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调动与培养
2015-11-20吴旭
■吴旭
芭蕾舞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调动与培养
■吴旭
在基训课堂上表演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学生做动作时要多么丰富的表情,而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去处理动作、表现动作。从简单的基础动作到高难度的技巧,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芭蕾舞是一种有严谨的规格的表演艺术,演员的腿一伸出来,脚背是绷的,双腿双脚直立外开,胯是收住的,不许出胯影响基本形态的直和正,头又绅士风度的抬起,舞姿要求严格的直、正、开,一看就是芭蕾演员特有的气质风度和优美。要达到这一审美目标,芭蕾舞学生一入学就要进行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教员一定要调动学生热爱芭蕾舞的热情。这里简单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基训课堂上对学生表演意识的调动
芭蕾是一种表演艺术,无论是表达情感与社会生活、还是表现动作本身的艺术性,都不仅要求表演者要又良好的技术素质,还要求表演者又优秀的表演意识,能够充分理解被表演对象、并能够用肢体语言将之传达出来,这种表演意识是在日常的学习与表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基础培养意识。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对芭蕾的热爱,在初级阶段让学生在中间地面做最初级的训练,钩绷脚做起,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听着音乐舞动起来。在学生还没感觉到训练的枯味时,通过用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舞步不同的组合和编排、不同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舞蹈美感的潜意识。重视培养学生头部与身体的协调一致的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完美、和谐、整体一致的审美形象。在芭蕾课堂上,音乐一响,手随音乐舞动,头随手顺势而动,这就是最初对学生表演意识的调动。事实上,学生头随手动而动,头随身体方向的变化而动,头随舞姿的变化而动,头手和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就有了表现力,而且是很重要的表现力。现在有一些学生只注重四肢的动作而忽视了头的协调就没有了舞蹈动作的精气神。作为教师就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动作时必须带头,带准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为以后更好的提高表演意识,打好坚实的基础。
动作提高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芭蕾动作中主要动作和辅助动作的理解与处理能力,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去处理两者的关系。辅助动作,顾名思义是绿叶,是为主要动作服务的,比如chasse,
glissade,failli等,这些动作在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表现对象的审美特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在使舞蹈动作保持持续性、结构的有机完整性等方面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处理这些动作是既要重视它们的价值,处理好它们在过度、连接、组织等方面的功能,又必须适当,绝对不能超过主要动作,把主要的时间都给主要动作,以保证整个舞蹈的表现性。所谓主要动作是具有审美表现力、能够强烈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体现整个舞蹈艺术特征的动作,比如grand jete,grand assembie等等。要学会处理这些动作,不仅需要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动作所具有的表现力喝审美特征,而且要能够处理好它们与辅助动作的关系。只有这样,舞蹈动作才又了层次感,不仅主要舞姿的造型能够凸现出来,影响人们的审美感知,而且由于有辅助动作的连接,也使得舞蹈流畅有变化好看。
技巧表现意识。动作本身的速度也是表现力,这也要求培养学生对速度的感知。有快速的动作,也有慢板的动作,有相对稳定的adagio,也又相对大幅度流动的adagio,还有些技巧动作,比如pirouette,en dehors、en dedans、tour en l’air等等,这些技巧就是非常精美的表演,在舞剧表演中能把剧情推向高潮,又能展现舞者本身的舞蹈能力和水平,这些技巧是舞蹈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学习、掌握的。
另外,舞蹈动作在音乐中呼吸延伸及动作的幅度大小,也是一种表演。静止的动作像雕塑,缺乏生命力,生命力就不是表演。教师要调动教会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呼吸,这也是就舞蹈动作的夸张,要教会学生在重拍音乐中去立、去转、去跳,在弱拍音乐中表现动作,使动作有了节奏感、层次感、立体感。有了生命力。
当然当一个芭蕾舞学生具备了严谨的动作规格,严格的合音乐表现动作的意识,账务了控制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一致的修养时,就基本上达到了芭蕾舞演员的表演要求。
剧目课上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启发
剧目课就是学生学习表演芭蕾舞经典剧目的课程,当然也又学习表演新编剧目的内容。在这个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用各种方法来启发学生学习。
在剧目课上对学生表演意识培养。要多看国内外芭蕾舞团的演出录像,看明星们在表演中的精气神,明星的气质风度,明星们的规格和技巧。学生们一般很注重看明星们的技巧,教师要注意启发喝引导学生要看明星的表演,这就是指明星在创造角色的表演,他们是怎么把角色的情绪神韵表现出来的。比如说课堂部分是让学生们掌握动作的表现力,那么剧目课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只会用身体跳舞,还要用心跳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运用眼神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当然在剧目课堂上,老师先要将学生表演的故事剧情讲给学生听,再把学生所要表现的人物的身份、生长环境等讲清楚,使学生对人物的气质风度有所体认,再讲这个人物的现实遭遇、性格特点、感情体验等,使学生对人物有深刻的同情。比如《天鹅湖》表现白天鹅与王子诉说爱情衷肠的二幕双人舞。教师在分析该舞段时就需要先介绍王子,他出身宫廷,从小就在皇宫长大,接触的人都是皇亲国戚,他的地位又高于其他人,他该这么去和其他人接触,是由身份地位决定的,一出场他就要有高人一等的特殊高贵形象。随后应当分析他的遭遇与感情,在他遇到白天鹅的时候,开始是想拿弓箭射杀,突然白天鹅变成以为非常纯洁的姑娘时,王子从内心感到惊奇,一见钟情的他要询问姑娘的经历,白天鹅害怕他这个陌生人要逃跑,他几次阻挡,很温和的爱怜的询问,直到知道是被魔王施魔法从公主变成天鹅后;而白天鹅也是从遇见王子时的惊恐到知道王子不是坏人,不会伤害自己而吐露身世,最后也爱上了王子。这些戏剧性的情节变化要从演员身上表演出来。两个人的面部表情到手势,
