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的颜值与内质
2015-11-21天酬
文/天酬
卷首语
“自贸区”的颜值与内质
文/天酬
日前,从一地到四地,令国人期待的自贸区建设再次分别冲出了起跑线。至此,由北到南的四大自贸试验区沿太平洋西岸连点成线,勾勒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进一步体现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风向标”的示范意义。自贸区是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颇具试验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四大自贸区无疑会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治领域的制度保障等作为主要任务。
挂牌伊始,各个自贸区无不大打行政精简牌,即把政府职能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实践服务型政府,进而放低身段恭迎企业蜂拥入驻。一时间,场面甚是火爆。既赚足了面子,又提升了颜值。至于如何进一步以综合监管和法制化管理为主,提高行政透明度,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实行高效的市场化宏观调控和管理,努力厘清市场和政府最优边界等,亦是行政精简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未形成”的大背景下,自贸区务须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可见,光鲜开局之后,怎样尽快提升自贸区的内质着实任重道远。
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要把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而自贸区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勇于破除俗成思维定式,用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否独辟蹊径,攻坚克难;能否统筹国际国内两类规则,通过创新性实践为自贸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趟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特色之路。
毋庸讳言,自贸区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自贸区的拓展,更需要一大批真抓实干的实干家。这些实干家需从客观实际出发,从群众期待入手,不开空头支票,不搞形象工程,在深入基层中接好地气增强底气,真心实意地服务经济服务企业,让驻区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能够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
作为唯一的物流期刊,本刊记者应邀与境内外八十余家媒体一起,有幸参加了天津自贸区的揭牌仪式。与会专家强调,国家设立天津自贸区的定位就是要打造一个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河北省的一位副省长莅会,首善之区阙如,稍感缺憾。窃以为,惟有相关三方摒弃定式、增进交流,才能有利于自贸区公共平台的构建,才能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大计的谋划,才能有利于顶层设计的逐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