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晒衣

2015-11-20陈淑瑶

台港文学选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晒衣铁窗老太太

陈淑瑶

我的天还没亮,闭着眼睛听见一个打开铁窗的声音。想必是晴天,老太太出来晒衣服了。起床开启大门,看见大批的衣物晒到门口来,特别是单薄的内衣裤像纸灯笼给点亮,顿时有日上三竿浪费光阴的感觉。在市区里阳光能够斜斜地照到阳台一角就算是幸福的了,何况是有个场地能让衣物完全曝晒做日光浴。从衣服的款式看来,这家人三代同堂,晒衣是老太太和老先生的事,年纪大的人怀念日晒的日子也知道日晒的好处,但一开始也许只是因为心理不平衡。

我的老房子位在小斜坡上,前面是一排五层楼的公寓,前年他们刚搬来时老先生即悄悄来我家门口探视过,我出门时被木然站立的一个人吓了一大跳,他快快说了句加盖还用水泥!指的是他隔壁的邻居。

一般人在屋顶加盖,但这户人家是在一楼后面加盖的违章上面撑起一座平台钢架,将屋子盖在钢架上,再从二楼房屋开一扇后门通往这新开辟出来的空间。十多坪的空间,一半作起居室,冷气机抽油烟机俱备;一半作庭院,院子筑栏杆甚至铺磁砖;屋檐下面还能摆洗衣机晾衣服。一定有人会去检举的!整排公寓的住户从后阳台上俯瞰下来,大概都会和我一样这么想吧。建管处的人姗姗来迟,按的是我家的门铃,此一建筑物几乎盖到我们的围墙边,从我家拍照最一目了然了。中年的违建屋主在院子里说他不担心,他有后台。此话不假,一年过去了,他的杰作依然屹立不摇。

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老先生每次出来到阳台总是侧着脸皱着眉头,他不知道想做什么。他把两条麻绳绑在铁窗上,一条缠住我家门口的杨桃树,一条结着违建屋的栏杆,好像一座码头系住两艘小船,两条绳索之间又牵连三条塑胶链子。直到衣服挂上来,才明白他采取了一个纯朴的方式,也充分利用了空间。

身材消瘦的先生想出这个点子,妻子的体重毕竟更轻,大多是她一个人出来晒衣。她把衣服先用衣架架好搁在窗台上,推开窗门,双手撑着身体攀坐上窗台,然后抓住铁窗,轻悄悄地伸出脚丫子;人虽迟暮,动作却像个逃家的女孩,自阴暗逃向光明去。

为了运送衣服到无遮蔽的天空下,她蹑手蹑脚来回行走于倾斜十五度的波浪遮雨棚上,发出颤巍巍的声响。刚开始觉得这幅晒衣的景象好玩新奇,几次下来发现这成了固定的晒衣场,就有点不高兴了。绿树穿衣苔墙披裤,自己的图画被人任意加了几笔,但是它既不是违建也没有侵犯到我的地盘,毫无理由告状。香港楼高屋小,盛行一种“三支香”式的插桶式晒衫竹,家家户户自阳台上伸出两倍于人高的竹竿,竹竿倾斜十五度角,有向生活致敬的意味。道路尤其狭窄,竿子都伸到马路上空来了,织布漫天飘扬,形成一种特殊的景致。我第一次去香港就觉得很特别,挺可爱也挺危险的。日前看见一则香港妇女收衫不慎坠楼的新闻,因此更怕她分心摔下去,看见她出来晒衣收衫只得悄悄回避。

