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纪录片的源头、探索与困境:对话上影科影厂厂长徐杰

2015-11-202015年9月15日地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受访人徐杰访谈人黄新炎

电影新作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教纪录片上海

时 间:2015年9月15日地 点: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受访人:徐杰访谈人:黄新炎

上海纪录片的源头、探索与困境:对话上影科影厂厂长徐杰

时间:2015年9月15日
地点: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受访人:徐杰
访谈人:黄新炎

黄新炎:徐老师好。我认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有三大源头,一是以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为代表的纪录片,二是东方电视台与上视合并之前独立创作传播的纪录片,三是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科影”)创作传播的科教纪录片。徐老师曾长期在上海电视台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共15年,从上海电视台调至上影集团,从事科教纪录片创作和电影频道节目制作及运营管理也有16年。首先请徐老师谈谈对上视和东视纪录片的看法。

徐杰:现在上海纪录片的发展与在广播、电视、电影业态中处于较弱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电视台有一批文化人,分布在国际部、专题部等,这些人本身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都有积淀,他们经历了“文革”或“文革”后期亦是“老三届”,底子比较厚,转型做纪录片,驾驭纪录片的能力就比较强,发掘选题的嗅觉很灵敏,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真实生动地拍摄纪录片。后来的一代人,有干超这样出挑的纪录片导演,但总体年轻人生活阅历相对比较浅,所做纪录片的可看性、真实性、思想性就很难考量。和全国各地相比,上海的纪录片发展势头算好的,从开风气之先的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电视栏目,到全国第一个纪录片专门频道——纪实频道,从袁晔珉、应启明到干超主政,每天都有国内外纪录片播出。东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时间不长,起步晚于上海电视台,不久又与上视合并,像王韧都到了纪实频道,坚持做纪录片“大师”,从而形成独立的一支。而“上科影”创作传播的纪录片,多是电影科教纪录片,在主题上与前面两支有很大的区别。此外,“上科影”片库里多是电影介质,与上视东视的电视纪录片有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影视产业化进程中,纪录片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

黄新炎:“上科影”以纪录电影为主,主题多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

徐杰:是的。科教纪录片是上海纪录片的代表性特色片种之一,“上科影”是国内著名的科教片创作拍摄基地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建厂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共拍摄了《中国地热》《台风》《泥石流》《冰川》等1555部优秀科教片、纪录片。这些片子除了普及科学知识,还帮助人们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寻求应对办法,科学救灾防灾。1995年,“上科影”归并到上海东方电视台。2014年“上科影”片库又划归到上海电影集团。

黄新炎:当前,上海乃至全国纪录片都没有走出困境,虽然央视有一系列优秀的制作人。纪录片的形态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基于受众对真人秀的热捧,类似节目尽管收视率可以,但其艺术价值令人质疑,对纪录片的评价也呈现多元化。纪录片业态的现状对“上科影”的纪录片创作有没有影响?

徐杰:这么多年上海纪录片人都在探索,希望能够过得好一些。我是非常了解做纪录片的艰苦,早期做纪录片是政府买单,因为是以“外宣”的名义制作的。现在虽然政府买单,还是要考核收视率。当年应启明任总导演的《长征·世纪丰碑》①,虽然拍摄辛苦,但摄制组提供预算,完全是政府买单,基本不计成本,政策很宽松。2015年是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几部纪录片是花了大价钱拍的,大部分是喊口号的,另一些是寻找老兵、真正接地气、拍摄最底层人的纪录片,现在很多反映基层的纪录片都没有人愿意拍了,如《滇缅公路》②之类。追溯起来,上海算是较早开始做纪录片,除了“上科影”,在车墩片库中可以看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也拍摄了很多电影纪录片。电影纪录片作为整个上海电影产业链中的一种,还有故事片、戏曲片、美术片等与之并列。

黄新炎:徐老师提醒得非常重要。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确拍过一些纪录电影。197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过纪录片《根深叶茂》③。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上科影”的纪录片远远超过上影厂。请为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上科影”的发展历程。

