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pre-reading中的活动有效性探究

2015-11-21邓力

亚太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主动互动有效性

文/邓力



英语教学pre-reading中的活动有效性探究

文/邓力

摘要:课堂活动是否有效实施是评价英语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和谐的课堂氛围,生动的听说读写、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一直被大家所推崇。教师以创设情景让学生生动地学,并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激发情感让学生快乐地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和谐课堂氛围。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活动-互动-主动”的三个方面并以外研社一起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在pre-reading中的活动教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希望通过对pre-reading部分教学活动有效性地分析从而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及创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的策略,最终得出了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的结论——有效的课堂活动实施应该包含教师的自身素养,学生的有效参与以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pre-reading;活动;互动;主动;有效性

一、背景介绍

在新课标实施几年来,英语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增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如何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如何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学者研究的重点。随着教育模式方法地不断更新换代,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孕育而生让老师应接不暇,但是若仔细揣摩各类教学模式的精髓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一种注重课堂活动,的。综合了一下,我比较推崇这种以师生互动,学生主动,课堂和谐之三动一谐的教学模式。作为英语教育者,我认为英语课堂是充满活动的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堂,但是如何快速让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与英语教学中pre-reading的活动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将借着有效教学研究的东风对该部分教学活动做个分析,希望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

二、Pre-reading部分中的设计策略

纵观整个pre-reading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效果,我觉得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创作热情。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语言知识。同时,通过组内交流、协作学习。增强了互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当然,要完全掌握谐动教学的精髓还需要教师不断继续深化谐动课堂的细节,提升自身素质和专研能力,不断地实践得真知,将谐动课堂推广并发扬。

(一) Pre-reading部分中的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门讲究的学问,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英语本身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全新的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积累,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延伸出来千变万化的语言体系。

如在新课标六册中《It didn’t make gold》这篇故事教学中,由于要处理magic这个关键词,于是在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的活动,由于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兴奋,相信magic这个词也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再如新课标10册中《It was amazing!》这篇信件,为了处理文中joke这个新单词,我借助多媒体引入一个英文笑话,并请三位同学上来表演射箭,最后只是个笑话,全班哄堂大笑,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对joke这个单词记忆深刻。这两个课前活动,相同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下面更和谐地师生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pre-reading中的活动有很多很多,如:唱歌,猜谜,木头人游戏,画画,视频动画等等,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如何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的积极状态。

(二) Pre-reading部分中的师生互动

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提问表述、学生已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在pre-reading中,我的提问开始通常相当的简单,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师生互动当中,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It didn’t make gold》中,我问的问题是“Who is the boy?”“Is he a good boy?”“Why?”,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很多答案,比如: nice,helpful等等,回答的内容话题与新课内容相关,老师就可以渐渐把问题转到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内容上来,让学生自然进人本课新知识的学习。

(三) Pre-reading部分中的学生主动学习

前面所设计的活动和互动,目的都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的做法是新课的知识是由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动脑找出来的,或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提示,再实践得来的结论。比如,在《It didn’t make gold》中,我还设计了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图片提问题问同学,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的模式,而且还从根本上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并思考,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可能还会让老师大吃一惊,比如有的同学就会问“How did he have the magic paintbrush?”从而又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提倡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比如,在课中,每当我的问题只有少数学生能回答得时候,我总是让知道答案的同学把他的答案分享给周围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然后这次我会请第二次才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

三、Pre-reading中活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我们课堂活动的实施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斯宾塞说:“教育的最大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动。”杜威说:“教育的目的旨在使人能继续自我教育。”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虽然他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本质上却相当一致,即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人格,换句话说就是使教育最大程度地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而培养出独立的人,能够自主性适应社会活动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够找到自己必须认识的东西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挖掘,自我行动。因此我们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也必将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前进。

(一)教师因素。同一个教学设计,因为老师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也必将不同;但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课堂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使活动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有效实施策略。从调查结果中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教师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1.教师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习效率的保障,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明确提出课堂要求,并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坚持每堂课都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日复一日,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课堂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2.教师执行任务的能力。教师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对活动时间的规定,对角色的分工以及对活动规范的要求等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要求和目的,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这样学生练习才有目的性,才具有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保证学生活动的普遍性。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和演示活动,通过亲身演示或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活动的具体要求。

3.教师的专业水平。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反应情况决定的。教师对课堂上出乎意料的情况所给出的丰富恰当的评价语言或者相应的指导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反思和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因此,教师应该保持孜孜不倦的学习状态,与时具进,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情,灵活地把理论转化成实践。

(二)学生因素。学生的有效参与决定着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但根据Stern (1983)[1]通过观察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出结论:学习者的某些性格特征会有助于或者不利于成功的语言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影响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学习领悟能力强,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有可能会剥夺认知层次低的学生的参与机会,考虑到这些,为了提高课堂活动的广度,密度和深度,教师应该使组织形式多样化。

课堂活动可以多以团体形式举行,并要以团体人员展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有单独让优生展示的时间,但简单的问题多让认知能力弱的学生回答,保证每节课都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环境及其他因素。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当代课堂已经不仅仅只限于一本书,粉笔和黑板,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已经进步了我们的课堂,电脑,投影仪,电视,白板……这对当代教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一切都着眼于一个目的: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有了更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听、说、读、写,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使学生更有兴趣,更加投入和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同时也使老师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这种双赢的方式应该得到大力地提倡和运用。

四、结论

有效教学模式将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信自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求异,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拓宽思维的广度,发展思维的深度,使学生思维具有求异性、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这其实体现着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这是教育的本源和命脉,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课堂不仅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因素、协调学生学习行为、保证语言输入质量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主要的可理解的目的于输入的场所。[2]因此,课堂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手段,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是否体现了人本思想——将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加强有效课堂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仅能提高我们英语学习者学习的效率,促进学习者更快地成长,也有益于教师的发展和提高。[3]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蓝湖郡小学)

参考文献:

[1]H.H.Stern.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76.

[3]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3.

作者简介:邓力(198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小学一级教师,文学学士,单位:重庆市巴蜀蓝湖郡小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0-0008-02

猜你喜欢

主动互动有效性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