耳畔又传来我咏叹牛头城的诗句“苍凉之歌,嘹亮历史的记忆之门。谁是立定城堞的将士和马群,败北的军队,带伤的马匹,消失的箭镞,以及沉落的荣光?”其实牛头城已失去西晋吐谷浑雄居时的神采,遗留下来的也只是片片废墟和废墟上随意散落的瓦砾,以及破败城垣上时暗时明的洞眼,还有那一幕幕与城有关的古老传说。

远望洮州卫城

透过暮色,透过黄昏中飞动的狂雪,洮州卫城赫然裸露出古老的容颜。

明代洪武时期的烽烟,从沐英挥动的手指间暂次滑落,唯有江浙一带的古老裙裾和灵动的软语,如潺潺流水浸润了洮州这片神奇的高原和农牧融合的古道。

时光虽已老去,而记忆显得更加清晰,古朴而憨厚的洮农依旧在春风里笑谈祖先在沧桑中西迁的一片历史。

六百多年倏忽间就从历史的册页中轻轻地翻过,浑然一座古城还依稀留下当年明将征战的气势,古老的战事似一页页醒目的篇章,在后人的脑海里来回闪现,城垣上裸露的洞眼,似一双双将士深沉的眸光,缓慢地透过时光的遂道闪烁着。

在旺藏寺驻足

一扇虚掩的空门囚禁住一地春欲。

那清净之域钟鼓齐鸣,有天籁之音洞穿魂魄,营造着慈悲的境界。

一双双虔诚的脚步被渡入佛界,深入大悲咒悠扬而沉鸣的韵律中。我在尘世的声音越飘越远,一直蔓延到旺藏寺的周身。

忽有祈愿之声落入耳鼓,动人心魄,由远及近抵达众生。

数百年幽静的声音,透过时光之壁传递佛陀赐予的福祉。

白龙江深处的旺藏寺,在云朵里孕育着吉祥。

遥看寺院旁边的茨日那村,红色的记忆再次打开,一九三五年九月,迭部旺藏的民众在晨曦中送走毛润之厚重的背影。

孤寂的劳作

劳作,使我成为一汪苦水,在阳光的呵护下透出淡淡的清香。

劳作,用生命的全部,用心灵的撞击,以及火花的双足。

当一切病人膏盲的嘈杂之声停息,纯朴的民歌便亮起喉咙。

一种朴素的声音,民众为摆脱贫困的呼吸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浸入我的脑海,透过水墨未干的纸面。

一个劳作的群体,一个为生活而不断讴歌的群体,一双双期盼的目光等待福祉的雨露。一抔黄土、一滴汗水、一声吆喝,倾注了劳作的人们太多的梦想和劳动给予的幸福。

一种劳作,忘记了得失和名利。

一种劳作,忘记了喧闹和聒噪。

一种劳作,忘记了孤独和寂寞。

猜你喜欢

吐谷浑牛头腹地
徒步中国腹地,开启历史之旅
野生大熊猫的日常
先割牛头后砸瓮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鲜为人知的古代丝路 青藏高原丝绸之路
英藏敦煌藏文IOL Tib J 897号吐谷浑纳粮文书研究
吐谷浑史研究综述
老牛和老牛头
经过秋天的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