徐杰:对于“上科影”成立的年份还有待考证,有的说是1953年成立,也有的说是1957年成立,但我在片库里看到科影厂最早的拷贝是1956年,或许1956年由于我们的摄影水平比较差,还从苏联请来专家拍科教纪录片。1995年“上科影”的一批人合并给东方电视台,当时影视合流合并主要是资产和人才的合流,资产包括现金、财务、地产、物产及器材的全部移交,在1995年画上句号。虽然“上科影”在1995年合并给东方电视台,但到2000年,一些“上科影”人也会汇报选题,采用胶片拍摄,拍了很多片子也获了些奖。同时,国家广电部也会布置任务拍些科教片、城市纪录片等。2000年上海文广集团成立,关于“上科影”归属与拍摄的后续问题逐渐提上日程。多频道时代的到来,电视台广告的良好收益反哺了纪录片和科教片的拍摄。纪录电影作为上海纪录片一个独特的片种却差点消失,为此,上海文广集团党委曾两次做出决议,把“上科影”划归到上影集团,但这种回归仅是书面上的回归,毕竟几百个员工,包括退休员工都分流在广播电视台,一直到去年(2014年)上海文广集团撤销,前后经历了13年时间,“上科影”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解决的办法是人与地产、物产不变,把片库里50年内拍摄1500多部科教片、纪录片还有些素材统统还给上影集团。从2001年上海文广集团党委决议到2014年7月份正式落地,我们以上影集团科影厂的名义做了两个方面的接收,一个是拷贝,总共1500多部的数万个拷贝,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接收完毕,存放在车墩影视仓库,第二个是一些老的摄影器材。房产地产和我们无关,我们现在拥有的就是一个老片库。

黄新炎:有网友留贴:新中国出品的最完整的也是水平最高的性教育系列电影,是由“上科影”出品的《新婚学校》《性与健康》《结婚以后》,怎么也找不到了,人们挺怀念老的科教电影的。

徐杰:30多年来,“上科影”拍摄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科教片,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科教片创作人员。在国内外获奖的影片有《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水土保持》《淡水养鱼》《桂林山水》《荣宝斋的木板水印画》《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金小蜂与红铃虫》《知识老人》《中国武术》《带翅膀的媒人》《喜见光明》《熊猫》《红绿灯下》《地壳运动》《敦煌艺术》《叶面施肥》《遗传工程初探》《蜜蜂王国》《万里长城》《胆结石的奥秘》《中国冰川》《台风》《西藏-西藏》《细胞重建》《冠心病》《燕子》《森林和我们——绿色世界》《中国地热》《急性心肌梗塞》《以螨治螨》《木屑种香菇》《防腐与防癌》《预防近视》《怀孕以后》《儿童防聋》《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等60多部次。“老科影人口述历史”项目得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致力于将“上科影”人的历史记忆与经典电影贯穿起来,在科学与历史之间架起了桥梁,打造一个集电影、口述、文字档案三位一体的科普整体馆藏,30位新中国几代科教电影工作者集结成约74小时的采访视频,相信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诞生一百周年,上影集团拍摄了一部60集系列纪录片《记忆电影》,其中有一集“银幕教授”,片中采访了殷虹导演等科影前辈,他们的创作经历令人肃然起敬。

黄新炎:的确,是非常珍贵的纪录电影资料。与电视纪录片相比,电影纪录片的特色在哪里?

徐杰:与电视纪录片一样,电影纪录片也分为创作和传播两块,电视纪录片像是快餐,拍摄容易上手,频道、网络、移动都可以看;而电影纪录片更像是艺术品,从前期拍摄到后期混录,成为影院大电影。即使是纪录片,呈现给观众的也是大银幕视觉盛宴。其实搭建电影纪录片创作团队不难,迫切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和拍摄目的,靠拉广告不现实,成片还是需要回收的通道。“文革”以前,上海有红旗科教纪录片影院、国际电影院等专门放映科教片纪录片的影院,当时上海至少有五家。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影院商业化,这些接纳放映纪录片科教片电影的影院都消失掉了。譬如,我们拍摄一部科教纪录片的时长问题,纪录片电影肯定要一小时以上,一般需要70分钟才能在海外参赛和展映,然后需要考虑放映端,国内都是商业化,电影院肯定不接纳。若是缩短时间做成20分钟,也没地方放映,若是做成五部20分钟,100分钟一个电影集锦拿去电影院放映,影院经理首先会关注票房收成,没有票房当场拒绝,现在就处于这样的一种困境。以电影的格式拍纪录片,目前大陆还没有这种商业模式。其实国外的Documentary就是科教纪录片,这里的电影科教片就更难了,首先是科教片导演的来源奇缺,后面我再说。

黄新炎:面对这种情况,“上科影”人是怎么办的?

