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015-11-19姚丽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动手中学生创新能力

姚丽嘉

(文登南海高级中学 山东威海 264401)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姚丽嘉

(文登南海高级中学 山东威海 264401)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发展赋予高中教学的重任。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在教学中融入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等活动,较大幅度地提升了中学生在思考、动手实践,特别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 学生实验 创新能力

注重培养和加强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新时期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培养和加强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过程中,学生以所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以及创新相结合,动脑和动手并重,对已知和未知的知识进行检验与更新,培养他们实践与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在新课程教改中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学习、思考、动手实践以及创新等能力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利用教材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把做“教材实验”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愚教于乐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使他们学会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动手实践能力。

下面是我执教《水溶液》一节中第三个问题“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的案例:

学生阅读:“观察·思考”;

实验:1.在四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0.5mol/L的盐酸,氨水、CH3COOH溶液、NaCl溶液,按图3-1-5所示装置连接仪器,接通电源,观察灯泡的亮度。

2.对比实验:把以上四种溶液稀释一倍,重复上面的实验。

指导讨论:①以上水溶液导电能力有所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于溶液稀释一倍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③HCl、CH3COOH等电解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最终以何种形式存在?

④溶液的导电能力与什么有关?

结论: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

于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该案例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栏目,实验由学生自己做,疑难由学生自己议,见解由学生自己讲,结论由学生自己下,学生在争辩中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生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使教材的运用达到了最佳效果。

二、挖掘教材实验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挖掘教材的实验资源,开展探究活动、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提供知识与方法指导,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地认识化学科学,它的最大特点是寓方法于实践中,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的机会,将实践与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提高了教材的使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机会,更大地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更是强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我们充分利用教材的各种栏目,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出错,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增强学生的质疑的意识,探究式教学便能得以顺利展开。下面是我在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一节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学生阅读:“活动·探究”

完成实验1、学生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完成实验2、分析能量的转化形式。

问题:

①画出Cu-Zn(CuSO4溶液为电解质)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于写出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

③正、负极各有什么现象?

质疑:①与理论推测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于与干电池有什么不同?

③该电池的缺点是什么?

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缺点?如何解决?

继续阅读第22页“交流?研讨”学生自然找到解决的方法。

实验尝试:插入盐桥电流计指针偏转,拿出盐桥,电流计指针归零。

讨论分析:盐桥的作用、该电池结构的优点,分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探究常见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原电池原理的学习,通过教材中“活动?探究”“交流?研讨”栏目的应用,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总之我们以课堂理论知识为主线,以教材提供的各种知识为载体,以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上述教学过程的探讨,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调研资料、实验设计与操作、形成结论以及对知识的不断质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所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参与各项实践及创新活动打下一定基础。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吴俊明.中学化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与课程教材改革[J].化学教育,2002,(6):6-10

猜你喜欢

动手中学生创新能力
我也来动手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动手演示找错因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