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一种人生的栖息
——试析三毛的流浪意识形成的原因
2015-11-22凌娟
■凌娟
流浪,一种人生的栖息
——试析三毛的流浪意识形成的原因
■凌娟
台湾女作家三毛,她的名字是和流浪并列的,然而在其生命的不同时期,流浪意识又是不一样的。荷西是三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从她的作品可以看出,有无荷西的陪伴,其作品呈现不同的风格。本文主要结合三毛的经历,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三毛流浪意识形成的原因。
在对生活现状不满的情况下,人们渴望摆脱现实,寻找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流浪意识。而流浪对于三毛来说,从一开始对现实的反抗,到后来的主动流浪,拓宽了她生命的幅度。三毛心甘情愿地在世界各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见识不同的人文风情,而不再是由于内心空虚或渴望远离喧嚣而被迫流浪。她在被动中找到了主动,因此流浪变成了一种成长、一种让三毛生命更为深刻的成长方式,那么影响三毛流浪意识形成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内因
1、本性追求自由
三毛将自由与生命等同起来,面对任何妨碍自由的东西,绝不妥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毛对待初恋的态度看出来:对待心仪的男生,勇敢去追求,她觉得爱就是爱了,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当最后由于双方不同的选择,两人不得不分手时,她果断选择离开,不愿意成为对方的束缚,同时,也避免了对方来束缚自己。敢爱敢恨的她,何尝不是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自在呢?
由于其自然而纯朴的特点,原始而荒凉的撒哈拉沙漠,成了她追求自由的精神圣地,心灵的故乡。三毛看见,生命在在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一样的欣欣向荣地滋长,这里,没有太多的现代都市文明的欲望。淳朴而善良的人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她认为,他们是幸福的。这正是三毛追求的自由生活,于是,这片沙漠就这样吸引了她。
当许多太太好心的告诫三毛一定要好好“管管”丈夫时,三毛笑着说:“不自由,毋宁死。”她认为荷西并不需要一个时时刻刻盯着他的“黄脸婆”。而且她认为,限制对方自由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自由也搭进去,她不去为难自己。荷西也并不认为三毛是自己的另一半。即使是婚后,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是一整片的,各自依然是属于自己的。正是双方都深深懂得对方对自由的态度,所以双方都给了对方足够的自由,同时也留给了自己足够的自由,让他们的婚姻始终平淡而牢固。当回到家中,父母对她的一切都要照顾,让三毛觉得无所适从,“回想起来,每一度的决心再离开父母,是因为对父母爱的忍耐,已到了极限。”就算是以爱之名也不能束缚了她追求自由的心。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出走,流浪。
2、对异族文化的热爱
全球五十多个国家都曾有过三毛的足迹,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她的,是神秘而丰富的异族文化。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也就造就了各自的文化差异。吸引着人们的,始终是与本身不同的东西。尤其是像三毛这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人,更是乐于获取新知。她的散文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无比壮阔的沙漠风光画卷,同时也向我们介绍了撒哈拉这一片处处充满生活气息的奇特的异族文化。若不是三毛,或许时至今日,在我们心中撒哈拉仍是一个遍布黄沙的不毛之地。而在三毛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淳朴善良的民族,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文化。
在中南美洲,三毛万水千山走遍,不看博物馆,不看历史,看——人,大街上闹市里,当地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穿着、吃喝、住宿、交通以及心态、信仰她都用心去看。在墨西哥,三毛可以为了到乡下找漂亮、便宜而又绝对乡土的“蹦裘”来穿,不惜坐车颠几百里去买。
若不是对异族文化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她又怎会一次又一次地踏过那些从未曾见过的土地,去发现,去流浪,去寻找不一样的他族风情呢。
3、自卑,逃避现实
