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探讨

2015-11-19闫婷婷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

闫婷婷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方法整群选择该院自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B超、CT等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病理活检确诊。确诊后,全部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及时终止妊娠。结果该组患者发病前1周,均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全部患者有进行性黄疸加重情况。实验室检查可见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给予患者B超检杏可见脂肪肝特点,CT可见肝实质均匀一致密度减低。该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并于24 h内给予终止妊娠,其中4例患者死亡,其发病时间到妊娠时间大于2周,共娩出胎儿92个,其中男活婴60例,女活婴28例,4例男死婴,围产儿死亡率4.2%。新生儿预后较好。结论加强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旦发现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立即给予检查。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并终止妊娠,以改善患者与围产儿预后。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点;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68-02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肝细胞短时间大量及快速发生脂肪变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及肝功能衰竭等,且多伴肾、胰等多脏器损害。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可达18%~23%,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疾病。本组研究中,通过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探讨有效防治工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自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7.1±4.8)岁;发病时孕周24~40周,平均孕周(35.8±3.7)周;全部患者均为单胎妊娠。

1.2 排除病例标准

既往有肝病史、肝炎接触史、肝炎标准物检查阳性。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B超、CT等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病理活检确诊。确诊后,全部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包括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给予应用补充白蛋白及能量合剂,应用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如天晴甘美、阿拓莫兰等。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给予输入血浆、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给予应用利尿剂,给予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及时终止妊娠。

给予患者使用连续血液净化,血流量150~2000 mL/min,滤过时间12~16 h/d。血液滤过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肝功能指导有胆红素值恢复时,停止血液净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结果

该组患者发病前一周,均有全身不适、疲倦等类似感冒症状,晚期出现无诱因的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全部患者有进行性黄疸加重情况。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患者总胆红素平均值为(136.4+70.4)umol/L,白蛋白平均值为(23.4+5.1 )g/L。白细胞计数平均值为(20.3+8.7)×109/L,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6.1+13.4)g/L。但患者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查,均为阴性,经肝组织学检杏确诊为严重脂肪变性。给予患者B超检查可见,患者肝脏内可见分布不均的密集光点,肝区弥漫性回声增强,雪花状,其中36例患者呈普通脂肪肝特点,肝实质回声不均,弥漫点状高回声;CT可见肝实质均匀一致密度减低。

2.2 妊娠结局

该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并于24 h内给予终止妊娠,患者发病至终止妊娠的平均时间为(7.4±1.8)d,其中4例患者死亡,其发病时间到妊娠时间大于2周。患者中76例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20例出现产后出血,阴道自然分娩16例,8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给予积极的处理后,均痊愈,两种分娩方式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7,P>0.05)。

2.3 围产儿情况

该组患者共娩出胎儿92个,其中男活婴60例,女活婴28例,4例男死婴,为死胎引产,围产儿死亡率4.2%。新生儿体重2000~4000 g,平均体重(2848.1+614.7)g。新生儿轻度窒息72例,重度窒息16例。

3 讨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近几年,随着医学的进步,对该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其早期发现率呈上升的趋势。一般来说,患者发病为妊娠晚期,多在32周~38周,但该组有一例患者发病于孕22周,应给予注意。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分析认为可能与孕期体内激素异常、基因缺陷、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也有学者指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胎儿缺乏长链脂酰羟基辅酶A脱氢酶,导致胎儿或胎盘产生长链酰基CoA酯规程,其以长链酰基肉毒碱的形式再次进入母体循环,引起母体肝细胞操作,脂肪发生变性。临床指出,初产妇、男胎、双胎、妊娠期高血压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但该组未见双胎,分析与病例选择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还指出,子痫前期可能是诱发患者发生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早期诊断并给予早期治疗十预,终止妊娠等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该组患者发病前1周均有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该组研究中,患者均出现有进行性黄疸加重情况。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人院后给予B超及CT检查,从B超检测可见,患者肝脏可见有密集光点,但分布不均,肝区弥漫性回声增强,雪花状,需要注意的是,36例患者肝B超检测显示为普通脂肪肝特点,肝实质回声不均,弥漫点状高回声;给予患者CT检查,可见肝实质均匀一致密度减低。在诊断时应注意,以提高早期确诊率。在诊断时可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症状特点、病理活检确诊。及时给予终止妊娠、对症的内科处理及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提高母婴存活率。该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4例发生死亡,分析原因为其发病到人院时间超过2周,人院时病情较重,延误治疗最佳时间引起。此病例提醒,产科医生在行产检时,对孕晚期患者应详细询问是否有不适症状,不能忽视任何不适症状及肝功能的异常情况,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临床研究指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还应与妊娠期合并急性重度肝炎、妊娠期胆汁瘀积症、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相区别,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明显,但肾衰出现相对较晚,无脂肪病变,且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呈阳性;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表现为瘙痒,黄疸较重,但黄疸会在患者分娩后消失,较少发生消化道症状,无精神症状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问题;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多有蛋白尿、血压增高等情况。该组患者中,肝炎病毒性标志物检测全部为阴性,与文献结论基本一致。

全部患者确诊后,均于24 h内给予终止妊娠后,除4胎死亡外,其他婴儿均存活,患者预后均良好。且患者无论采用剖宫产还是阴道分娩,产后并发症发生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结束妊娠。由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多发于妊娠晚期,胎儿已成熟,新生儿存活的希望较大,因此,尽早终止妊娠不仅可改善患者预后,还可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致母婴死亡的情况也得到一定控制,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临床可有效控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综上,加强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旦发现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立即给予检查。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并终止妊娠,以改善患者与围产儿预后。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