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直之德:清明(寒食)节忠孝文化的思想精髓

2015-11-20张卫国

文史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之德介子晋文公

张卫国

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们对介子推倍加推崇,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思想往往禁锢在典故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研究和剖析其精神实质。只要提到介子推,人们往往把“割股奉君”和“功不言禄”分开来说,认为介子推的人格魅力只体现在“忠”和“孝”两个方面。但实质上,这两个典故是相互关联的,究其精神实质和内涵,体现更深的是积善成德、勇于担当、予而不求。我们必须突破历史的桎梏,客观、公正、深刻地评价介子推,学习和传承其思想的精华: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予而不求的正直之德。

介子推传奇的一生带给我们众多疑问,如果说介子推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单纯性的“忠君”,那为什么在晋文公即位后,介子推不辅佐大业却选择了隐居?为什么晋文公在得到民意的提示后,急不可待地去寻找介子推?甚至用放火焚山的方式逼迫其出山,而介子推宁死也不肯走出来?

解决上述疑问,必须阐明“忠”的准确含义。所谓忠即忠诚、忠良、忠恕;就是内求心善,外求尽职尽责。忠由“中”和“心”组成,“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提到介子推的“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割股奉君”的时代背景是晋文公出亡途中,无处觅食,饥饿难忍,生命岌岌可危,而这时的晋文公胸怀大志,肩负历史使命,他的存亡将决定国家的命运,如果晋文公突然倒下,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介子推作为五名随员之一,深明大义,采取果断措施,“割股奉君”救了晋文公的生命。事实证明介子推的义举是完全正确的,晋文公继位后,国泰民安,促进了当时的国家安定和社会进步。介子推的所作所为,对于晋文公政治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晋文公即位后,介子推选择了隐居,其根本缘由不外乎有二:

从晋文公的角度讲,在出亡途中“割股奉君”让他刻骨铭心。晋文公即位后,正值国家百废待兴,国家急需重用能人志士,晋文公怎能忘记陪伴他19年、出生入死的救命恩人呢?但如果立即重用介子推,一定会让不明真相的人认为,介子推是为享受荣华富贵而“割股奉君”。同时也认为晋文公纯粹是为了报恩而假公营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稳定和推行社会改革,所以晋文公只能暂时搁置不提。

从介子推的角度讲,他深知自己曾追随19年的晋文公腹有雄才大略,必能集中精力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因而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的待遇,主动规避晋文公,远走隐居。这大大彰显了介子推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介子推“割股奉君”义举产生的政治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在民间产生了对晋文公忘恩的抱怨。其实不然,重耳返国,时值周室内乱,晋文公并未忘记要赏赐群臣,只是忙于国事,未曾顾及而已。后来,晋文公感到任用介子推时机成熟,急切寻找介子推,由于求贤若渴,听信手下之言,甚至冲动地放火焚山,以逼迫介子推出山。此刻介子推内心充满了矛盾:一面是渴望见到晋文公,继续辅佐君王,报效国家,实现人生理想;另一面是如果选择出山,晋文公一定会加倍封赏自己,让居心叵测的人认为自己隐居是为哗众取宠,是用别样的手段邀功请赏,既损害自己的人格,又会给晋文公治理国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正义,他毅然决定宁死不肯走出来。介子推以宝贵的生命和满腔的爱国赤诚,为后人演绎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的动人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割股奉君”与“功不言禄”的典故充分体现了介子推为了大局尽职尽责、无私无畏、舍生取义的高尚品德,鞭策、鼓舞、甚至震撼了晋文公,促使他励精图治,造福百姓,最终成就霸业。介子推直接表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君思想,但彰显的“正直之德”恰恰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传颂的优秀品格。这就是清明寒食节充满生命力且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正直之德”是众德之本,更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脊梁。“正直之德”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

猜你喜欢

之德介子晋文公
清明节与介子推
“足下”的由来
常修“四为”之德
道德经
介子推守志
“足下”一词的由来
长幼有序
厨师辩冤
清明节的传说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