三毛曾经说过,13岁到20岁之间是她最痛苦的时候。在北一女中念初二的她,酷爱小说,甚至连上课时间也将小说藏在裙子下面偷看。然而,数学成绩极不理想的她,总觉得数学老师极度不喜欢她。甚至毫无征兆地,当众羞辱了她:在她的眼睛周围用毛笔画了两个大圈,还意犹未尽地要求她绕操场走了一圈。数学课堂像噩梦一般缠绕着她,后来,她一看到教室里的课桌就晕倒了。在那个还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年纪,她的极度自尊转化为了自卑。从此,她将自己关闭起来,锁进了家里的小房间,拒绝与父母之外的一切交往,渴望去流浪。
(二)外因
1、父母开明
三毛是幸运的,她有两位开明而且足够尊重她的父母,就连三毛爱好拾荒这种行为,父母也足够理解她。就算在今天思想开明的父母中,能做到尊重孩子“拾荒”的父母也不多见。拾荒对于三毛来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原来的意义,而成为在大浪中淘宝的乐趣。也奠定了三毛今后将拾荒这一喜爱的事情做到了撒哈拉,布置出了一个美丽而又创意十足的家的基础。
在她遇到人生中的重大打击,封闭自己内心的时候,她有一个爱她并且有经济能力让她尝试不同方式来走出自闭的家庭。他们没有硬逼女儿继续完成学业,没有狠狠地痛骂女儿不争气。而是细心地在家进行辅导。母亲每次都耐心地把饭菜端到她的房间,陈嗣庆看到女儿对文学的热忱开始引导她看文学名著,发现女儿对画画感兴趣便送她去学画。这个开明的父亲,懂得尊重女儿的爱好,挖掘女儿的天赋,培养女儿的兴趣,并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正由于父母的开明,三毛才得以扭转乾坤,让命运的车轮沿着正确的轨道继续走下去。当荷西意外离世之时,陷入无边无际的痛苦中甚至想到轻生的三毛,又是父母的双手将她从痛苦的泥潭中解救出来。而此时的台北,总会令三毛触景伤情,于是决定再度离家远走。父母却是没有反对,默默替她收拾好了行李,没有说哪怕一句牵绊她的脚步的话。
2、几次重大感情受挫
三毛第一次出走,是与舒凡的初恋失败,不愿意继续待在台湾,于是选择了马德里,远走他乡,为的是不再有见到他的机会,留在台湾只怕无法忘记。
在三毛返台后任教于文化大学和政工干校时,她与一个45岁的温文尔雅的德国教师相遇在网球场,三毛的家人都很喜欢他,两人相爱了。这一次,三毛心甘情愿地答应了对方的求婚。婚前,两人一起去印名片,将名字排在一起,就在准备结婚的当晚,三毛的未婚夫因心脏病发作猝死在她怀里,婚礼变成了葬礼。17年后三毛回忆到:“那盒名片直到今天还没有去拿。”遭受重大打击的三毛,在朋友家中吞药自杀,幸运的是,死神并未降临。不久之后,三毛再次出走,去了西班牙,再遇荷西。然而,幸福之源再次成了痛苦之根。在与荷西过了六年的幸福婚姻生活后,深爱的人在他深爱的大海里永远地睡去了,从此三毛陷入了更深的痛苦里去了。她曾说“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这一次,在外漂泊久了的三毛终于决定跟随父母回到台湾家中,然而,这个避风港也只是暂时的,三毛的心再也无处安放,于是,她又踏上了旅途。
3、荷西的理解与陪伴
她说“其实,当初坚持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人是我,而不是荷西。后来长期留了下来,又是为了荷西,不是为了我。”荷西是三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从三毛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荷西是否陪伴影响着三毛作品的风格以及三毛的心境。那荷西究竟有多爱三毛呢?从三毛的文字中,我们知道荷西爱的是大海,而三毛偏偏恋上了沙漠。大海与沙漠,二者不可兼得。荷西毅然放弃了大海,申请了沙漠里的工作,一心等待三毛的到来。荷西对三毛的爱一如那个六年之约的等待那般安静与绵长。而三毛这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在看到荷西对她的疼惜与守护之后,下定了决心,要一辈子跟他天涯海角地流浪下去。在三毛深受符咒折磨的时候,荷西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而在那个惊心动魄的荒山之夜,三毛耗尽心力也要解救荷西。他们的爱情在平淡的生活中已然化成了根基深厚的亲情,陪伴就是他们相处的常态。这是三毛与荷西平凡却深远的爱。就在两人结婚的时候,荷西别出心裁地送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骆驼头骨给三毛,只有如此理解三毛的荷西才送得出如此符合三毛心意的礼物。荷西是真正懂得三毛的,所以三毛才可以安心地下定决心,一辈子陪着荷西天涯海角流浪下去。
(三)小结
流浪是一种生命状态,三毛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获得了自由,并以豁达、乐观、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然而她说她的选择是一种顺其自然,她说:“其实我不是刻意去流浪,我是真诚的自然主义者,凡事顺其自然,无心插柳柳成荫最好。”暂且不管促成流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既然有了这样的机遇,既然有了可以这样选择的契机,那就尊重自己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让流浪成为一种更深刻的成长,使生命更丰富。
(四川省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