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题入手 细吟英雄—读孙重贵的咏史散文诗

2015-11-22吴东南

散文诗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历史长河景山散文诗

吴东南

散文诗研究

大题入手 细吟英雄—读孙重贵的咏史散文诗

吴东南

孙重贵的散文诗是很有分量的,由于他视野开阔,取材磅礴,用笔细腻、准确、大胆,常以历史的重大事件、重量级人物入笔,小心翼翼拉开历史亮丽的窗口,运用他具备的历史唯物史观,把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一细雕,评述得失成败,有情有理地展现出来。

他运用散文诗,直抒胸臆,文采独特,令人回味无穷,爱不释手。他的写法不同于正史大家司马迁的《史记》大篇弘论,也别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兴亡教训。他善于绾联古今而系结虚实,俯仰天地而钩沉史事。取精用宏,凝炼机巧,意蕴深厚,史诗式的悲壮与深沉的理性思考,构成了他怀古散文诗的感情基调。

孙重贵发表在《散文诗世界》2014年第10期的散文诗组诗《历史面孔》,二千年前的大事,在他的笔下耀眼生花,把刘邦、项羽截然不同性格写活了,干净、利落、不累赘。

他写《汉高祖刘邦》,从《大风歌》落笔入手,“汉高祖衣锦还乡,一曲《大风歌》千古回响。”

一个普通的布衣,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位低职微,但他具有领袖风格,有霸主雄风,在他手下,能得心应手驾驭张良,萧何、韩信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英才。虽然他屡战屡败,但垓下一战,却奠定了大汉四百多年的帝业。

孙重贵在此文用感叹语气,探寻刘邦的成功密码:“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友和敌人鲜血,汇成了历史长河。从死亡中闯出来的刘邦命运之船,幸运地在历史长河中,冲过了激流险滩,扬起了胜利风帆,驶到了权利的巅峰。”

孙重贵写历史人物,惜字如珠,用最简炼的文字,把刘邦的风格、气魄、谋略、胆识,写的出神入化,并让后人深深体会到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一个人可以失败一百次,但最后一次一定要成功,历史会以成败论英雄!”

孙重贵笔下的《西楚霸王项羽》,更是浓墨重彩,表现了项羽“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张扬个性。他选取了项羽一生中最后的一刻入笔,把典型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刻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场景效果。

“逆风呼号,残阳如血。西楚霸王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身后是乌江,对岸是江东。项羽本可东渡,逃出活命。然而,项羽选择了死亡。”

自古以来对项羽的评价众说纷纭,孙重贵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和地位,他淋漓尽致写道:“忆往昔,力拔山兮气盖世,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巨鹿大胜秦军,关中火烧咸阳。多么霸气,多么威风,多么快意人生,多么轰轰烈烈。”

至于项羽失败,他传承了《史记》的记载:“霸王成就不了霸业,此天之亡项,非战之罪也。”不肯过江东,“西楚霸王没有倒下,他在历史中站立,直到当下”,赢得后人的同情、敬佩。这种敢以言人所可不敢言,说明作者胸怀大略,以理论事,丝毫不含糊。

他写《明末帝崇桢》,重温大明帝国的灭亡史实:“一六四四年,中国历史长河,惊涛骇浪掀起”。而当“闯王李自成跃马扬戈,率领农民起义军,浴血征战,风卷残云,攻破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之时,“崇桢皇帝,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见大势已去,走投无路,唯有仓皇逃到景山。”

孙重贵在这里发出寓意深刻的感触:“景山,不再是万岁山,此际,已变成绝命山。”景山对崇桢皇帝而言,从“万岁山”变成“绝命山”,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何等的绝妙讽刺!

崇祯皇帝上吊景山一株古老的槐树下,他以深沉、感叹、精炼、形象的一句话:“一株古槐树吊死了一个王朝”,引导后人去深思,高度概括了大明王朝为什么灭亡?正因为不能忘记历史,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仍有重温的价值。

历史不会说话,但通过文人的大笔,一切原滋原味的史实却异彩纷呈出现在后人的面前。孙重贵在文中深刻感悟到“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浪淘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孙重贵,善写重大历史题材,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用笔精炼,匠心独运,时时流露出他博大的家国情怀和深邃的哲思理趣,为香港散文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吴东南,香港散文诗学会总顾问,香港散文诗杂志副社长,原漳州大学校长。

猜你喜欢

历史长河景山散文诗
猜想“华胥国”——历史长河里的“极乐世界”
散文诗八骏
70年70个瞬间
功亏于溃
说算筹
专注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散文诗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