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2015-11-19程会芳

中外医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手术时间

程会芳

[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既往剖宫产史因子宫肌瘤需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40例行新式剖宫产术,B组40例行子宫下段剖官产术,观察子宫全切除术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记录术后感染率和腹腔粘连程度。结果A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18±3.05)min、(215.36±75.32)mL、(62.39±12.26)min、(20.59±6.2 8)h、(6.85±1.28)d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腹腔Ⅱ-Ⅳ级粘连发生率为82.5%显著高于6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较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手术比,手术时间长,术后腹内粘连率相对较高,医生应根据手术指征采用合适术式。

[关键词] 再次妇科手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粘连程度

[中图分类号] R7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a)-0037-02

受到剖宫产手术逐渐成熟、妊娠合并症状、高危妊娠的影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有研究指出,剖宫产手术可能增加再次妇科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此,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因子宫肌瘤需行仝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新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内粘连情况,以探讨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既往剖宫产史因子宫肌瘤需行仝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3~45岁,平均(28.62±1.69)岁,距离上次剖官产手术时间1~10年,平均为(4.29±1.09)年。根据患者既往手术史类型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为新式剖宫产术,B组为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手术,对比分析两组年龄、距离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人院后均行子宫仝切术,术中为持续硬膜外麻醉。B组术中沿原剖宫产手术瘢痕取纵向切口,修剪皮肤瘢痕组织,分离皮下组织,打开腹腔,再行子宫仝切术,术后分别采用连续缝合法和间断缝合法缝合腹膜和前鞘、皮下脂肪等。A组术中沿原剖宫产手术瘢痕取横向切口,修剪皮肤瘢痕组织,分离皮下组织,打开腹腔,再行子宫仝切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缝合腹膜和前鞘,宽针距缝合皮下脂肪和皮肤。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子宫仝切除术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②记录术后感染率和腹腔粘连程度;以仲剑平提出的腹腔粘连分级标准评估粘连程度,0级:未伴随腹腔粘连现象;I级:切口与网膜处存在1个薄、易分离的粘连,分离后未伴随出血症状;Ⅱ级:切口与网膜处存在2个薄、易分离的粘连,粘连面积低于40%,分离时伴随渗血;Ⅲ级:口与网膜处出现广泛粘连现象,粘连面积为60%~70%,分离时合并大量出血;Ⅳ级:切口、肠管腹腔等合并紧密粘连症状,粘连面积高于70%,分离较为困难。

1.4 统计方法

相关数据输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A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18±3.05)min、(215.36±75.32)mL、(62.39±12.26)min、(20.59±6.2 8)h、(6.85±1.2 8)d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腹腔内粘连程度

A组术后腹腔Ⅱ-Ⅳ级粘连发生率为82.5%显著低于B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感染率

A组40例患者中,3例出现术后感染,占7.5%;B组40例患者中,4例出现术后感染,占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妊娠合并症、内科合并症的常用方式,可提高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国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固剖宫产率已达到40%~60%。有研究表明,剖宫产手术属于开腹手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远期并发症。同时,剖宫产术后存在手术瘢痕,受瘢痕组织的影响,可能增加再次妇科手术、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增加术后腹内粘连的发生率。

近年来,新式剖宫产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中,不同于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手术,该术式具有以下特点:①采用Joel-Cohen切口取手术切口,皮下脂肪、腹膜等采用撕拉式;②打开子宫下段腹膜后不行推腹膜处理;③采用连续缝合法缝合腹膜和前鞘,宽针距缝合皮下脂肪和皮肤。有学者指出,新式剖宫产手术出血少、拆线时间短,可应用于产科病情急、病情变化快产妇治疗中,快速结束分娩。

为了解剖宫产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文章对比分析了新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发现A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B组,A组术后腹腔Ⅱ一Ⅳ级粘连发生率为82.5%显著高于B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新式剖宫产手术可能增加再次妇科手术的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后腹腔内粘连发生率。张利珍等指出,新式手术未缝合腹膜,可减少衣异物反应和缺血发生率,但腹膜间皮细胞修复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造成裸露组织粗糙面于腹膜爬行愈合线,发生黏合现象。同时,腹膜下缔结组织中易出现纤维细胞,引发血管增生,造成子宫前壁及大网膜粘连。新式剖宫产术中,开腹方式以钝性分离为主,可能增加手术创伤,造成腹直肌间剥离面较大,易增加再次妇科手术难度。陈晓同等指出,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术后腹腔为密集缝合,可能诱发局部缺血。由此可见,剖官产手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均具有不良影响,临床应根据产妇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术式,减少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与子宫下半段剖宫产术相比,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等特点,且两组剖宫产术均可能诱发腹腔内粘连。因此,产妇人院后应加强妇科检查,根据其临床体征、剖宫产手术指征等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减少对产妇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猜你喜欢

手术时间
单孔后腹腔镜与传统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对比研究
四手操作在门诊护理中的体会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螺纹加压骨针固定对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内侵程度对早期原发性肾癌患者围术期影响的研究
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自制套筒在CO2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术前凝血试验预测口腔颌面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