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山地资源城市夜景规划手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2015-11-18严永红
周 凯,严永红
(重庆大学a.建筑城规学院;b.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为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也为中国的崛起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受资源耗竭、替代品增加以及环境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升资源型城市的成长活力和竞争力势在必行。城市夜景建设作为一项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加强城市魅力的基础工程也在资源型城市中逐渐得到重视而日益扩展。
2013年v和2014年v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两大文件,其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的城镇化。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多城市都是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会遇到比其他非资源型城市更多的阻碍因素。笔者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整理,以期对夜景规划事业有所启示。
攀枝花作为西部地区典型“先矿后城式”的资源型城市,曾于2004年v编制完成其第一部照明总规,在此总规的指导下,对攀枝花城市夜景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中心城区的夜景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从城市整体夜景水平来看,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升攀枝花的整体形象,体现其特色,攀枝花进行了新一轮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文章主要结合城市固有特色对夜景照明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1 “三线建设”城市攀枝花的特征解析
攀枝花是川滇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建成区面积60.92 km2,总人口121.99 万。作为新中国西部第一个资源开发特区,全市98%的城镇人口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现主要以钒钛矿石及煤炭综合开发利用为主,同时具有南亚热带风光,因此,也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山地资源型城市”(图1、图2)。
图1 攀枝花炳草岗片区日景图
图2 攀枝花玉泉广场片区日景图
1.1 地缘地貌——“高切坡、大山地”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多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讲究“人”顺应“山水”的形势,而攀枝花作为现代工业城市,虽然亦“有山有水”,却呈现出另一番风貌。通过调研分析,从照明设计载体的角度来看,攀枝花与重庆等大型的山地城市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特征。
城市临水而建,呈带状分布,四面环山,道路坡度大。工业厂矿较多且多沿江布置,中心城区建筑多以住宅为主,公共建筑和公共活动区域虽然较少,但人口流动量大,可将其视为塑造城市夜景的突破点之一。
在地貌上,属于河谷地形、高差悬殊、河流纵横、切割强烈,形成了险峻地势的山水格局。此方式造就了攀枝花“临水而不亲水”的特点,是规划的另一重要元素。
此外,炳草岗等主要中心城区建造在台地上,地势陡峭、道路崎岖、街道狭窄,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立体形象,为营造城市夜景“立面分层”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图3)。
图3 攀枝花与上海、香港、重庆等滨水城市空间意向比较
1.2 产业发展——“先矿后城式”资源城市
作为西部地区现代化工业城市,攀枝花建市已近50 周年。其现有建成区主要是通过三个历史时期的规划建设形成:从1966年v开始建设到1970年v攀枝花钢铁公司第一座高炉投产为初创时期;从1970年v到1978年v完成钢铁冶金企业的第一期工程,为大规模规划建设时期;1979年v以后开始攀枝花钢铁企业二期工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城市规划上,现状城市面貌主要由第三个发展时期形成。在当时,一方面出于生产安全、隐蔽性、经济性的多方面考虑;另一方面,由于工厂迅速增长,而忽略对人口相应增长的预计,提出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最终造成了工业园建设无限扩大,生活区规划严重滞后的局面。大多数居住区的建设得不到重视,多数工厂职工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席棚子”里,规划居住区的建设难以实现,而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工厂的扩建需要增加用地,生产用地就挤占了生活居住用地,造成有的工厂被居住区包围,有的工厂与居住用地交错,城市布局混乱,整体面貌较差。调研中发现,穿越市区的金沙江两岸最佳位置均分布着大量的工业厂房,主要集中在弄弄坪和瓜子坪的攀钢生产基地、河门口片的攀煤生产厂区。其中,弄弄坪片区在东西长约2.5 km,南北宽不到1 km 的山坡上,在不毛之地依山水之势建成了攀钢,其生产场地狭小局促,因此被世人称为“象牙微雕钢城”(图4)。
图4 “象牙微雕”弄弄坪片区现状夜景图