徐杰:其实严格的说,原来的“上科影”是事业单位,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现在是“上影科影”,在一片空白的环境中,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在上影集团多片种创作生产中,依托东方电影频道和永乐传播公司的企业化运作,来恢复和承担人们印象中的科影厂功能,目前这个运作机制正逐步走向正轨。五年内我们做了三部纪录片电影:《海上传奇》《报国之路》和《陈家泠》。前面一部是116分钟,后面两部是65分钟,这三部都是彩色宽银幕纪录电影。我们想多做也是可以做得出来,但没有放映平台就没了拍摄动力。像去年建国65周年拍摄了《报国之路》,是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人物传记片。曾经是马来西亚移民的吴老,18岁中学毕业后回国抗战,吃了很多苦,没去成延安,转而学医救国,奉献热血,成为一代大医。就目前国力的背景下,一些老科学家与知识分子,在人文、科技、自然风光等行业中有所建树的一批人都可以拍成科教纪录片。我们五年做三部片子也是耗资不菲。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我们做的《海上传奇》和另一部《外滩佚事》几乎同时放映。理论上讲上海是需要影像来真实记录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这种形式是多多益善的。如果“为拍而拍”又耗资巨大,就没必要了。《海上传奇》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串联起上海的人和事,以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最后聚焦为海峡两岸三地的上海人或上海人后裔,或与上海密不可分的人,他们眼中的上海及他们父辈记忆中的上海。随后就有18个人讲述上海,其实拍了80多人,审片只有18个人过了。这种选题和方式看似比较枯燥,外国人却也能看懂。

黄新炎:我记得《海上传奇》当时在上海轰动一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徐杰:当时我们和贾樟柯导演一起做了很多宣传,也去海外进行放映,入选了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就差了一票,不巧的是评委会主席是韩国人,把韩国的电影推上去了。116分钟的《海上传奇》让所有关注中国、关注上海的人们通过原汁原味的历史讲述了解从开埠到改革开放后上海光鲜及其背后的故事。展映当天,戛纳的德彪西影院全场满座,居然没有人退席。那天晚上法国第二大院线MK2发行公司组织全世界看片会,很多外国人还是非常有兴趣,看完后就直接订货。电影拍完,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高清影像库,没有被开发的80多人个个身份特殊,他们原汁原味的讲述可以做成《海上传奇》系列,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更凸显不可复制的史料价值。

黄新炎:我觉得续拍是有价值的,因为与2010年相比,今天的纪录片创作环境要宽松很多,我们也有了与过去很不一样的视角,这些人的命运背后反映的时代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解读。我想这些都是这类纪录片最为吸引人的地方。

徐杰:我觉得《海上传奇》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在于:导演贾樟柯用当时看起来并不特别的纪录片手段,做了一份可以再度开发和不断续拍的工作,可做各种版本的剪辑和分销。一旦《海上传奇》有能力有资金,可以专门做上海纪录片的开发。当时有个杂志采访我,让我评判下《海上传奇》和《外滩佚事》,我认为都很好,《海上传奇》是原汁原味地讲述,真人讲述的历史和史料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珍贵,《外滩佚事》采用了情景再现、扮演、CG制作④,影像视觉也蛮好,不过百年之后CG制作会更高明、更真实、更好看,但百年之后《海上传奇》里的80多个人都去世了,不可重复地续拍,这就是两部影片的区别吧。《海上传奇》商业上说不上成功,但这部影片在上海世博会免费放映一百天呈现一种海派文化的现象,影响很大。

黄新炎:《海上传奇》更多的是上级指派的任务吧?拍摄吴孟超院士的纪录片《报国之路》是“上科影”自发的吗?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

