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家蚕病害流行状态调查
2015-11-21张志光
张志光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 楚雄 675000)
楚雄州家蚕病害流行状态调查
张志光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 楚雄 675000)
2009年楚雄州楚雄市、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争取到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根据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任务中“关于开展家蚕病害流行状态调查”的要求,笔者所在综合试验站开展了5年的病害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楚雄州境内蚕病的发生现状,以便掌握不同蚕期不同病害对蚕桑生产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防控蚕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09年夏蚕开始组成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8人专业人员调查团队在楚雄州重点蚕区的楚雄市、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进行家蚕病害流行状态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与大面积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的4个县(市)相结合,其中,楚雄市的调查点设在吕合镇中屯、苍岭镇苍岭、东瓜镇车坪;姚安县的调查点设在栋川镇长寿上村、长寿下村、栋川镇蛉丰;大姚县的调查点设在新街镇小古衙、石羊镇李家庄、金碧镇马屯;永仁县的调查点设在永定镇乍石、莲池镇羊旧乍、猛虎镇格租。调查户选择在当地具有一定代表性,即养蚕年限5年以上,户有桑园0.33 hm2以上,单季养蚕种4盒以上,养蚕形式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的农户家中进行。每个县(市)选择3个村,每个村随机选择3户农户,每个县(市)9户,共36户农户进行调查。
1.2 调查时间
全年春、夏、秋、晚秋4季,每季蚕全龄期调查6次,1~2龄在共育室中观察,3~4龄在龄期后期选择没有除沙的任意一天调查,5龄在上蔟前或上蔟时调查,采茧时再采茧调查。
1.3 调查方法
除1~2龄在共育室中肉眼查看外,每户量取一定的蚕座面积(3龄20 cm×20 cm,4龄40 cm×40 cm,5龄70 cm×70 cm)进行调查。调查蚕的总头数(包括病死蚕、弱小蚕头数),记录病死蚕、弱小蚕捡出头数,采茧时每户保留1片塑料折蔟或5~10片方格蔟在不清蔟的情况下进行调查,调查总茧粒数(包括死蚕、不结茧蚕数、死笼)。在调查总数中分别捡出各种病蚕,并计算出各种病的发生率[1]。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户蚕病发生情况
由表1可知,2009年36户调查户病害损失率0.87%,其中3种主要病害分别为血液型脓病,占总发病率的27.58%;中肠型脓病,占总发病率的12.64%;病毒性软化病,占总发病率的6.89%。2010年病害损失率0.95%,3种主要病害分别为血液型脓病,占总发病率的21.05%;病毒性软化病,占总发病率的5.26%;白僵病,占总发病率的8.42%。2011年病害损失率1.10%,3种主要病害分别为血液型脓病,占总发病率的32.73%;中肠性脓病,占总发病率的12.73%;白僵病,占总发病率的8.18%。2012年病害损失率1.67%,3种主要病害分别为血液型脓病,占总发病率的35.93%;病毒性软化病,占总发病率的3.00%;白僵病,占总发病率的11.37%。2013年病害损失率1.51%,3种主要病害为血液型脓病,占总发病率的44.37%;黑胸败血病,占总发病率的4.63%;白僵病,占总发病率的9.27%。
2.2 批次产茧量情况
从表2可看出,1年4批蚕中春蚕盒种产茧量最高,夏、秋、晚秋依次递减,这是由于连续多次养蚕,病源逐渐积累,养蚕间隔时间短,难于做到彻底消毒,同时不良环境因素增多,发病率逐批增高。
从表1可看出,蚕病固然影响盒种产茧量,但调查中弱小蚕和不能判定为某种病的蚕头数占到总发病数的50%,因此,淘汰的弱小蚕也是影响盒种产茧量的因素之一。
表1 各批次蚕病发生情况
表2 各批次盒种产茧情况
3 讨论
(1)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病毒病是影响楚雄州蚕桑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病毒病占蚕病损失率的45%左右,而血液型脓病占到病毒病的60%以上。各蚕期病毒病危害最严重。其中,春蚕平均发病率0.47%;夏蚕平均发病率0.53%;秋蚕平均发病率0.80%;晚秋蚕平均发病率0.53%。因此,病毒病防治是目前的主攻方向,包括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抗病蚕品种选育,防治药物研究筛选等。
(2)僵病、黑胸败血病是夏秋蚕期必须重视的病害。从调查结果来看,夏秋蚕期僵病平均发生率0.17%,占总病害损失的10%以上,黑胸败血病平均发生率0.02%,占总病害损失的6.2%。由于夏秋蚕期高温多湿容易诱发僵病和黑胸败血病,而且夏秋蚕期养蚕间隔时间短,桑园防虫难以彻底,桑园害虫发生病害与家蚕交叉感染是僵病、黑胸败血病危害的原因之一。
(3)饲养抗病蚕品种和蚕病综合防治是蚕病防控的有效措施。楚雄州气候条件1年4批蚕都适合饲养高丝量的春用蚕品种,在饲养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蚕桑科技培训。着重抓好蚕前蚕后消毒,确把消毒质量关,注重桑园害虫防治减少交叉传染。精心饲养,良桑饱食,提青分批,提高蚕儿抗病力,才能有效降低蚕病对蚕业生产的危害。参考文献:
[1]许明芬,刘桂州,谭书生,等.江苏省2009年蚕病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蚕业,2010(4):32-38.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