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2015-11-19朱志萍陈建群章丽星
朱志萍 陈建群 章丽星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0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他们按照年龄分为≤3岁组、4~6岁组和≥7岁组。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并统计、分析和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3组患儿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气喘、胸片阴影等情况。在血常规以及心电图方面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临床症状以及胸片结果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3组患儿均痊愈,且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相同,但不同年龄患儿在临床症状、胸片检查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84-0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简称MP肺炎,是儿科临床上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症。它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3岁~15岁的儿童,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咽痛、肺部哕音等。该研究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0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他们按照年龄划分成≤3岁组、4~6岁组、>7岁组3组,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检查及症状情况。现将详细结果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诊治的10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患儿年龄大约在l~1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5±2.6)岁;男性患儿59例,女性患儿46例;病程时间大约在1个星期~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时间为(5.4±0.8)个星期。根据年龄将105例患儿分成3组,即≤3岁组患儿38例,年龄1~15岁,平均(4.4±2.1)岁;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4例;病程1个星期~2个月,平均(5.5±1.2)个星期。4~6岁组患儿35例,年龄1~15岁,平均(4.3±2.2)岁;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7例;病程1个星期~2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5.3±0.9)个星期。≥7岁组患儿32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是(4.8±2.3)岁;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5例;病程1个星期~2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5.6±0.6)个星期。
1.2 方法
1.2.1 临床症状诊断通过患儿及家长白述,统计和分析患儿出现的临床体征和症状。
1.2.2 实验室检查对患儿进行血常规、心电图以及X线胸片检杏,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2.3 临床治疗给予患儿红霉素(通用名: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028)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20~30 mg/(kg-d)/次,1次/d,连续治疗7~14 d;或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通用名: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032)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5~10 mg/(kg-d),连续治疗3~7 d。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常规性的止咳、降温、祛痰、吸氧以及雾化吸人等对症治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口腔卫生。
1.3 统计方法
通过利用SPSS 14.0软件对3组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并采用X2值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则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分析
统计学分析显示,≥7岁组患儿在咳嗽、发热症状上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在≤3岁组患儿在气喘、干湿啰音症状上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患儿的血常规检查分析
临床对比统计显示.3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均在2.3×l09/L以上,其中:2.3~4.O×109/L的患儿共19例,4.O~lO.O×l09/L的患儿共65例,>10.O×l09/L的患儿共21例。3组患儿在2.3~4.0×109/L、4.O~lO.O×l09/L以及>lO.O×l09/L方面的例数大体相当,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3组患儿的心电图情况分析
临床统计显示,3组患儿经过心电图检查得出,共有1例心律不齐(≤3岁组),7例窦性心动过速(≤3岁组3例,4~6岁组2例,≥7岁组2例),1例心律失常(≥7岁组)。且3组患儿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576258)。
2.4 3组患儿的X线胸片检查分析
经过比较分析显示,3组患儿的X线胸片均存在阴影,其中,≤3岁组患儿主要为点状及网状阴影.4~6岁组患儿主要为小斑片状阴影,≥7岁组患儿主要为大片状阴影,且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儿,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中共有9例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且≥7岁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3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临床治疗,3组患儿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流行性疾病的一种,多是由于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肺炎支原体主要指的是介于病毒与细胞之间的一种无细胞壁的原生物,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染,且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的健康发育和正常生活影响较大,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损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由于肺炎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微生物,且没有细胞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多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根据国内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证实,大环内酯类药物能够对移位酶活性、蛋白质合成以及支原体代谢生长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达到良好的抑菌功效。临床研究显示,该次随机抽选的10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临床症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气喘、十湿哕音等,其中,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咳嗽、发热症状增多,而气喘和十湿哕音逐渐减少。经过血常规检杏,105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正常,且主要集中在4.0~10.Oxl09/L。患儿在心电图方面的改变不大,仅有l例心律不齐,7例窦性心动过速以及1例心律失常。在x线胸片检查方面,105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影,其中,随年龄增大,点状及网状阴影患儿逐渐减少,大片状阴影患儿逐渐增多。但肺不张和胸腔积液患儿较少,且主要集中于7岁以上患儿。经过临床诊治,10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这就表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症状和胸片影像特点不同,但能够彻底治愈,因此,应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尽早、科学的治疗,以帮助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