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兼及对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思考

2015-11-20蒋亚敏

剧影月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常态新常态传统

■蒋亚敏

“新常态”下的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兼及对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思考

■蒋亚敏

文化“新常态”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世界文化多元化等社会现状应运而生。城市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核心构成,是城市文化精髓的重要承载。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为服务大众文化娱乐需求,提升大众审美认知能力,弘扬本地区本民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文化品种提供了可能。对传统文化艺术充分的认知与认同,坚守文化自觉,寻找适合该地区城市发展的文化建设道路。

“新常态” 城市公共文化 传统文化文化自觉

“新常态”(the new normal)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2014年5月由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在APEC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题为“谋求持续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演讲中提到“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由多次会议提及并显性化“新常态”定义解读与新时期阐释而出现于官方话语体系中;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再次做出系统性阐释,进一步明确了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及其特征。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关于文化的狭义定义,即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经济是基础,是制约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某一时期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在其理念及风格特征等方面也无不反映着经济发展状况,二者相依相存,交织与共。文化“新常态”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世界文化多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冲击等社会现象应运而生。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总体要求中指出: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意见》为“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轨道路径。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失落的今天,《意见》的提出对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意义。“文化认知”(cultural cognition)是“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前提,学界常常提出“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人们客观系统深刻地把握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过程,是逐渐形成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基本条件。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为人类展开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历史上,不同时期和地区出现的每一座城市,几乎都在其形成、繁盛或衰败的过程中承载着其所特有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等方方面面的普遍特质,同时也保留着各自区别于同时期不同地域内其它城市的特殊性,即文化差异性。“公共文化,是指与纯粹产业化和市场性文化艺术相对应的社会

文化,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特点,包含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文化广场、环艺雕塑等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及其相关活动,以及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广播电视服务、公益性农村电影放映等,同时还包括具有一定经营性质的部分音乐厅、剧院或文化遗址、公园等方面的服务。”“新常态”背景下的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当代区别于历史上任何时期城市建设的特殊性,受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呈现出具有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城市文化特质。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核心构成,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文学等诸方面予以有力支撑,是城市文化精髓的重要承载。因此,“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加强对文化艺术的建设工作,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程度,培养积极健康的良好审美认知能力,逐步树立文化自信及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使城际间的交流伴随时间空间的快速转换而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多元文化的流入,在给人们以新鲜感体验的同时,也是对本土群体既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宗教信仰、道德标准衡量等方面的极大撞击与挑战。自改革开放大潮掀起,中国传统文化无不接受着时代的荡涤与侵袭,城市文化精神的核心凝聚力不断经受着考验与洗礼。在艺术领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种族的艺术,或传统或现代,或高雅或通俗,以各自不同的艺术样态进入中国,多元文化艺术的影响利弊参半,也是在这个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没落于新时代的城市文化艺术浪潮中。

仲呈祥先生在《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关于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的思考》一文中,以电影《小时代》为例,指出了当代文化艺术传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小时代》是一个什么片子呢,《小时代》就是鼓吹消费主义。《为〈小时代〉正名》,原话这样写:“对于拜金的人说来,让他看一百遍《焦裕禄》,他也不会省吃俭用;对于不拜金的人说来,叫他看一百遍《小时代》,他也不会去shopping。”这种说法,起码就是公开抹杀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抹杀艺术的教育功能,而把艺术当成不折不扣的商品。”

电影是时空艺术、视听艺术,是一门发展最快且影响最大的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表现能力而拥有了最多的观众。《小时代》正如上文所述,内容是单薄的,标榜消费主义,却赢得了90后观众的喜爱与追捧,这不得不令人反思,当下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何?艺术的功用又该被放置于何处?同样的情况,电视作为与电影同一门类,涵盖新闻、知识传播、市场信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艺术属性仅是电视的一部分。审视当下的电视艺术,同一类型的艺术表演、同一类型的综艺娱乐节目、同一题材的电视剧等等,反映出的不单是形式上的重复,而是在精神文化内涵上的缺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加节制地创作大量所谓时尚艺术,极力体现可能会有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观念或论断等等。长此以往,将对城市文化精神凝聚产生冲击,并影响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文化自觉”(cultural consciousness)是1977年由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的命题,“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

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科学推进城市文化进程,对本土文化有“自知之明”,具体体现在艺术领域,即对传统文化艺术要有充分的认知,既了解其外部形态,也应透过一系列表象去研究蕴含于其中的沉厚精神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接受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击,最终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艺术建设是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传承和弘扬一个地区的文化精髓,因而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更应坚守文化自觉,任何附庸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化艺术都不可能长久体现与维系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反,重视文化艺术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长远的积极能动作用。坚持科学理性的文化艺术建设,抵制浅薄、粗陋、消极的文化冲击,抵制落后文化。在政府导向及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从不同阶层的文化积存延展,逐步引导广大市民阶层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从“婆婆媳妇小姑”的庸俗雷同电视剧中走出,从诸如《小时代》等缺乏文化精神内涵的电影中走出,走进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剧院、文化广场,去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雅俗共赏与深沉魅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全面科学展开,为服务大众文化娱乐需求,提升大众审美认知能力,弘扬本地区本民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文化品种提供了可能。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异民族文化所带来的交流碰撞,只有对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充分的认知与认同,才能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坚守文化自觉,海纳百川,寻找到适合该地区城市发展的文化建设道路。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推进,以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逐渐没落,异民族价值观的侵袭亦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冲击。结合目前社会文化建设状况,“新常态”是顺应时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路径选择,对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将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使人们有意识地认知本土文化,重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新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常态”。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领域为适应“新常态”,首先要明确社会文化建设的实质及功用、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目的、文艺工作者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与凝聚等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一切艺术作品最终都将回归到社会中以实现其价值。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所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创作首先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反映颂扬社会主义新时期所呈现出的良好社会风气与传统美德。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相关部门及工作者亦需将服务、教育与引导不同阶层市民相结合,把满足民众需求与提高民众素养相结合,建立富于城市文化精

神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提高民族凝聚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统文化凝聚着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历史的厚重积淀,传统艺术以其独具的审美价值功用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连接着历史遗存与当下活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延展。“新常态”下的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积极吸收与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创新传统文化。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从地区实际出发研究把握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引导和教育民众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重视传统文化及传统艺术的传播与传承,逐步树立或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真正而充分的认知与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常态新常态传统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