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learning促进大学课程教学成效研究*
——以《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
2015-11-18闫英琪
闫英琪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基于B-learning促进大学课程教学成效研究*
——以《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
闫英琪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探索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学习混合互补的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顺应了大学课程要求提出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潮流。为了更有效地开设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者重点设计了混合式学习方案,并且基于KINGGOSOFT网络课程平台实施,分析在B-learning促进下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知识技能、学习方式的变化。通过调查分析、实验研究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专业认知水平。
B-learning;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T检验
一、引言
B-learning,即混合式学习,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1]其主要思想是把传统教与学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B-learning实现了各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模式、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的混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使学习成本和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3]笔者认为,在网络化时代B-learning使得教与学呈现多元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大学《政治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而且也是其它一些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枯燥、抽象,知识点逻辑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这些晦涩的知识点,并帮助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社会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进行透彻、精确的分析是笔者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B-learning方式设计《政治经济学》课程,创新课程体系,探索网络支持的多种教学策略及多元化评价方式;并在B-learning支持下实施教学方案,于2013学年第一学期在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验证B-learning支持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实际成效。
二、B-learning促进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1.平台选择
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兰州城市学院教务处购买了由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KINGOSOFT平台”。KINGOSOFT平台能够为网络课程的设计提供全面的支持,为混合式学习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4]
2.教学分析
(1)学习目标确定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混合学习环境下,只有通过目标的确定才能将抽象的教学意图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活动。在笔者设计的B-learning促进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布卢姆2001版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确定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属于哪一类知识;然后确定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活动类型。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对象主要是经济学专业刚进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既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理科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任何内容;文科生仅学习了商品的有关内容,并且相对比较肤浅。刚进校的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这势必会影响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活动,所以设计E-learning下的学习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操作要简单易行。
3.教学方案设计
(1)学习资源设计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采用项目组自己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进行教学。本次研究开发的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与习题册、配套多媒体教学光盘(单机版)、基于KINGOSOFT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更灵活地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播放多媒体教学光盘开展教学内容的讲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学习资源,离线时选择纸质教材与单机版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学习,在线时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学习。
(2)教学组织设计
在B-learning支持的学习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组织形式。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习要点,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必要时进行师生互动、小组协作学习;在E-learning学习中,主要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迷茫时予以指导。在混合环境下,学生既可以在线,也可以离线自主学习。
①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
在B-learning支持下,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立体化教材能够对混合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生不仅可以在线时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离线时利用纸质教材和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离线学习。
②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混合式教学中,更多地采取了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在课堂中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者其他材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助学者。
③小组协作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
本次研究采用KINGOSOFT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分组,并且提供组内的协作学习,混合学习活动中的共同体由学习小组、学习伙伴和师生共同构成。
在学习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习任务展开协作学习,首先要求他们先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利用网络搜索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点深入研究,达到深刻理解与掌握,最后小组分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遇到迷惑时,学生可以向同伴或者老师发出求助。
(3)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促进自我反思的学生自评、培养合作互助的学伴互评和具有权威和指导性的教师评价等形式。
4.教学方案实施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应用于教学实践。根据方案的教学组织分析,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与学的方式:
(1)教师讲授和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与网络平台都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点,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对“剩余价值”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采取Webquest法进行探究学习。教师首先要简单讲解Webquest法的具体实施,然后设计小组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资本家”和“工人”两个小组,对“剩余价值”的来源及计算进行探究。在整个教学实施中,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在教学实施中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内容,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学习
基于已经开发的网络课程,学生可以登录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在网络课程平台中,教师已经上传了所有教学内容的视频录像,学生对课堂中没有听明白的知识点,还可以点击视频进行重复学习。
《政治经济学》课程与时事紧密联系,教师通过电子书工具制作了丰富的时事案例,学生通过浏览电子书观看大量案例,并尝试分析案例,然后点击链接查看结果,以提高分析能力。KINGOSOFT课程平台提供了大量交互工具,如论坛、博客等。利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开展在线讨论,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组内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发布在论坛上,进行组间讨论。
(3)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学习
除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已经开发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线下学习。基于“大学《政治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笔者和项目组人员共同开发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光盘。教学光盘按照课程要求划分章节,各章节脉络清晰,各个子模块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一个由浅入深、遵循政治经济学要求的体系。
光盘采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特点,并使之结合起来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图形、视频等多个层次感受教学内容,增强了系统辅助教学的效果。
三、B-learning促进的课程实施成效分析
1.实施过程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经济系13级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131班(54人,以下简称1班)为对照班,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132班(45人,以下简称2班)为实验班,在网络机房授课,一人一机,机房配备“红蜘蛛”授课软件、投影仪,采用B-Learning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2.实施成效分析
为了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笔者主要借助学生学习考核进行数据的回收与统计。学习考核主要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由出勤率、学习表现、平时作业等因素构成。通过对实验班、对照班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因素分析,客观评价教学成效。实验一个学期后,我们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多项学习因素及成绩进行汇总分析,具体如下:
(1)两个班的学习状况及效果对比分析
①两个班的出勤率对比分析
对两个班的出勤率进行统计,1班(对照班)的出勤率为92.8%,小于2班(实验班)的98.8%。
②两个班的平时作业成绩对比分析
对两个班的平时作业成绩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平时成绩频数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1班(对照班)平时成绩不及格有2人,2班(实验班)没有不及格的学生;1班(对照班)平时成绩优秀有6人,2班(实验班)高达22人。
从表2中可以得到1班(对照班)和2班(实验班)的平时成绩均值分别为1.59和2.38,2班平时成绩明显高于1班。
表2 平时成绩统计量
③两个班的期末成绩对比分析
对两个班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期末成绩频数表
表4 期末成绩统计量
从表3中可以看出,1班(对照班)期末成绩不及格、及格的学生人数均多于2班(实验班)学生人数,而良好和优秀的学生人数均低于2班(实验班)学生人数。
从表4中可以得到1班(对照班)和2班(实验班)的期末成绩平均值分别为72.59和81.16,1班期末成绩明显低于2班。
(2)B-Learning支持下的学习效果分析
我们对参与B-Learning支持的教学班级132班发放问卷45份,回收问卷45份。
①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喜欢本课程的人数达到了64.55%,而不喜欢课程的人数仅仅有4.93%。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内容实用、教学形式新颖,可以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空间大。通过深入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除了课堂学习,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也表现得积极主动。有85%的学生能够利用光盘和网络课程学习。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每周在课程平台上的学习次数平均达到3-5次。
③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
通过对调查数据采用多重响应分析,如表5所示,测试共设4个选项,可多选。其中通过网络求助勾选了33人,占68.8%,对问题无视的学生只有1人。不难发现,学生遇到问题时求助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交流讨论的频率大大提高了,并且不再是单纯地去请教老师和同学,而是更多地求助于网络。
G434
A
1673-8454(2015)06-0065-04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大学《政治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批准号:GS [2011]GHBG014);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10-18)。