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大时代来临 你的生活将被怎样改变

2015-11-19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经济

在北京,越来越多的人不坐出租车,用Uber出行,不住酒店,通过Airbnb住在当地人家里,不去餐馆而是选择私厨。更有万众创业的热情和资本的青睐让共享经济的模式突破吃住行的领域,遍地开花。这些与人们日常吃穿住行密切相连的领域都正在被共享经济颠覆,以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方式打造以往不可思议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Uber和Airbnb两只巨无霸独角兽的崛起让“共享经济”一词异常火热,作为共享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Uber和Airbnb分别为出租车业和酒店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让人们看到了共享经济在未来的巨大潜力。

《失控》作者、美国《连线》(Wired)杂志的创始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预言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认为,“未来经济是按需经济,而不是所有经济。分享是什么?是去中心化,它已经发生并将是一个长期重要的趋势。我们才刚刚开始分享,能分享的东西太多了,按需经济会创造出各行各业的‘Uber’,这就是接下来的20年里会发生的事情。”

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协同共享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21世纪的下半叶甚至会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人类社会主导的经济形态。那个时候,生产率极高,物联网发达,导致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数十亿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共享能源、信息和实物,所有权被使用权代替,“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代替,人类进入新纪元。

这个结论像惊悚的预言,但是从理论上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共享经济”在金融和经济危机中被接受和广泛传播,最初和最接地气的功能是给身陷困顿的人们提供了赚钱和省钱的方法。它继而飞得更高,被赋予道德上的意义,这种利用互联网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模式是对过度消费的反思,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还有价值观的含义,从互联网里带来了合作、个性化、务实。它的拥护者和使用者大多数是跟互联网同龄的一代新人,这些人正在和即将成为社会的中坚。

在修炼成“资本主义终结者”之前,细节是魔鬼,客观地讲“共享经济”也有黑暗面。它对传统产业的破坏力、它在事故中承担的责任、它收益多寡、它的盈利模式,这些质疑的讨论跟Airbnb、Uber天价的估值和前景同样频繁地见诸报端。这些是运营层面的问题,但是决定了它到底能走多远。而现在,创业者和政策制定者都还没有更好的主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经济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共享经济其最大的在未来的变革之处在于: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角色将不再单一, 你可以同时是一个工程师, 闲下来时可以充当一把司机, 一个快递员,一个服务顾问等等……

昏昏沉沉的下午,开着 Uber 出门溜达,载几个附近的乘客再回办公室写稿;心情烦躁的时候,带着别人的购物清单去超市买买买;出门度假时,把空房间用 Airbnb 租出去……

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小金库里的钱不知不觉比工资卡还多。

以 Uber 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大行其道: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室、没有规定工作内容的合同、工作时间灵活可变,收入还相当可观。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

房间和汽车是最容易理解的“共享经济”,其实它的范围更广阔。在谈论这个正在形成的经济模式时都会引用的《What’s Mine is Yours》里,作者把“共享经济”分成三种类型,产品服务体系、市场再流通和协同式生活。产品服务体系是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短租房和租赁私家车都属于这个范畴。市场再流通是颠覆了买多一个和买新的行为,互联网成了二手交易平台,可以购买,也可以各取所需地交换。协同式生活比较抽象,人们用来再利用或者交换的是隐形资源,时间、技能或者空间。

黑麦除了是一名记者,因为上学时候曾经在意大利餐馆兼职,也是一个半专业的厨师。去年他把自家客厅改造了一下,在不出差不写稿的时候,给客人们做饭。“黑麦的厨房”是比较早的私厨,在北京时髦又文艺的圈子里很出名。他去年在朋友圈里发布订餐信息,而今年就有了集合“兼职厨师”资源的平台,“我有饭”就是其中之一。黑麦加入了这个平台。平台上不少私厨都是从“我有饭”的食客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也是“共享经济”的新领域。跟“我有饭”思路类似的,还有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平台“在行”,你可以从上面约到合适的人来答疑解惑、给人生指路。黑麦原本是因为经常在家组饭局而一时兴起,现在却乐在其中。上门的食客有各种身份和吃饭的理由,他就像日本漫画《深夜食堂》的老板,跟客人聊聊天,也看到世间百态。参与到“共享经济”里,经济账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它能让你遇到好玩儿的人,新鲜的事儿,给按部就班的生活添加些调剂。

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共享经济”不需要深入的讨论,潮流很快就会过去,生活中会有新的找乐子的方法。但“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一种经济手段,真金白银地改变生活。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正无时无刻不再创造着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创造,不是来源于新的资源的开发,而是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高效的利用。这类资源的利用,核心在于交换。

共享经济,本不稀奇,由来已久。只是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无法满足资源共享和交换所需要的高效性。如果不能快速,合理且高效的完成信息配对,共享经济,也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流动。

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深刻的改变了上述状况。移动互联网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建立和普及,愈发的将此类交换变得更加 AnyTime,AnyWhere。

共享经济其最大的在未来的变革之处在于: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角色将不再单一,你可以同时是一个工程师,闲下来时可以充当一把司机,一个快递员,一个服务顾问等等……工作之余,可以随时开上私家车做Uber司机,你也可以随时顺手将社区里的快递稍低给你顺路的人。甚至下班后正准备接点私活,但又不得不马上回家,将某个房间打扫出来。因为这个房间已经刚刚通过Airbnb平台租给正要来这个城市旅游的人了。