徐杰:吴孟超先生是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在全军、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只是个手术医生,与全世界其他荣誉加身的名人相比名气不是很高。吴老获得“中国最高科技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只有两个名额,他就把获得500万奖金捐给基金会。吴老所在的第二军医大也是希望拍一部以吴老为楷模的纪录片,激励后辈。我们以重走吴老回国之路为主题,算是一个颇为新颖的创意,但实施起来得难度很大。他6岁起在马来西亚东马沙巴附近的诗巫生活,18岁时他和一批同学为了回国参加抗战,乘船前往吉隆坡,再转道新加坡、越南西贡和河内,从河内坐小火车到中国河口。为了重走这条路,我们做了大量难以想象的外联工作,尤其是吴老还是现役军人。令人欣慰的是,拍摄过程中90岁高龄的吴老很配合,《报国之路》最后很不容易拍成了。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选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推荐优秀国产影片”,上海只有两部入选。二军大系统、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吴老家乡对这部片子都积极响应,抗战时期吴老在宜宾待过的地方也掀起了一股“吴老热”,总之这部片子算是收支均衡。

黄新炎:2014年推出电影纪录片《陈家泠》。上海出过众多的艺术家,为何选择陈家泠先生?

徐杰:拍《陈家泠》的初衷是响应“文化走出去工程”,西方人看不懂中国当代都市剧情片,西式幽默与中式幽默有很大区别,爱情题材也不同,《刺客聂隐娘》他们也不见得喜欢。很多年前,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多是通过李连杰功夫的电影系列。中国拍摄纪录片,尤其在国际影坛上介绍中国艺术家的电影十分罕见。外国很多电影节是需要中国大师级的电影,在欧洲很多地区都在拍毕加索、莫奈、邬达克,有很多版本。上海老科影也拍过不少人物纪录片,尤其国画大师纪录片也是一大特色。有据可查的有《任伯年的画》《徐悲鸿》《潘天寿》《刘海粟》等,这种关于艺术界泰斗大师的影像留存下来不多,作为上海影像的门类,如果能建立相关的影像资料库,将电影续拍,一可以传承,二可以走向国外,通过西方大银幕,让观众具象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杰出艺术家。如此真实、不需要包装,有很多像吴老这样的老泰斗,可以拍成系列,也可依托区域优势拍出不同版本,要是拍上海版本,既是拍摄人物,也呈现了上海的城市景观和改革开放后的面貌和变化。

2010年至今五年,“上科影”拍三部电影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创意把科教片、纪录片变现。90年代,当时上影厂拍了一个电视版本叫《上海建筑百年》,花费了120万,结果片子无法播出。过了十年,刚巧市规划局想做上海城市建筑保护的片子,我们就开始洽谈,从短片开始做,现在已经持续了13年,上海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和优秀近代建筑有632处(有的一处有几栋),当我们花了十多年拍到300栋就成为一个IP⑤,塑成品牌。虽然资金非常有限,但也拍成了。如果关于上海艺术家,包括画家、摄影家、舞蹈家、音乐家的电影纪录片能拍到100部,影像价值都是无量的。

黄新炎:您觉得《报国之路》《陈家泠》与王韧的《大师》系列纪录片有何不同?

徐杰:《大师》非常好,王韧是非常有智慧和韧性的,能坚持这么多年着实不易,我也经常收看这档节目。但要是能以电影的格式投拍更加功德无量,电影可以从大银幕往下的所有终端分销,电视无法走进院线。

黄新炎:科教电影的创作是不是也会受制于播出平台?播出平台主要有哪些?

徐杰:科教电影目前还没有影院模式,频道上星和落地费会加重营运成本,现在视频网站很多都可以看高清影片,价格便宜,又容易分销,也有收费点播节目。以广告为支撑运营纪录片频道的做法有待商榷,完全靠政府补贴没有商业回报,路也很难走,填表经济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我们现在输出的栏目几乎很难收回成本。东方电影频道在通过东方有线网络可收看的上海80个频道中连续三年排名前五,前四位是新闻综合、新娱乐、东方卫视、电视剧频道。电影产业化、科教普及化是需要作品发表。我们所做的《科技2015》《科教·纪录》,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东方电影频道都支持了播出的窗口,至少能辐射出去,从收视率看,不算太差,中国科普研究所有个数据,百姓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首选是电视。因此,我们希望坚持拍摄制作一定的节目量并做出口碑,只有那样,出路才不愁。像讲述老上海建筑的百集系列纪录片《上海建筑百年》、讲述香港和上海两地电影渊源的30集纪录片《电影双城记》,60集纪录片《记忆电影》,都没做纪录片发行,目的是需要储备更多的自有产权。

黄新炎:目前你觉得“上科影”发展还有哪些困难?

