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头衔抬高自己
2015-11-21李伟明
李伟明
别用头衔抬高自己
李伟明
在《人民日报》上,我读了梁衡先生的一篇短文《享受岂能是头衔》,感到很是痛快,忍不住顺着这个话题也说上几句。
梁衡先生批评的是某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把这“津贴”当作终身夸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挂在嘴边,印之名片,显于报章,生怕人家不知道。梁衡先生认为,“区区津贴,念念不忘,也要挪做虚名,非知识精英之所为。”最有趣的是,他还举了个事例揶揄今日某些“知识精英”:自己当年在基层当记者,县里重才,每逢重大节日特批给一些老教师享受二斤猪肉的供应,“但我从未听到过哪个教师自我介绍:享受猪肉二斤。”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我也见过或听过不少。这个概念到底有多重的分量,身在“草丛”的我是弄不明白的。以前,当然也对这种头衔刮目相看,肃然起敬。直到后来,看到当年的同行当中,有人年纪比咱长了不少,晒出来的业绩却似乎连咱都不如,居然也享受了这个待遇,于是崇敬之情下来了,自信之心倒是上去了。
梁衡先生是见多识广的名家,自然有相当的权威性。现在,由他来揭开虚名的盖子,当然很有说服力,也让我原先的某些认识得到了证实。而“享受猪肉二斤”的妙喻,则让人忍俊不禁,又觉得意味深长。
由此想到,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比如:某些专业技术人员在介绍自己的职称时,非得加上“国家”两个字,于是一亮身份就是“国家一级××家”“国家二级××师”“国家三级××员”,看起来硬是比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有来头。其实,职称本来只是个普通的称呼而已,这些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职称评审相比,并无特别难能可贵之处,都是由相应的机构分级评审,正式的称呼当中也不见“国家”二字。要说的话,大家的职称都是由相应机构代表国家评定的,不可能是自封的。大家知道,新闻采编系列的中级职称,分别叫“记者”“编辑”,由此,我曾和新闻界拥有中级职称的同仁们开玩笑:你们怎么就这么低调——按某些人的做法,完全可以自我介绍为“国家记者”“国家编辑”嘛,这样听起来多响亮!
还有的人,则把某些实在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的荣誉称号随身携带,每逢有机会在公共场合或报章露脸,必先隆重罗列一番。我一直认为,当今是奖项泛滥的时代,同行中人,哪个不知道某些“荣誉”是怎么回事?有时出于某种需要,评了就评了,但千万别太自以为是就行,更别误认为自己拿了个红本子就真是本行业最优秀的了,那可是要闹笑话的。不信你看看,谁的抽屉里没有证书呢?你看,区区一个职称,人家就要故弄玄虚,搞出这么大的“谱”来;一个“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荣誉”,也要煞有介事拿来唬人。由此看来,梁衡先生所说的那些基层教师是多么实在,那可是物质匮乏年代的二斤猪肉呀,换了我们现在所见的某些人,非把别人的大把口水诱出来不可,不但要见人就说,恐怕还要突出强调享受的是“猪的猪肉二斤”呢!
成天把虚名挂在嘴上,变着法子把寻常称呼整出不一般的调来,除了其人向往虚荣或实在没见过什么世面,还和人们“认人”的思维有关。对许多人来说,认识别人看什么?主要还是看头衔。我们太相信头衔了,一看“来头大”,就不由自主地奉若神明;如果没有那些“高大上”的头衔,则往往不把其人当回事。这和古人只看衣冠不看人是一回事。社会发展到今天,衣冠已很容易混淆了,于是,某些人转而把心思花在包装头衔上。
本来,人家借个虚名显摆一下,博得几句赞美,混个上席坐坐,我们尽可一笑了之,别把他当回事就行了。可现在看来,这事似乎还不是这么简单。扬雄说:“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你看,披着虎皮的羊,骨子里还是看到草就高兴,看到豺狼就害怕,人家还是心虚的。现在,那些欺世盗名者,却仗着自制的虎皮,真把自己当老虎,目空一切,或带坏风气,或趁机牟利。面对别有用心者,为了让社会多几分真实,让世人多几分清醒,我想,像梁衡先生那样适时扒下他们的虎皮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