自由和不确定性,是通过共享经济方式谋生的两面。

尽管仍然不是最理想的职业选择,然而以 Uber 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使人们的职业变得更多元化。如NYTimes 的一篇文章所说,它能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日程来选择工作,而不是让工作来安排自己的日程。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作越来越细分,朝九晚五工作制对许多工作来说并不必要,常常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而完全可以自主控制时间的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则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选择这样的职业。

以 Uber 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借助于中间平台,核心是按需分配,既合理调配了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

正如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 Arun Sundararajan 对纽约时报记者所说:“我认为我们正在定义一种既不是全职工作、也不是自己单干的工作方式。”

此外,在科技发展的挑战下,一些工种正在逐渐消失:机器人取代了流水线上的体力劳动,人工智能甚至可以代替记者写财报,Instagram 这样的创业公司只需要十几个顶尖的人才就可以为全世界的用户服务。人口的老龄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年失业率的增加。

而共享经济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开 Uber、帮人购物、等并不需要专业技能,只需要一些时间和体力。智能手机 app 能通过时间、地点、技能的匹配将劳动力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截至 2014 年底,全美已经有 16 万 Uber 司机,单单 12 月就有 4 万名新的司机签约。Uber 已经成为旧金山最大的就业岗位提供者。

共享经济的启示是,未来,许多人可能还是会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但它并不是全部。全职工作将不再是你的身份标签,或者唯一的收入来源。你可能同时是Uber 司机、Airbnb 房东、Instacarter 买手、Taskbabbit达人。通过这些共享经济平台,你可以灵活地交换时间、技能和金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可以从中交到不同圈子的朋友,获得新的技能和职业机会。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共享经济还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道路,抵御潜在的失业风险。

当工作成为一种分配时间、置换资源的方式,将来我们或许可以用一份工作来满足自己的爱好,通过另一份工作交朋友,再用第三份工作来挣钱。共享经济已经在改变这一切。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一方面充分挖掘出闲置的资源并充分利用,一方面正不动声色却浩浩荡荡地撼动着传统行业的经济结构根基。它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改进与提升,有助于人们开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进入更加多维的社会角色,但这一路并非一路凯歌,人们就在拥抱共享经济并为之欢呼之时仍在衡量它带来的破坏力和建设里到底哪个更大。

“共享经济”的专车领域,全世界都在发生冲突。它的价格比出租车低,在市场份额和道路资源上对出租车构成强烈的冲击。可它也有弱点,运行的基础“信任”问题无法解决,安全性、一旦发生事故要承担怎样责任,这些保障的空白显而易见。澳大利亚昆士兰出租车协会在媒体上发起抵制Uber的行动,抨击它不安全,没有保险,司机来路不明,而昆士兰州的出租车司机都经过犯罪检查。法国的出租车司机采用暴力的行动,殴打Uber司机,而加拿大的出租车司机举行抗议示威,给政府施加压力。

理论上,它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新资本主义宣言》的作者乌玛尔·哈克说:“如果那些被正式称为消费者的人们的消费减少10%,而对等共享增加10%,那么,传统企业的利润率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也就是说,某些行业必须转型,否则就会被淘汰。”

虽然专车和出租车打得不可开交,可汽车生产商们已经开始现实地拥抱“共享经济”。2008年,戴姆勒和一家租车公司合作推出Car to go,除了缴纳注册费以外,没有任何固定成本,客户每次用车的时候付款。宝马也推出了Drivenow,只要在网站注册,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搜索附近的汽车,在项目覆盖范围内使用,费用以分钟计算,使用完可以停在任意地方,而不是归还原处。在中国,海尔产业金融、易到用车和特斯拉刚刚合作推出一项“消费类融资租赁产品”,原理是既然私家车闲置,专车又没有拥有感,不如选择中间路线。买一辆100万元的特斯拉,首付10万元,使用时按日付其余的费用,闲置时交给专车公司作为运营车辆,每天可以获得100元左右的补贴,协议期满,用户可以买断车的产权,也可以把产权归还。

汽车领域的转型是从出售所有权变成出售使用权。零售行业则鼓励“共享经济”的另外形式,市场的再流通。2010年,宜家在瑞典推出网络平台,允许客户在上面转卖用过的宜家产品。这个系统虽然不会直接给宜家带来利润,但是,解决了对旧物的处理,也许可以提高新产品的销售量。

联邦快递是把自己的网点资源充分利用,他们推出了修理电子设备的服务,客户不需要去路途遥远的维修店,而是把电子设备送到联邦快递,他们的运输网络会把电子设备送到统一管理的维修店。

结盟也是一个选择。跟传统企业相比,穷游网算是新鲜事物,它通过用户自己生产旅行信息放在平台上提供给其他用户,按照雷切尔·波特斯曼的分类,这属于共享的第三阶段。现在它与Airbnb战略结盟,Airbnb进入中国的发布会就是在穷游网的办公室里举行的。穷游网首席运营官蔡景晖告诉记者,Airbnb在中国主要推广的还不是房东,而是中国的旅行者,而穷游网的“粉丝”大部分是境外游的爱好者。穷游网一直是booking agoda的合作伙伴,蔡景晖告诉记者,虽然从穷游网掌握的数据来看,Airbnb的用户还没法跟传统订房网站相比,但进入中国一年以来,增长速度很快。

“共享经济”已经不是个陌生的概念,但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模式,还在各个领域里推进,按照杰里米·里夫金的说法,传统模式和“协同共享”在很长时间里会混合存在。他们有时候在彼此领域里寻求协同性,以提升相互价值;有时候相互激烈竞争,取代对方。最终结果如何,还是未知的。但是,变革已经到来,它也许会改变世界。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