徐杰:首先是缺专业人才。电视是快餐,电视与电影的观赏习惯完全不同,观看电视较为随意,电影强制性较强。科教片创作最大的难处在于“人”,中国当下做科教片人才极缺,大学里也不开设相关的课程,即使培养出来相关人才,也不见得从事本行业。要拍摄制作科教片,首先需要的是有一批具备影视创作驾驭能力和科学知识复合型人才。目前,科教片既没有商业行为也没影院模式,着手相当艰难。

再者是选题难,2013年我们有拍过《双面抗生素》《LED点亮新生活》《新能源汽车》这类高新科技题材的影片,都是高清的科教片,其实后期深度加工再挂了龙标就是电影,我们在坚守做科教片,上海市科委多次鼓励我们,科创城市几乎是上海的独此一家。这几年我们团队拍过《机器人》《放射大师》《听见声音》《乳腺癌》等,有些题材太专业,而主创团队年轻人知识不够,无法做到镜头言简意赅的普及,很多观众看不懂。为让更多的百姓受益,我们正在力求科普影视的普及化,2010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科技世博年》是我们制作的,每周六日两个晚上6点半播出,整整一年104期,拍摄了《世博馆馆通》,介绍各个国家馆的高科技,虽然没有收入,但积累了一大批影像资料。到今年的《科技2015》,明年的《科技2016》,以年份为名,容易记忆,拍摄内容以上海打造科创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发明发现,以及世界新科技动态。贴近人们生活的科技咨询,每年上海科技节的科创、机器人展等,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

黄新炎:是不是还有播出难?

徐杰:这五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是非常支持的,提供时段播出栏目。今年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开设一档《科教·纪录》,这两档节目通过卫星覆盖和本地覆盖,形成了直观的观众“双休天科普影视充电站”。去年十月,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市科委和上影集团举办了“上海优秀科教纪录片展映月”,在影院和社区公益放映科教纪录片,既有高清修复的老科教片,又有一批新的科教片,结果大受欢迎,达到了宣传效果。做科教片,缺乏从业人员,顶尖专家忙,时间凑不齐,担心科技科普精准性,拍摄时资金困难,放映无渠道,这些都是科教电影创作中最实际的困难。我觉得要面对那么多难题,还是要想方设法,攻克各种难题,找到好的选题,把片子做出来,内容为王是硬道理。况且我们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年轻导演,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也在去年率先开设了科教纪录片硕士班。

黄新炎:请你再谈谈纪录电影的拍摄和剪辑。

徐杰:拍摄纪录电影的机器设备必须是高清的,能满足2K放映,电视是缩小艺术,电影是放大艺术,录音、作曲、调色、混录都按照电影格式制作。剪辑也必须是采用电影的剪辑方式。电视只需满足电视台播出需求,镜头美学不需要太多讲究。电影则不同,不同的剪辑效果呈现的是不同的纪录风格,情景再现、实拍、跟拍都有相应的基准,与电视是有区别的,电影导演需要考虑银幕效果。

黄新炎:“上科影”的片库从影视合流之前,加上近几年拍摄的有近2000部片子,加上每年陆续拍的,很大一笔资源财富。有没有进行IP转换的构思。

徐杰:片库里统称上千部的科教纪录片,包括我们最近几年做过电影系列、建筑系列、老上海系列、科技系列等4个系列,累积起来都是自己的IP。尤其是老科教纪录片电影等待高清修复,可以作为各种渠道的分销视频,其中有上海城市建设系列、工业生产系列、农业系列、科技系列、百姓市井系列。今年是中国牛胰岛素诞生50周年,科影厂曾拍摄一部十几分钟的科教片,再现牛胰岛素的辉煌,这部影片修复后,给全国乃至世界的专家放映,效果出奇的好。科教系列相比故事片后续开发,也另有特色。如1984年拍摄的《上海》修复后,上了英文字幕,配上音乐,做成黑白片,很有纪录片味道,如果续拍一个30年后的《上海》,同样的机位对比非常具有冲击性。

黄新炎:现在制作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徐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化缘,像《上海建筑百年》,有政府对城市建筑保护和影像档案资金,也会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节水抗旱稻》由市农科院提供部分科研经费;《东滩》得到东滩保护区管委会部分资助,也达到了记录和宣传了鸟类保护。我们希望能以自己团队和不断出作品的综合实力,在竞标时胜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科委非常重视科教纪录片创作,主管的科普处正在从各种渠道来支持我们。

黄新炎:那些年“上科影”的科教纪录电影与BBC纪录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纪录片的比较,有哪些特点?

