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城安溪“陈嘉庚”
2015-11-19张柏芳
本刊记者 张柏芳
施金城,1925年生,安溪人,印尼著名实业家,1982年至今在安溪、集美捐资兴建多所中小学、幼儿园。
华侨助学者中不少富商巨贾,十个有九个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施金城却是剩下的那一个“例外”。
如今已鲐背之年的他,戴一副金色镶边眼镜,衣着朴素而简单。他谈不上纵横捭阖、叱咤商海,经营一间规模不大的钢铁厂,很难让人将他与“富可敌国”联系起来。
“用有限的金钱做无限的事业。”这是他一生秉承的信条。
别人捐余钱,他拿本钱来办学
施金城出生于安溪龙门镇山美村,4岁时由于战乱随父兄旅居东南亚,11岁回闽念书,就读于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和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上学期间,他深受陈嘉庚倾资兴学的爱国精神的影响,立志将来也要像陈嘉庚一样回乡办学。
1947年,22岁的他再次出国闯荡。年轻人血气方刚,敢想敢做,经过数十年打拼,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身居异国他乡的他,无时无刻不心念祖国、情牵家乡。
终于,在1982年,施金城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安溪。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村小学还是我几十年前上学的旧祠堂,教室破旧不堪,当时我就有了捐资办学的想法。”施金城说。
事实上,当时他在印尼的生意只是刚刚有些起色,并没有赚多少钱,捐建一个小学对他来讲有些吃力。但他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用于这所小学的建造。
在施金城的坚持下,1984年,培文小学新校舍落成了。“看了之后非常高兴。”他说。
校舍有了,还得有老师。于是施金城找到安溪县教育局,希望教育局为培文小学配备教师。出乎意料的是,当时全县的小学教师中有2000多名都是民办或代课教师,有不少人甚至不具备教学资质。
家乡小学教师资源的匮乏,对施金城的触动更大。“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和国家前途的大事。”于是他又萌生了创办一所师范学校的想法。
要办师范学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仅启动兴建校舍,就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培文师范学校第二任负责校长林春福说:“当时请示了省教委的同志,他们说至少得150万元人民币,可是以施先生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还不到一半的财力,他是逐年把自己积累的一点钱,拿回来投资建校。”
施金城对办师范又喜又忧,喜的是能解决学校的师资问题,忧的是自己财力不足,担不起创办师范学校的重任。
他的心里十分矛盾,于是到新加坡请教曾任集美学校校长的老师王瑞壁。王瑞壁逐条分析了创办师范的诸多益处,听完之后,施金城豁然开朗:教育为兴国之本,资金困难是暂时的,办学以福泽子孙后代是长远的。
他立即给安溪县领导写信,表示愿意捐资创建师范学校,并承诺投资200万元。当时分管安溪教育的副县长陈秋菊说:“别人是拿剩余的钱来捐赠办学,他是拿本钱来办学。”
1985年7月,培文师范学校由福建省政府批准创办,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成为安溪县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师范学校。
1991年11月,该校校舍落成。作为学校的投资人和创办者,施金城在典礼上发表讲话:“我办学不为赚钱,不求回报,大家掌握知识,能为国家做点事,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为了省钱,夏天都不开风扇
施金城的资金并不充裕。在承诺投资办学之前,他的钢铁厂刚刚“死里逃生”,为了筹集200万元的启动资金,他甚至向女婿借钱。不论如何,在他的倾力支持下,培文师范春季建校,秋季就招收了新生上课。
对培文的师生,施金城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学校里,多功能体育馆、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等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教师和学生都住上了漂亮舒适的宿舍楼,楼内每套宿舍皆配置了必要的生活设施。
相比之下,施金城对自己却十分“抠门”。
李尚大与施金城同为印尼闽籍企业家,他第一次到施金城的公司拜访时,发现内部摆设十分简单。更令李尚大惊奇的是,当时正值炎夏,而施金城的办公室里居然没有安装空调,只有一台老旧的电风扇。而且,为节省电费,没客人来风扇都不开。
施金城见李尚大来了,才将风扇打开。一开,那风扇就“嗒嗒”作响。
“照理说,施金城完全有能力把公司装饰得舒适一些。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是为了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学校建设的需要。”李尚大感叹。
不仅是施金城自己,他助学的背后,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
那个年代,在印尼请一个佣人一个月不到100块钱,但施金城的太太梁丽馨却舍不得请,家中的所有事务全都由她包办。除此之外,她还要照顾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就连钢铁厂里的大小事,她都要跟着忙。
“施先生的儿子很明事理,他结婚时,家里只是新添置了一张床,其他家具和摆设还是用以前的。”与施家人相识多年的陈秋菊回忆,“其实,他只要让爸爸对学校少投入一点点,省下的钱就足以把新房装饰得别致豪华。他之所以不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是支持他爸爸把学校办好。”
“别人是拿剩余的钱来捐赠办学,他是拿本钱来办学。”
遭遇不解仍不放弃
除了资金困难外,施金城还曾热心遭冷遇。
“当年为了扩大建校面积,一些人不理解,认为占了他们的地。”陈秋菊说。
施金城的资金毕竟有限,无法像其他富豪投资者那样阔绰地规划,一次性投入几千万。他只能分期付款,相当于“吃了上顿不知道还有没有下顿”。因此,政府难以专门划一块地给他办校。
建培文师范的时候,当地的农民在那块地上种了很多竹子,可因为建校,需要砍掉。尽管有一定赔偿,但一些人还是非常不情愿,偏激者甚至破口大骂。学校围墙刚建起来,有些地方影响了村道的通行,有人就在晚上偷偷地把围墙拆掉。遇到雨天,积水淹了道路,有村民就埋怨是建学校惹的祸……
这样的遭遇让施金城十分痛心。“我这不是花钱买怨气受吗?压力之下,有些沮丧。”施金城说,“当时真是从热心到了快要灰心。我想不通,我是为了办教育啊,为什么有人不理解?”
