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前路椎间盘融合内固定术对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2015-11-18姚剑南王利民范道洋李玥毕瑞瑾王威王卫东
姚剑南 王利民 范道洋 李玥 毕瑞瑾 王威 王卫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二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对于症状明显且经过至少3 个月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植骨融合术式可导致邻近节段运动异常范围加大及退行性表现等并发症[1-2]。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术换作为一种新型的前路非融合方案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还使颈椎椎体接近生理性稳定,延缓了相邻节段退变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3]。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4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单节段ProDisc-C 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患者与同期35 例单节段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8 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因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43例(置换组)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35 例(融合组)。置换组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9 ~54 岁,平均(39.8 ±5.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17 例,脊髓型颈椎病22 例,混合型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4 例;病程1.0 ~13.7 个月。融合组中男18 例,女17 例;年龄30 ~51 岁,平均(38.5 ±5.7)岁;神经根型颈椎病14 例,脊髓型颈椎病19 例,混合型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2 例;病程0.8 ~15.0 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①ProDisc-C 颈椎人工椎间盘;②使用的植骨来自于患者自体髂骨。
1.3 手术方法
1.3.1 置换组 术中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后,取仰卧位使颈椎略后伸,常规消毒、铺巾、贴护肤膜。C 型臂定位相应病变间隙,取右侧相应椎间隙颈前横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暴露深筋膜,沿胸锁乳突肌内侧纵行切开筋膜,从血管鞘内缘、内脏鞘外缘间隙进入椎体前方,C 臂再次定位责任间隙。Bryan 置换组安装颈椎撑开器,撑开病变椎体间隙,切开目标间隙前方纤维环并彻底清除手术目标区域内的髓核、纤维内部的髓核组织和软骨板及病变间隙后缘增生骨组织,见硬膜囊膨胀,无受压情况,减压彻底,测量后将合适大小人工椎间盘假体置入,去除颈椎撑开器,C 臂透视见位置满意。冲洗视野,仔细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闭切口,术毕。
1.3.2 融合组 术前准备同置换组。安置椎体间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完全清除病变椎间隙纤维环、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及有钙化倾向的后纵韧带达硬脊膜,彻底减压,测量后将合适大小椎间融合器内置入同种异体骨后置入病变间隙。C 臂透视见融合器位置理想后应用颈前路钢板固定,C 臂再次透视见位置满意,冲洗视野,彻底止血,安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闭合伤口。
1.4 观察指标 以门诊复查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病变节段及邻近节段颈椎活动度采用White法等测量[4-5]。脊髓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6]进行评估,治疗后疼痛症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定性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置换组中1 例治疗后出现浅表感染,经抗生素治疗3 d 后治愈,影像学检查未见假体下沉、松动及融合等并发症。融合组中2 例出现临床症状再次加重行二次手术治疗;2 例术后3 个月植骨未融合,影像学示病变节段活动度>3°,再次行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术后6 个月复查见植骨完全融合。
2.2 JOA 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 <0.05)。置换组两项评分均优于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s,分)
JOA组别 n 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置换组治疗前 治疗后43 9.4 ±1.6 12.0 ±1.5 3.3 ±2.4 2.1 ±1.7融合组35 9.3 ±1.4 13.2 ±1.6 3.4 ±2.3 2.4 ±1.3
2.3 手术节段活动度 置换组治疗后手术节段活动度为(11.7 ±3.0)°,与治疗前(8.9 ±2.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融合组治疗后3 个月手术节段融合,基本上无明显活动。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终末随访置换组43 8.9 ±2.6 11.7 ±3.0融合组35 8.7 ±2.4 9.1 ±3.8
2.4 邻近节段活动度 两组治疗前邻近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置换组治疗前后邻近节段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融合组治疗后活动度明显增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近年来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作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颈椎前路非融合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颈椎间盘置换的目的是在摘除病变间盘的同时,恢复手术阶段活动度,从而维持颈椎活动度,减少相邻间隙退变。有学者应用ProDisc-C 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103 例单间隙病变患者,73 例经过随访,优良率为71%,93%活动度>2°。本研究中人工椎间盘置换组手术节段颈椎活动度置换前(8.9 ±2.6)°,置换后为(11.7 ±3.0)°,较治疗前增加;置换组置换前后邻近节段活动范围无明显变化(P >0.05),而融合组融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人工椎间盘置换可以很好地保持患者的颈椎生理及活动度,对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影响小,从而阻止或降低了邻近节段的退变。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病变节段活动度及邻近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1 周随访时融合组病变节段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可能是因为患者颈托固定、心理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治疗后3 个月病变节段活动度<3°,几乎完全融合,而邻近节段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说明融合治疗易导致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严重者出现新的脊髓压迫需再次手术[7]。本研究结果说明,置换治疗较之于融合治疗能有效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避免融合,且对邻近节段的活动影响不大,从而降低了退变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文中两组病例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通过各种评价系统分析人工椎间盘置换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方面与融合组效果相当,但置换组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恢复,在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活动度。然而,本组研究病例样本较少且治疗后随访时间不长,是否有关节假体样的假体下沉、松动、脱出及骨性融合等后期并发症以及假体使用寿命、假体返修等相关问题,都需在今后的长期随访中进行关注。所以人工椎间盘是否能够真正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发生的目的,尚有待于长期的临床应用及随访观察进行证实。
[1]Verhagen A P,van Middelkoop M,Rubinstein S M,et al.Effect of various kinds of cervical spinal surgery on clinical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ain,2013,154(11):2388-2396.
[2]张雪松,张永刚,肖嵩华,等.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0):879-883.
[3]Skeppholm M,Olerud C.Comparison of dysphagia between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 ement and fusion:data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ith two years of follow-up[J].Spine,2013,38(24):E1507-1510.
[4]Goffin J,van Loon J,Van Calenbergh F,et al.A clinical analysis of 4 and 6 year follow-up results afte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surgery using the Bryan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J].J Neurosurg Spine,2010,12(3):261-269.
[5]楼永坚,陈红卫.颈椎病手术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20):3419-3422.
[6]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7]Zhang X,Zhang X,Chen C,et al.Randomized,ontrolled,multicenter,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ProDisc-C cervical discarthroplasty with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in china[J].Spine,2012,37(6):433-438.
[8]Lu Y,McAnany S J,Hecht A C,et al.Utilization trends of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 acement after FDA approval compared with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J].Spine,2014,39(3):24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