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淑兰、筱俊亭评剧流派艺术的产生与传承

2015-11-22■王

剑南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锦州市评剧锦州

■王 晶

评剧在我国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百余年来,诞生了以白玉霜为代表的评剧流派艺术。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艺术家焕发了艺术青春。魏荣元创立了魏派;马泰创立了马派。男主演担纲促进了评剧的辉煌,促进了评剧行当的发展,新中国评剧旦角六大流派(筱白玉霜、新凤霞、花淑兰、筱俊亭、韩少云、鲜灵霞)与魏派、马派组合,推动了评剧的革新繁荣,使评剧步入了我国戏曲的第二大剧种的行列。

花淑兰-花派、筱俊亭-筱派产生于锦州地区这块文化热土上。花、筱流派艺术与锦州市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其源于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唐辽金元明清以来,形成锦州地区以医巫闾山和大凌河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优秀传统。细考之,其属于中华文化区域中的亚文化类型。历史上多种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大规模的战争、移民现象,多民族和谐居住的社会生存形态。锦州市是辽西中心城市,锦州湾、三山三水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多元要素,构成了锦州地区观众群体庞大的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因之,花派、筱派成熟、腾飞于锦州地区,就是水到渠成。

花派、筱派艺术紧跟时代步伐,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

花淑兰(1929 年-2005 年),生于河北省唐山林西,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六大流派之一花派创始人。筱俊亭(1921 年-2019 年),评剧老旦——筱派创始人。原籍山东省庆云县,出生于天津市。 “韩花筱”三大流派,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淑兰于1949 年来锦州市演出,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的义演,被锦州市文教局评为先进工作者;1952 年6 月,花淑兰任锦州评剧院三团团长。锦州评剧院根据国务院戏曲改革的精神,部署剧作家邓辛安创作新作品,将《茶瓶计》改编为大轴,精心打造精品。在1953 年东北地区戏剧音乐舞蹈汇演之中,花淑兰主演《茶瓶计》,光彩照人,声情并茂,夺得最高奖——优秀奖,一举成名,轰动全国。《茶瓶计》成为花淑兰的代表剧目。筱俊亭与花淑兰等一同正式加入锦州评剧团。1953 年,筱俊亭参加东北地区戏剧音乐舞蹈汇演。其主演的锦州评剧院编导的《井台会》,荣获东北文化部颁发的奖状。筱俊亭节奏灵活、黄钟大吕的艺术风格,为评剧老旦行当创造了一整套唱腔与表演模式,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评剧老旦 “筱派”。1954 年10 月,筱俊亭、花淑兰等人随团离锦赴沈。陆续创作演出了《谢瑶环》《霓虹灯下的哨兵》《黛诺》《红岩》等多部移植评剧,成为花派、筱派评剧新的代表剧目。

锦州评剧团在流派的传承方面下工夫,培养优秀的流派传人,选拔青年演员学习花派、筱派等不同流派。现任锦州评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的张旭红为花淑兰老师亲授,历经三十年风风雨雨,张旭红成长为优秀评剧演员。她的唱功、眼手身法步,一招一式,皆得花淑兰老师真传。数年的苦学,结成丰硕的艺术之果。张旭红演出了《风筝误》《三节烈》等多部优秀的传统戏,而且在多部新编历史评剧、现代评剧之中,担纲主演。收到较好的演出效果,由张旭红主演的《新台月》,弘扬花派风格,不仅在中国评剧节获奖,还被拍摄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获得全国观众的好评。

在这多元化社会里,由于新时代观众新的欣赏需求、社会经济文化达到全新的发展程度,发生了位移,评剧事业进入低谷。面对新时代的新难题,只有培养新的观众群体,评剧艺术流派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延续。锦州评剧团激活潜能,拓宽市场,在扎实的学习花、筱各流派中脱颖而出,既保留优秀的评剧传统戏,还创作出新的评剧剧目,应邀到各市县巡回演出,为农村父老乡亲送戏上门,受到了各市县和乡亲们的欢迎,培养了新的观众群体,为传承保护、创新发展——评剧这一民族艺术的奇葩绽放馨香。

猜你喜欢

锦州市评剧锦州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思想研究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锦州银行断臂后能否重生?
善良的小熊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Skills by Using 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锦州市手机市场调查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锦州旅游发展研究
关于评剧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