产业布局上,攀枝花的煤矿、金属、铁矿等大部分资源型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少量专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外,大部分从业人员多是外来移民、当地农牧民和部分职工家属,人口流动性较大,导致攀枝花城市化水平虚高和低层次的“怪象”。另外,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又显现出了“高工业化”的假象,由此造成产业发展极度不均衡。
1.3 夜景规划现状的载体特征
城市夜景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城市自身特色,夜景照明是对城市形象的展现,是对城市文脉的延续,也是对城市独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解读。近年来,攀枝花经济快速发展,经过政府和各方努力,攀枝花市在中心城区的夜景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图5、图6),现状中的夜景评级如下所述。
建筑载体。夜景规划主要表现在炳草岗片区的部分行政类公共建筑及阳光大梯道沿岸。此外,其他各区的中心广场及其附近的重要建筑,包括横贯金沙江的数座跨江大桥均作了夜景建设。这些夜景工程无疑给攀枝花带来了新面貌,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多数单体建筑的夜景建设各自为阵、自行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和发展主题,同一片区已难统一,整个城市则呈现出相对混乱或者明暗不均的现象。
图5 炳草岗片区现状夜景
图6 大河水系现状夜景
道路。金沙江大道、人民街、攀枝花大道、炳草岗大街、弄弄坪路、苏铁路、格萨拉大道、迤沙拉大道、机场路、炳仁路等连接各区域的主要干道的道路功能性照明良好,大多采用高压钠灯,少数为LED 灯。其中,路灯色温分布由3 500 K 至5 000 K 不等,灯杆多为高杆灯,造型为现代风格。
桥梁。攀枝花中心城区内有数座跨江大桥,所有的跨江大桥均完成了功能性照明。其中,位于核心城区的炳草岗大桥、渡口大桥、密地大桥增加了景观照明,依据桥梁结构和造型,采用泛投光或轮廓灯,纯色或彩色,同时部分使用动态光进行表现。这些动态光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是否对过往交通车辆造成影响是设计过程中需考量的问题。
公园是攀枝花夜景建设过程中比较欠缺的部分,无论是位于中心城区的竹湖园公园、攀枝花公园,还是离中心区稍远的仁和公园、河门口公园均只设置了少数的路灯等基本设施,鲜有庭院灯、草坪灯、地埋灯等景观照明设施。
此外,在攀枝花极为珍贵的城市广场中,存在着亮度等级不高、用灯布局方式不统一的现象,如市民中心广场,该广场属于炳草岗片区的核心区域,人流聚集度非常高,而照明存在过多“高射炮”等不恰当方式。
总体而言,整个夜景照明中,呈现在画面最突出位置的是各主要道路及桥梁的路灯照明。在建筑载体上,除少数地标性重要建筑及新建筑需单独的照明设计外,其余则多为内透光和底层商铺照明。由此,与城市建设同步的新一轮整体性的夜景规划建设已势在必行。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矛盾解读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整个项目进展过程中,通过现状调研、政府沟通、文献查阅、民意反馈等多种方式的了解,发现攀枝花市的城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突出问题。
2.1 “山地资源型城市”与“现代宜居城市”的矛盾
攀枝花作为中国“三线”时期建立的城市,其城市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与高度集中领导下进行的。建设初期,没有城市概念,同时由于地形复杂,江河分隔和用地条件的限制,城市布局结构不够合理,有的组团规模太小,布局过于分散。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组团之间联系薄弱,多数只有一条主要干道,缺乏复线或环路联系。此外,由于工业的性质与河谷地形、气候等特点,使部分城市组团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组团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污染情况及其相互影响还没有彻底解决。无论是新型城镇化理论还是攀枝花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均提出了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建设现代宜居城市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先进的城市管理办法、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攀枝花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在中心城区夜景规划过程中,则需考虑对整体的把控,梳理城市脉络框架,以夜景特有的表现张力凝聚整座城市。
2.2 “建设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城市夜景建设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面貌的集中展示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表现。由于城市建设周期短,管理具有一定复杂性,更新换代时间较快,后期维护所需的建设资金巨大。攀枝花作为一座年轻的工业城市,历年来虽城市GDP 总产值较高,但财政收入却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年来,市内的主导企业多属于省级部门或国家部门主管,企业生产税额未能大量流入地方政府。同时,这些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与地方政府存在互相排斥现象,使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时难以做出合理的决策,抑制了其他民营经济要素的增长,进一步导致较低的财政收入。因此,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的攀枝花,依然存在着“建设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矛盾。鉴于此,在夜景规划中,集中财力进行亮点塑造,以点带面的方式将予以重点考虑。