这么喜爱晒衣,我应该可以理解。日薰衣香会使人上瘾,烘干机能烘出体温般的温度,却无法产生日照过的香气,那是一种干燥而略微刺鼻的尘埃味,安定的氛围。“好天要存雨来粮”,想要收集更多的阳光,必须勤快洗涤,看她三天一小洗五天一大洗,满怀欣喜地抱出来晒太阳。有时还戴顶宽边草帽,并在遮雨棚上备妥海滩鞋。除了日常的衣着,家的内里也翻出来,床单、被单、椅套、枕头套都掏空挂起;棉被、枕头、草席、孩童的布偶绒毛娃娃倾巢而出摊在遮雨棚上,真有点倾家荡产的模样。民以衣为天,衣服还是主角,衣柜里的衣服轮流出来放风,一年四季,衣服实在太多,需要定个主题才好发落。前天晒掉短裙,今天专晒衬衫;这一线都挂西装裤,那一线全吊毛衣。每逢风和日丽,一部部缆车热热闹闹吊满游乐园上空。

曝晒衣服在乡下也不多见了,就好像肩膀上搭着一片夕阳余晖的黑色外套也不多见了。小时候到处是晒在围墙上的衣物,粗鲁人穿的粗俗衫,蔽体也蔽墙,连竹竿也不穿,湿答答地直接往墙头上甩。灼身的烈日把衣服晒得又僵又驼,好比鱼干菜干,太阳光浆过的衣服是衣干。尤其是晒在凹凸不平的珊瑚礁硓  石墙上,衣服被印得坑坑巴巴扭扭捏捏,穿到身上才会慢慢服从。第一次回澎湖老家看新加盖的二楼就好失望,竟然没有通往屋顶的楼梯,而是隔了一块半榻榻米大的空间作晒衣间,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旁边搁把让你上去开天窗的梯子。太阳大好的时候,虽然暖烘烘的,也只像间温室、烘衣间罢了,不能和阳光有肌肤之亲。

热带的马来西亚总不乏灿烂的阳光,每天洗衣晒衣,每天都有新出炉的衣裳穿。但是有一年我在马来西亚,早上洗衣晒衣,到了傍晚还不见负责收衣服的侄女将衣服收进来,她说衣服还没有干,我不相信,嚷嚷着怎么可能又没下雨。后来看了报纸才知道原来是印尼森林大火造成乌云蔽日空气污染,连带衣服也晒不干,他们叫做“霾害”。我的大惊小怪害她被妈妈骂了一顿,霾害!

日出而晒日落而息,偶尔不见老太太把衣服挂出来,阳光不再五颜六色,不再手舞足蹈,几条晒衣绳空荡荡的像没有音符的五线谱。违建的人家也跟着拉出绳子来晒衣,但和老太太的如履薄冰比起来,显得太平常。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像患了阳光症候群,看见阳光就心慌手忙脚乱,阳光越亮丽越慌乱,出外游玩不是时常可行,把握阳光晒晒衣服总可以,尤其是在一个有院子的住所,好像不去挖点东西出来晒就枉费了阳光,对不起自己。然而见了阳光才去洗衣就有点迟了,有时兴冲冲,阳光一下子又不见踪影;有时灰灰的不是晒衣天,隔一会儿竟出大太阳。真要好好不是急就章地去晒一场衣服,一上午宝贵时光转眼溜走。

老太太晒衣又提升到另一个境界,明明是阴天也要把衣服挂出来,就算招不到阳光,让衣服出来活动活动也好。不要被太阳骗了,有几次我眼看着衣服被雨淋湿都不是乌阴天,而是艳阳的晴天。我喜欢看衣服在太阳底下染色,也喜欢看夜晚整排公寓一格铁窗一盏灯就有一个女人持根晒衣竿一上一下地(像揭竿而起)将衣服高高挂起,好像是笼中小鸟一片一片地晾她的羽毛,她暂时是不能飞了。

(选自2003年5月27日《中国时报·人间副刊》)

猜你喜欢

晒衣铁窗老太太
晒衣节
晒衣难
量高度
不说再见(外一首)
晒衣晒书:从七月七到六月六
“灭火牢”
老太太养老院
兄弟争孝
小茶匙老太太
101岁老太太就喜欢吃大鱼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