心灰意冷之际,施金城找到时任省委书记项南,跟他诉说了这种情况。项南听后劝他说:“这不正是你办学的初衷吗?就是因为当地思想落后,没有人才,你才要办教育。这样才能改变他们啊!”
“我觉得项书记说得很对,办学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落后思想,提高他们的品德素质。不接受教育,乡亲们就永远都不会改变。”经历过这些打击,施金城更坚定了办学的决心。
实际上,在办学的过程中,施金城一直坚持“育人”理念。他始终谨记陈嘉庚的教诲:“办学校不是有钱就会办好的。开米铺,随时请人来就可以开,而办学校是要以身作则、全心投入,不然会误人子弟。”
施金城投身家乡教育事业,不仅不计个人得失,有时甚至不顾自身安危。
年纪越来越大了,再加上多年辛劳,长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990年1月,施金城在国外做了心脏血管搭桥手术。术后不久,他就打越洋电话回国,向督建人询问培文师范学校的建设情况,一讲就是十几分钟。
这一年底,培文师范学校建成。尚未完全康复的施金城,拖着虚弱的病体,从海外赶回家乡,参加了校舍落成典礼。他说:“培文师范学校是我的心血,我得亲眼看到才行。”
至此,培文师范校舍已粗具规模,按理说施金城的捐资可以到此为止,但他却说:“我在有生之年,将继续完善建设。”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坚持做下去
泉州师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前身为施金城独资创建的安溪培文师范学校。
正如施金城所说,能够办学育人、回报社会,是他最大的心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呕心沥血,也换来了令人欣慰的丰收硕果。
培文师范自创办以来,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惠及安溪及邻县的基础教育。面对培文师范的点滴进步和成绩,与学校风雨同舟的施金城感到万分欣慰:“我经常做梦,梦到被学生们围着,他们说个不停,告诉我他们取得的成绩,为社会所作的贡献。”
可是,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中等师范在东南沿海各省的使命已近完成,教育部门决定,从2001年起,培文师范学校不再招收新生,这意味着培文师范就要关闭了。
施金城得知后坐立难安,接下去该怎么办?这所他一手创办的学校该何去何从?
“当时,官桥、龙门两地的中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半以上的学生初中毕业后,没有高中可读。”施金城回忆道。为此他多次返乡,与有关方面商讨培文师范的出路。
在他的努力下,培文师范学校走上了转型之路。2001年,该校更名为培文工艺美术学校,但没有生源。针对这种情况,经各方面协调商议,200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培文工艺美术学校和泉州师范学院联合创办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2002年秋季开始向以安溪为主的泉州各县市区招生。
九十高龄,子孙满堂,本该安享晚年,但施金城却还在为培文的生源犯愁,四处奔走求助。原来,培文自2002年转办高中后,转型并不顺利。对此,施金城仍不放弃:“只要能设法补救,不管多困难,有生之年我愿意负责所有既定工程,依然会每月都按时汇款。”
君子一诺,千金难换。培文实验高中创办后,施金城即捐资建造了一栋科技大楼,并不断强化学校的硬件设施。
2011年,施金城为培文实验高中捐建了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栋,学生食堂一栋。2013年,他捐资1000多万元建设培文颜明幼儿园,并帮助完成培文附小校安工程改建、扩建。2014年,他又捐资1000多万元,用于修缮幼儿园和升级改造培文实验高中的办学条件。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远处看。”这是施金城的座右铭。如今,白发苍苍的他仍在坚守承诺。“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坚持做下去。如果大家群策群力,想想办法,我相信培文的难题肯定能解决。”
他说创办“培文”系列学校,就是要培育后人,传承文化。“培德尚礼,文明笃行”,这是“培文”二字的含义。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妻子相扶之情、好友相助之谊,他以父母之名命名“培文蔼华幼儿园”,以妻子之名命名“培文丽馨幼儿园”,以好友之名命名“颜明幼儿园”,却唯独没有用他自己的名字。
1982年至今,他为家乡创建了多所学校,从当初承诺的200万元起,至今已累计捐赠1亿多元人民币,使2万多名安溪学子从中受益。熟悉他的人都清楚,这30多年来用于办学的钱,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了。李尚大赞他:“所作所为,比大富豪捐献亿元更有价值。”
施金城时刻惦记家乡教育,32年里70余次回乡,年过九旬仍为了学校的发展四处奔走。2013年,梁丽馨突患中风,次年身体还未痊愈,但老两口依然不辞艰辛,再次长途跋涉回到家乡,履行他们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