2.3 “移民城市”与“人的城镇化”的矛盾
攀枝花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其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移民。在城市建设中,所有服务机构和生活设施都以服从生产需要和方便职工生活为原则,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较少,大家以业务工作为媒介聚居在一起,邻里关系基本上是业务关系的延续。此外,由于大多数企业职工为终身制,企业配套了完整的生活、医疗、教育、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因此居民的交际范围多局限于本单位内,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邻里关系较为单一,既没有世代交往的街坊邻里,也很少亲戚故旧。新型城镇化理论中则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考虑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民族人群的生活习惯及其对公共活动空间的不同要求,促进各种阶层人群的良好交往。因此,在攀枝花的夜景建设中,应更加注重夜景公共空间的使用效果,着力打造城市小广场、公园、步行梯道、滨江栈道、桥梁、码头等交往空间,使市民夜生活更丰富、有趣。
3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特色
对山地城市的建设,国内外已有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如重庆大学刘玲等提出山地城市地势起伏,山体、水体轮廓应与道路一起构成山地城市的城市结构,丰富夜间画面层次,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华中科技大学贺恋将可持续照明的理念以四种方式带入山地照明规划中,分别是有选择地进行照明,采用节能照明设施;提倡全寿命经济,从城市人文出发建设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提倡稳定建设理念;注重对照明设施的维护管养。结合上文中分析的夜景建设中的矛盾,通过攀枝花市的城市照明规划与其他山地城市相比,总结出了如下的一些特点和难点,下面逐一进行阐述(图7~图10)。
图7 攀枝花夜景规划框架图
图8 攀枝花夜景规划光色分区图
图9 攀枝花夜景规划节点分布图
图10 攀枝花夜景规划照明分区图
3.1 广场空间的密集使用——移民城市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由于独特的地形所限,建城初期,为节约土地和提高经济效益,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生活需求,攀枝花的广场呈现出“少”和“小”的特点,照明设施缺乏,照明投入不够,均匀度差。现场实测中,在桥头广场、社区活动广场、市民中心广场、重点景观处各抽测了20 个点,地面照度最高达900 lx 左右(路灯附近),最低仅12 lx(草坪)。明暗反差过大,造成夜景效果呈点、簇状分布,整体感差。而在市民的实际夜生活中,广场活动空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位于炳草岗的市民中心广场和竹湖园公园广场每晚均有大量市民从事各类夜间活动。为此,考虑将城市广场作为重点进行打造,一方面,可以立即形成一定的夜景效果,同时节约建设资金,将钱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利用广场的凝聚力,使移民城市的各地区人群和谐相处,共荣而生,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真正做到“人的城镇化”(图11~图14)。
具体而言,在规划中,对攀枝花大面积广场的照明,如东区的市民中心广场、西区玉泉广场、仁和区仁和广场,可考虑以高杆灯结合中杆庭院灯照明的形式,在设计时应注意选择配光合理的灯具,以提高垂直面照度。同时突出重要广场周边的重要建筑,作为整个城市形象展现,进而提升广场凝聚力。各种景观小品的照明,可根据小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照明方式,应尽量做到“见光不见灯”。总之,对广场及小景观的照明亮度等级分布应根据人群的活动轨迹及人流的分布情况进行分布。人流量大,活动密集,使用频率高的广场景观亮度等级高,反之则低。
图11 滨水新空间夜景效果图
图12 金海花溪谷夜景效果图
图13 花城酒店夜景效果图
图14 银泰城夜景效果图
3.2 利用台地,塑造层次——山地城市
攀枝花中心城区建筑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对比明显,方向清晰。同时亦呈现出建筑密度大,外立面陈旧的特点。在总体规划时,注意载体的选择,对道路交叉口、公共活动空间、新建的住宅组团进行了重点考虑,注重各层次建筑的互相关系,同时考虑近看和远看的位置关系。譬如,在全市的中心区——炳草岗片区,在规划时既考虑了呈平行层级的攀枝花大道、炳草岗大道和人民街两旁建筑的明暗关系,又挑选了部分重点建筑作为在马鹿箐全景观画面中的“点睛之笔”。
攀枝花中心城区由于地形限制,大量多层及高层建筑中,呈现出底层公建、上部住宅的特点。对此,应分开进行处理:公建可采取弱泛光的形式进行点缀,中间被遮挡的住宅部分主要以内透光为主,顶部则进行重点照明,突出建筑的位置关系。上述做法,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攀枝花的可识别度,进行立面分层,呈现“空中城市”面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合理分配投资,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图15)。
图15 东区炳草岗夜景全景效果图
3.3 “印象派”手法运用——资源城市
