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色助剂对熏马肉色泽及亚硝酸钠残留的影响

2015-11-19徐洁洁杨海燕李瑾瑜孔令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4期
关键词:马肉烟酰胺亚硝酸钠

徐洁洁,杨海燕,李瑾瑜,孔令明

发色助剂对熏马肉色泽及亚硝酸钠残留的影响

徐洁洁,杨海燕,李瑾瑜,孔令明*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试验通过添加抗坏血酸、α-生育酚和烟酰胺对马肉进行腌制,经滚揉和烟熏处理后测定其红度(a*)、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这3种发色助剂的最佳混合比例。结果表明:当抗坏血酸、α-生育酚、烟酰胺添加量分别为:500、300、300 mg/kg时,熏马肉的发色效果好且亚硝酸钠残留量最低,为9.269 μg。

发色助剂;熏马肉;发色率;亚硝酸钠残留量

色泽是食品给予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传统的加工肉制品一般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成熟,根据不同加工需要,合理选用食品添加剂,可全面提升加工肉制品的品质。因此,选用合适的发色剂及发色助剂以及添加量,对赋予加工肉制品良好的色泽有着重要意义。

肉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非色素性的化学物质,使其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剂。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还常常加人能促进发色的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助剂[1]。常用的发色助剂有抗坏血酸[2]、a-生育酚、红曲色素、烟酰胺[3]、葡萄糖[4]、柠檬酸、苹果多酚[5]等。

据文献报道:采用将抗坏血酸、a-生育酚、烟酰胺复合,制成复合发色助剂添加剂,不仅能防止肌肉鲜红色褐变,起到护色作用,还能防止亚硝胺的产生,以及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助发色与降硝作用更好[6]。

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期优化出熏马肉制品中添加发色助剂的最佳配比,使亚硝酸钠残留量达到最低。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马肉:邵苏县绿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食盐:食用级;亚硝酸钠、三聚磷酸钠、冰醋酸: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焦磷酸钠:分析纯,天津市盛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六偏磷酸钠、对氨基苯磺酸、VC、VE、烟酰胺、丙酮、亚铁氰化钾、乙酸锌、四硼酸钠: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盐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盐酸萘乙二胺: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1.2 仪器设备

色差仪: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可见光分光光度计(TU-181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低速离心机(TD5A-WS):长沙易达计贸公司;真空滚揉机(YA-A):诸城市美邦机械有限公司;恒温干燥机(DHG-9123A):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S):金坛市医疗仪器厂;电子分析天平(PL203):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电磁炉:格兰仕;冰箱(BCD-278B):海尔集团。

1.3 熏马肉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肉(马肉)→修正→切块→静置腌制→真空滚揉腌制→低温预热→烟熏→蒸煮→杀菌→包装→成品。

操作要点:将健康新鲜的马精肉切成3 cm宽,10 cm长的条肉,取200 g左右,肉的一头刺一个小洞以便穿麻绳悬挂,清洗干净,沥干,将肉块和亚硝酸钠、抗坏血酸及食盐等配料混合均匀,在4℃冰箱内静置腌制24h,之后在真空滚揉机中滚揉4h,真空度-0.08kPa,烟熏前在40℃下低温预热2 h,在60℃~65℃下烟熏6 h,在85℃下蒸煮2 h,冷却后置4℃冰箱保存。

1.4 腌制液的设计

加入3%食盐、0.5%白砂糖、0.15 g/kg亚硝酸钠、0.1%焦磷酸钠、0.1%三聚磷酸钠、0.1%六偏磷酸钠,一定量的抗坏血酸、α-生育酚、烟酰胺3种发色助剂,40%水。

1.5 色泽的测定[7]

设置色差计为CIEL*a*b*颜色模型。L*a*b*颜色模型由3个要素组成,一个要素是亮度(L*),取值为0~100(纯黑-纯白),a*和b*是2个颜色通道。a*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低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是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取值为+127~128(黄一蓝)。每个肉样取5个点,每个点重复测定2次。

1.6 发色率的测定[8]

配制提取液A丙酮∶水=40∶3(体积比),提取液B丙酮∶水∶盐酸=40∶2∶1(体积比),均匀称取2份5 g绞碎的肉样,第一组加入21.5 mL提取液A,第二组加入21.5 mL提取液B,各搅拌20 s使其混匀,第一组静置10 min,第二组静置1 h,以3 000 r/min离心5 min,过滤。将第一组所得到的滤液在540 nm波长测定吸光值E1(用提取液A做空白);将第二组所得到的滤液在640 nm波长测定吸光值E2(用提取液B做空白),按下式计算:

1.7 亚硝酸残留量的测定[9]

1.7.1 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

1.7.2 实验试剂配制

(1)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2)乙酸锌溶液:称取22.0 g乙酸锌,先加入3 mL冰乙酸溶解,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3)饱和硼砂溶液:称取5.0 g硼砂,溶解于100 mL热水中,冷却后备用;(4)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 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 mL20%的盐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避光保存;(5)0.2%盐酸萘乙二胺溶液:称取0.2 g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在100 mL水中,混匀后,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6)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 0 g于110℃~120℃干燥恒重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 mL容量瓶中,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亚硝酸钠含量相当于200 μg/mL;(7)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2.5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线,此溶液亚硝酸钠含量相当于5 μg/mL。