动作舞蹈都要协调一致,都要符合此时此地的情节和人物心里情绪。如果演员不知道剧情,不知道角色的心理变化,那无从表演,只会做几个动作,那这时的动作就缺少生命力,只显得空、白、木,而没有人物,一旦在转而启发下,懂得了情节,知道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从内心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舞蹈就有了生命力、感染力,就使人物活了,教师要从眼神、动作、幅度、手势、表情等去启发,要一遍遍地让学生做出来。其实舞蹈动作是容易完成的,而情感的传递交流反而是学生的难点,这只能是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主要还是学生自己要从内心深处领悟老师的启迪,要设身处地的把自己融进角色中,这是培养表演意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剧目课上应当培养学生在双人舞上的感受能力与表演意识。芭蕾舞的双人舞,都是出现在剧情高潮阶段,这是人物命运、情感表达、社会关系以及个性特征一系列的形象要素得到充分表现的时刻,它不仅需要演员正确地完成动作,还需要演员之间完整而充分地表现感情交流,以打动、感染观众。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在启发学生保证动作稳定、流畅、合乐的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合作表演的意识。在排练时,教师一定要强调两个人的情绪合作。这些对剧情的讲解启发会使舞蹈动作画龙点睛,舞蹈演员吧角色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来,就使动作有了生命力,人物活了,产生了感染力,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一步对学生是困难的,但是又是必须的,没有严格耐心细致的要求是培养不出学生的表演意识的。
启发内心情感的同时,也有和课堂上要求一致的,就是严格要求学生听音乐,在表演时每一个脚步,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延伸都要在音乐中,这样在剧目中,表现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才会感染所有观众。
生活中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引导
有人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们对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也要从生活中进行。
要做好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应当培养学生根据表演对象的需要去观察生活、模仿生活、感受生活,要抓住表现对象的特征来模仿,这有利于学生真切地认识表现对象特征、感受表现对象的思想感情。芭蕾大师乌兰诺娃在创造白天鹅时,经常到动物园去观察白天鹅的动作,看它的神态、气质。在舞台上乌兰诺娃就表演得活灵活现,得到世界的公认,而成为一代大师。
这还需要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观察从而积累生活经验,观察、理解、模仿身边人的气质、风度,这对培养我们塑造不同的人物有很大好处,男演员可以多观察身边男人的气质,有人粗矿,有人文雅,有人绅士,有人豪爽,女演员多观察身边女人的气质,有人秀气斯文,有人不拘小节,有人时尚华贵,有人婆婆妈妈,这些都要印在表演者的脑子里,一旦遇到合适的角色这些形象马上就会出来指导自己的表演。中央芭蕾舞团排练《红色娘子军》时多次下部队体验生活,和战士同吃同住同操练,排出来的战士形象就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另一方面就是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比如对外国古典人物的创作,由于这些人物不仅生活在外国,而且距离我们的时代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要理解他们仅靠模仿经验是不够的,这就要引导学生们多看外国名著,如《堂吉诃德》《茶花女》《红与黑》等,把握其中很多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对时代背景的描述,也要多看一些影视,有故事也有舞剧片,来了解和模仿,以积累表演的素材和资料。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既要注重在课堂上专业知识、技术技巧的教授,又要引导他们多看书,看好书,多看与表演专业有帮助的演出、录像等,提高文化知识,丰富他们对专业的感受,在生活中积累他们的表演素材和提高表演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芭蕾舞人才。
芭蕾艺术,应该是一种能够为广大的青少年所喜爱、所接受,既具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又具趣味性、可行性、普及性的新型芭蕾,其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普及和推广芭蕾的肢体形态和审美理想,去舒展我们的身体形态,优化我们的文明习惯,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而不是仅仅为专业芭蕾舞团培养接班人;其教学内容则应是以形体训练为主,以技术训练为辅。我觉得在学校开设舞蹈考级课程上课设置三大版块,即普及类、半专业类、专业类版块。并在考及教材上也可改成此三类教材。教材大至可以不变,只是在普及类型中可以将组合的长度缩短,将单一枯燥的动作中多融入些上身的动作等。而半专业类就可以和现在的教材一样,但在教师上课时要注意不用过多的去注重规格性,教学时应该更为风趣,注重些上身的表现力。专业类的就不用说了,从脚底下的开、绷、直、到上身都应该严格要求,上课就无需过多的趣味性了。此类型不仅可以快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也为将来从事这行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和家长就有了自我选择的权利,也更能为芭蕾艺术的普及之路走的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