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2015-11-20李松董良杰王琪
李松+董良杰+王琪
摘 要:文章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针对“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构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搭建“3+4”式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构筑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链。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1-0073-0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靠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费来支撑,以至于现今我国传统能源已面临枯竭。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无疑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吉林省作为中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同样面临着传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吉林省乃至全国能源缺口的最佳途径。就吉林省而言,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尤其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前景更为可观。尽管吉林省新能源资源丰富,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许多条件的制约,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匮乏就是其中之一[1-2]。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新兴产业,涉及物理、化学、热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学、生物学、管理和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专业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吉林农业大学基于原有学科优势,结合地方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于2012年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一年来围绕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了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培养方案并予以实施。
一、定位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化高等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不同,与职业教育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吉林农业大学以吉林省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产业为依托,结合吉林农业大学原有农村清洁能源的农业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厚基础、宽平台、提能力、重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及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二、搭建“3+4”式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这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一批技术基础厚实、知识面宽广且具有较强应变、协作能力和一定研发能力、较丰富文化素养的人才。并要求理、工、
文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因此,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符合这种人才的培养趋势,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视基础性,加强实践性,拓宽专业口径,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大量调研,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3+4”式平台加专业课程模块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3],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图
(一)加强基础教学,搭建基础课平台
基础课平台中设置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外语、政治、计算机、物理、化学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制图学、力学、机械基础学、热学基础、电学基础类课程。课内理论课程学分分配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基础课程总学分占整个培养方案理论课程总学分的62%左右,所占比重较大,充分体现出“厚基础”的培养思想。在基础课平台中除政治、外语、计算机三大基础课程外,其余基础课程均根据不同专业对基础课程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内容不同学时的课程。如“有机化学A”、“有机化学B”等。
(二)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模块
基于吉林省新能源产业状况及发展方向,结合吉林农业大学原有学科基础,在专业课平台设置中,按照课程性质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形成四大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生物质能模块中设置“生物质能工程”、“沼气工程设计”、“微生物工程”、“燃烧学”等课程;太阳能模块中设置“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吸附式制冷”、“能源工程建筑设计”、“太阳房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测试能力及从事现代能源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的能力,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节能测试模块,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能量有效利用”、“节能技术”、“供热工程”、“分布式能源系统”、 “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仪器分析”等。结合当前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能源与环境模块,开设了“环境工程”、“能源植物”、“农业生物环境原理与工程”等课程,充分体现出学科的交叉性。为培养宽口径新能源人才,在能源类课程设置上增设了“风能工程”、“新能源高新技术专题”及“新能源工程专业外语”等课程。尤其是“新能源高新技术专题”课程由企业、国内外知名专家或本专业教师讲授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动态,以此来扩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注重素质文化修养,搭建素质拓展课平台
素质拓展课平台中设置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大类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规定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分不得低于素质拓展课程总学分的40%。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全校共享,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人文社科类素质拓展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中,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从事新能源开发和管理的能力,设置了如“能源与管理”、“能源工程仿真分析”等课程。
三、构筑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链”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理论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高低[4]。因此,我们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将实践教学分成三个环节: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在充分考虑系统性、连续性、集中分散性原则基础之上,构筑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链,如图3所示。
基础实践主要是:物理、化学、计算机、力学、电学、热学等课程实验;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新能源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践主要是:四大模块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如:生物质技术工艺、微生物燃料电池、太阳能光电及光热转换、太阳能制冷、节能及环境测试实验等;沼气工程、供热工程、生物质能工程、能源工程建筑、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太阳能工程实习、热能工程实习、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实习、环境工程实习。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专业实践中设置独立实验课程,如“新能源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每门独立实验课程设置16—24学时及多项实验内容,学生可根据专业兴趣进行选择。综合创新实践主要是:毕业设计(论文)、新能源设备拆装实习、新能源工程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科技竞赛等。
实验以设计性和综合性为主,训练学生规范使用仪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设计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知识体系的理解及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实习为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设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是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属的太阳能光电技术实验室、太阳能光热技术实验室、生物质热化学实验室、生物质成型燃料及沼气实验室、生物质常规分析实验室、风能实验室和能源设备拆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是通过与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实践教学研究基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群的能力。创新训练实践依托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属的新能源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训练工作室,引导各年级学生走进工作室,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和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比赛,如“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挑战杯大赛”、“创业大赛”、“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创新大赛”等。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如“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科技活动”等,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丰富大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大学生系统分析问题、创新思想和协调统一的能力。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新能源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顺应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吉林农业大学增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于该专业非常之新,所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吉林农业大学现有师资、设备、财力等资源条件,结合地方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发展,吉林农业大学也会积极优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新能源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冉丹,高崴.吉林省新能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J].工业技术经济,2010,(7).
[2]宗楠.吉林省能源替代战略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1,(2).
[3]王璐.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构
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
[4]李艳霞等.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
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