1.7.3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移液管精确吸取(5 μg/mL)0.00、0.20、0.40、0.60、0.80、1.00、1.50、2.00、2.50 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于0.0、1.0、2.0、3.0、4.0、5.0、7.5、10.0、12.5 μ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50 mL带塞比色管中,各加入2 mL的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 min~5 min后各加入1 mL的0.2%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并且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静置15 min后,用2 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8 nm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7.4 肉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提取:称取5g(精确至0.01g)样品制成匀浆的试样,置于50 mL的烧杯中,加入硼砂饱和溶液12.5 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蒸馏水300 mL将试样冲洗进入500 mL的容量瓶中,放置在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取出置冰水浴中冷却,并放置至室温。在振荡上述提取液时加入5 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5 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用蒸馏水定容到刻度,摇匀,放置30 min,除去上层的脂肪,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30 mL,滤液备用。

亚硝酸钠的测定:取40.0 mL上述滤液放入50 mL带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 mL的0.4%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 min~5 min后各加入1 mL的0.2%的盐酸萘乙二氨溶液,并用蒸馏水定容,混匀,静置15 min。用2 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8 nm处测定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得亚硝酸钠浓度,利用下式计算试样中亚硝酸钠的含量:

式中:X1为试样中亚硝酸钠的含量,(g/kg);A1为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钠的质量,μg;m为试样质量,g;V1为测定用样液体积,mL;为试样处理液总体积,mL。

2 试验设计[10]

马肉中加入3%食盐、0.5%白砂糖、0.15 g/kg亚硝酸钠、0.1%焦磷酸钠、0.1%三聚磷酸钠、0.1%六偏磷酸钠,抗坏血酸(A)、烟酰胺(B)、α-生育酚(C)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方案进行正交试验,试验方案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1 Table of test factor and level

3 试验结果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

图1 亚硝酸钠-吸光度标准曲线Fig.1 The standard working curve of sodium nitrite

表2 L9(34)试验方案与结果Table 2 L9(34)Experiment designs and results

续表2 L9(34)试验方案与结果Continue table 2 L9(34)Experiment designs and results

由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对a*的影响次序为A>B>C,最优组合为:A3B3C3,即抗坏血酸500 mg/kg,烟酰胺600 mg/kg,VE500 mg/kg;对发色率的影响次序为B>A>C,最优组合为:A3B3C2,抗坏血酸500 mg/kg,烟酰胺600 mg/kg,VE400 mg/kg;对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次序为A>C>B,最优组合为:A1B1C1,抗坏血酸:300mg/kg,烟酰胺400 mg/kg,VE300 mg/kg。

用SPSS17.0软件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

由表3可知,A、B 2个因子对a*和发色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A、C 2个因子对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4 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抗坏血酸、烟酰胺、VE对红度、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组合是抗坏血酸:500mg/kg、烟酰胺:500 mg/kg、VE:300 mg/kg,此时红度为12.26,发色率提高到21.45%,亚硝酸钠残留量降低至9.269 μg。

[1]郭玉华,李钰金.发色剂及发色助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D].肉类研究,2010(10):60-66

[2]汪学荣,陈立.影响盐水火腿感官品质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研究[J].肉类工业,2009(11):21-25

[3]钟耀广,南庆贤.发色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D].肉类加工,2001(11):17-18

[4]马鹏飞,马林,孙君社,等.减少食品中亚硝酸盐危害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26(Z1):170-172

[5]李开雄,王秀华,杨文侠,等.驴肉火腿的试制与质量控制[J].肉类研究,2000(3):28-30

[6]葛长荣,马美湖.肉与肉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刘辰麒,王锡昌,丁卓平,等.正交交互试验法讨论发色助剂对于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效果[J].食品科学,2007,28(7):215-218

[8]王莉平.午餐肉腌制机理及发色控制[J].食品工业,2003(5):38-40

[9]杜伟,张振中,郭海英.降低火腿肠中亚硝酸钠含量的研究[J].肉类研究,2003(4):6-8

[10]葛长荣,马美湖.肉与肉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Effect of Color Auxiliary on Color and Sodium Nitrite Residue of Smoked Horsemeat

XU Jie-jie,YANG Hai-yan,LI Jin-yu,KONG Ling-m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chi 830052,Xinjiang,China)

Horsemeat was pickled by ascorbic acid,α-tocopherol and nicotinamide,and test redness(a*),chromogenic rate and Sodium Nitrite Residue after rolling and smoking.Based on the univariate tests,the best mixing ratio of 3 kinds of Color Auxiliary was determined by the orthogonal design.The best dyeing effect and minimum Sodium Nitrite Residue(9.269 μg)of smoked horsemeat can be tested,when additive volume of ascorbic acid,α-tocopherol and nicotinamide were:500,300,300 mg/kg.

color auxiliary;smoked horsemeat;chromogenic rate;sodium nitrite residue

10.3969/j.issn.1005-6521.2015.04.008

2013-10-09

徐洁洁(1989—),女(汉),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肉品加工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马肉烟酰胺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中红外光谱及热变性分析
成分很火却并非万能你真的了解烟酰胺吗?
挂牛头卖马肉
对马肉的偏见 你有吗
亚硝酸钠价格上涨
碳纳米管/石墨烯负载四氨基钴酞菁电极用于亚硝酸钠的检测
烟酰胺甲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植物乳杆菌AB-1降解亚硝酸钠的条件优化
烟酰胺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5-异烟酰胺异钛酸构筑的Cu(Ⅰ)-Eu和Ni(Ⅱ)-Eu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