徐杰:“上科影”是几代人的高水平团队,选题都不亚于他们,差在故事的趣味性,碍于当年设备水平及摄影师、演职人员本土化特征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不苛求那个年代。如果与BBC同样的资金和设备的配置,中国人同样拍得出。

黄新炎:“上科影”的未来之路?

徐杰:未来之路还是要回归到关于“人”的问题。去年九月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正式启动硕士研究生MFA和新闻传媒方向,开设科教纪录片选修课,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学生,入学便偏重对科教纪录片方向的实践,除了课程培养,还有师徒传授。这个项目正在进行,已经得到政府支持。由上影集团和上海大学合办的“上影上大科教纪录片创作中心”,专门培养科教纪录片人才,我们计划从2016年起,花五年时间培养30位科教纪录片导演。已经启动的《上海高清科教纪录片系列》,每年拍10到20部科教纪录片,目前已经完成50部,如果后几年拍摄成熟了,资金充裕了,预计可以加快新时代的科教纪录片创作。从2016年开始三年规划,再拍摄50部,可以拍摄100部集新时代的高清科教片纪录片;我们渴求做成影院版的科技纪录片,但多媒体时代,需要短平快地出作品,革命事业在我们手里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黄新炎:“上科影”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源,近两千部的片库,精良的制作团队,人才梯队建设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徐杰:难以延续下去的,人才容易流失,科教片编导人才又少。如果政府、企业或相关机构能投资一个公益的科教纪录片网站,我们可以上传视频,让全国老百姓受惠。如在政府支持下,在商业化多厅化影院中,开设一条公益的科教纪录片院线,或许曾经影响几代人的“银幕教授”,又会重新影响几代人。

黄新炎:当前因为播出方式的转变,造成传统电视媒体人才的大量流失。传统电影和电视机构主动迎接多屏时代的挑战或许更好一些。

徐杰:对。如果不主动转的话,说不定很多频道会关停并转,尤其是地市级那么多的电视频道,广告收入越来越少,政府又不能全额补贴。展望未来,一是“造人”,寄予年轻一代。二是政府牵头,让科教纪录片创作有孵化机制,有各种财政的支持。三是找到盈利模式,扩大覆盖面。到年底,我们再完成30集,《上海建筑百年》合计有330集,第一期的上海632处优秀建筑和保护建筑一半就拍完了,这个过程坚持13年。

黄新炎:随着时代的更迭,老百姓包括市民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为迫切,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以加速度在发展。这是科教纪录片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难处在于,现在是个逐利的消费年代,用收视率考核纪录片,用票房来考核科教纪录电影,这样就导致了中国纪录片的普遍困境。与人文纪录片不同,科教电影在于其专业性,拍摄特定领域的新科技,需要制作人拥有一定的科学根基与学术视野。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人才的流失和匮乏。从本源上来说,科教片的基本功能和需求永远存在,但是当下的窘境也是客观存在。

徐杰:是的,但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空喊口号也是没用的,让我们共同努力。

【注释】

①1996年上海电视台长征摄制组为了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历时3个月,重走长征路,用镜头深入挖掘了红军长征路上种种动人心魄的悲壮故事。这部长达6集的文献纪录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长征的历史资料,更是挖掘出很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用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红军形象和他们前所未闻的传奇故事撞击人们的心灵,曾获得1996年上海广播电视奖电视社教特别奖。

②中央电视台2004年出品。抗战期间,20万云南各族儿女,在几乎没有任何施工机械的情况下,仅靠自己的双手在云南西南部的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建造了一条长达一千多公里的简易公路。这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建成后,马上成为中国接受外援物资的唯一通道,在中国驻印军队大举进攻缅北日军的时候,在云南西部的中国远征军为了夺取滇缅公路,揭开了滇西反攻的序幕。这是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

③《根深叶茂》是197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上海知青沈瑾瑾在云南插队落户的纪录片,该片后来成为记录知青生活的一份珍贵的影像史料。

④CG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

⑤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思是知识产权,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文字整理:张萌萌

猜你喜欢

科教纪录片上海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