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2015-11-21袁飞
袁飞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观教育的重要性。人是地理环境的管理者和调控者,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和改变地理环境,因此,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看,提高人口素质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中学基础教育中对当代人环境观的渗透。
关键词: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47-01
一、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同时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一些发展必须的资源,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一方面,人类要生存与发展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还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还要把一些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而环境对所排放的废弃物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数量超过资源的再生数量以及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可以视其为环境对人类的报复行为。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正视或认识不到它的严重性时,不仅受损失的是当代人,而且子孙后代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二、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变化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文中,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渔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而目前正在向后工业文明时期迈进。
早期的渔猎文明采集时代,由于人类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自然能力异常强大,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图腾崇拜正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崇拜自然。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代时,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有所增强,不在盲目的崇拜自然,开始开发利用自然中的一些资源例如土地、水等,向环境索取的不断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不断增多,从而加剧了与环境的对抗,因此环境问题也油然而生。从这时开始,人类对环境关系已经有了科学的萌芽。
18世纪,英国率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在工业文明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类的活动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三、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时候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当然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工业制造的产品也空前丰富。但是人类所获取的物质产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对环境不负责任的态度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像生态的破坏及环境污染等。
这些环境问题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过程中完成的,人类没有能正确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导致的。所以要想真正真正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要端正人与环境关系的,从提高公众的素质做起。
这一切突显了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环境观渗透的重要性,要培养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符合发展的环境观,创建一种适合与21世纪人类生存的新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
四、着眼当前,放眼未来
我们容易发现眼前人的利益,而往往忽视未来的、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从环境观的问题出发,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并且我们还要从后代人的立场上考量我们的所作所为。从这一点出发环境问题在涉及后代人的利益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条准则。
1.责任原则。这里的责任不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的责任,也不是指个人对社区及人类的责任,而专指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不仅适用于当代人类,而且适用于子孙后代。由于我们当代人对资源与环境的不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事实上是侵占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为了给子孙后代有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节约原则。我们知道地球上资源是有极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只考虑我们当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后代人着想,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上要奉行勤俭节约的原则。在工业生产上要尽量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改进和改革生产工艺和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从而采节省能源和资源,注意开展回收和利用工程。
3.慎行原则。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有些做法可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做法的后果甚至有时可能还会对当代人的利益造成危害。这时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要采取慎行的原则。就是说,当我们要采取一项计划时我们一定要顾及到它的长远的后果,防止给后代人造成损害。慎行原则提醒我们:地球不仅是为我们当代人服务的,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服务的;我们的环境行为不仅要对当代人负责,更要对后代人负责。
五、个人行为中的环境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这要求人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这也意味着是一场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因此,对个人来说,确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家庭和个人以实际行动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生活方式中即能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又能提高其生活的质量,同时还使资源和有毒物质的使用量达到最少,由此我们在日常消费中要尽量避开一下几种产品:危害自身健康的产品、明显伤害环境的产品、消耗大量资源的产品以及乱捕滥杀所得的产品。
人是环境的管理和调控者,人的素质的高低将决定环境状态的变化。这赋予了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因此,中学地理教学不仅仅是地理知识的传授,更是要树立学生终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
参考文献:
[1]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余谋昌《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