“印象派”最初主要体现在绘画方面,起源于欧洲,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并在法国产生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印象派是绘画色彩的革新派,大胆抛弃了传统形式的束缚,在纯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色彩方面,反对物体的固有色。反映到人工照明上,主要呈现为对象的受光部位与背景之间的强烈明暗对比,进而探究其神秘之美。中央美院常志刚教授指出,印象派有意识地淡化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凸显光色的表现,声称他们观察物象时眼前闪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色点,以致画面中物体的轮廓线朦胧在一片闪烁的色点之中,故而把现象还原为本质。
攀枝花的三个建成区内均有大量的工业厂房和工业基地分布,形成了“城中有厂、厂融于城”的城市面貌。在每个区的交界处,则由一座或数座矿山隔开,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面分层,均体现其资源型城市特有风貌——大量的工厂和矿山。受此启发,在照明总体规划手法上,运用“印象派”观念。
横向分区时,将大量的工业生产用地,如瓜子坪片区的曹子田、弄弄坪片区的攀钢生产基地等进行留白处理,让其自然暗下去,而选择每个组团中心区作为规划重点。同时在中心区中选择位置显要、造型独特或对城市天际线有重要作用的建筑、街道、景区及标志物等作为照明的重点,从而在城市夜间景观中突出重点,掩饰瑕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16)。
立面分层时亦是如此,中心区的炳草岗,规划中以金沙江水面和堡坎为引子铺开,将处于人民街、炳草岗大街、攀枝花大道三级台地上的建筑物作为视觉中心打造,形成城市的大画面,抓重要节点进行表现,弱化较为陈旧的建筑。此外,将整个画面中出现体量最大的山体作为背景敷设,只表现其轮廓,形成朦胧画面,将建成区作为明亮部分与之形成强烈对比,达到“计白当黑”的效果。
图16 西区玉泉广场夜景全景效果图
4 小 结
攀枝花这种典型的山地资源型城市实属罕见,其夜景照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将会给相关工程人员及管理者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提供给国内外其他类似城市有价值的参考。在立足城市特点,综合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风俗习惯、历史文脉、经济实力之后,制定符合城市形态的照明策略,进而建设更具特色的夜景工程,使更多的城市熠熠生辉,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1]尹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何雄浪,毕佳丽.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8):36
[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v)[EB/OL].北京:新华社,(2013-11-12)[2013-12-03]
[4]缪佳伟,严永红,喻泉.西南小城市夜景规划中的价值观探索[J].灯与照明,2013(4):37
[5]鲍世行.攀枝花城市规划的历史回顾[J].华中建筑,2000(18):84~88
[6]张维宸.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J].资源产业经济,2013(11):24~27
[7]张小康,严永红,王惠,朱理东.夜景照明规划中对地域特色的考虑——以重庆市万州区北滨大道核心区为例[J].灯与照明,2011(1):35
[8]林锦玲.山地资源型城市生态空间构建研究——以攀枝花城市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06
[9]闫锡钢,陈立等.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v)[Z],2011
[10]新华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v)[EB/OL].北京:新华社,(2014-03-16)[2014-03-17]
[11]李立功,李惊雷.攀枝花市城市社区结构和移民文化研究[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1):18
[12]赵立志,洪再生,严红红,等.关于营造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1):20
[13]刘玲,曹海英,张海疆.重庆山地型与平原型中小城市照明规划比较——以云阳县及梁平县为例[J].灯与照明,2010(1):34
[14]贺恋.山地城市照明设计与研究——以安顺市照明设计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15]严永红,周凯,王帝等.攀枝花市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2014—2024),2014
[16]严永红,喻泉.遵义市湄潭县天壶公园及浙大广场夜景照明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13(1):24
[17]吴欣,严永红,陈宇.重庆市北碚新城夜景照明规划[J].规划与设计,2009(1):53
[18]李健,莫跃辉,蔡红一.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照明设计——高技派和印象派思想的应用[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1(5):27
[19]常志刚.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20]严永红,林桐等.都市核心区旧建筑立面照明设计难点探讨[J].照明工程学报,2014(3):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